書中原文:
當我媽媽不高興時,我總覺得這是我的錯。 我為無法讓她感覺好些而感到內疚。 我覺得我不夠好。
艾達今年 52 歲。
聯絡人:更讓我震驚的不是上面那段我母親不開心的段落,我會認為這是我的錯。 就是角落裡的52歲,俗話說,五十知道天命,這個年紀也有敏感話題的煩惱。
我知道,學習自救的朋友的年齡也遍地開花,有大學生,生活的煩惱不會因為你年紀大了而放過你,不去學習那些反覆困擾你的東西,它們還會和你糾纏不清,直到你老了, 當我看到這位52歲的老人時,我的心沉了下去。學習真的沒什麼意義,不管大小,我不認為是階級、職業、性別。
我知道我必須努力學習,了解自己,提高自己,打破牢籠,重建生活。
再說第二點,我年輕的時候,一旦教育者發生衝突,我無所不能的自戀感就出現了,我覺得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問題,因為這讓問題對我來說是可控的,只要他們還有衝突,就是我不夠好, 只要我做得足夠好,他們就不會再吵架了。
久而久之,周圍有一點噪音,我很緊張,環境不好,我的第一反應不是改變環境,而是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環境變得更好,聽起來很荒謬吧?
就是因為我小時候沒有熬過嬰兒時期的全方位自戀期,從小到大一直幻想著,想讓問題變得可控,只能控制自己,只能強迫自己完美,於是我強迫自己完美,逼死自己。
撞牆多了,撞南牆多了,你也想多了,所以我看了心理學的書,學到了很多不關我事的東西,世界上有三種事,神的事,我的事,別人的事。 區分這些概念並將它們嵌入到你和我的概念中可以解決很多很多問題。
現在我還處於探索修行的階段,不再承擔一切,不再因為被拒絕而感到內疚,也不再那麼處女。
記得上學期有同事私事還好,領導安排她出去開會,家裡安排她監考,兩事一碰,沒想到她竟然讓我幫忙監考,自己出去開會。
我果斷拒絕了,我說這是領導安排的事情,你怎麼能用個人感情來解決領導的事情? 你應該對領導者做出反應,讓領導者調整。
她不是很開心,求我,但最後我拒絕了。 最後,她還是告訴了領導,領導為她調整了時間。
我開始習慣拒絕,但我也習慣性地用乙個解釋來拒絕,或者我不得不給別人乙個藉口或理由,或者我可以幫別人想出乙個好辦法來處理它,當然,這個解決方案不需要作,也不需要麻煩我。
其實這挺累的,因為要動腦筋想,什麼時候可以直接拒絕,就算有空,就是不想做,我可以直接拒絕說,對不起,我不想,你可以找別人。 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