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樣才能改變我們的習慣?

Mondo 家居 更新 2024-02-25

習慣是影響我們生活幸福感的一大因素,如果我們想過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須正視自己的習慣,這些習慣被稱為慣性。

張德芬.

研究表明,超過40%的人們的日常活動是習慣的產物,而不是他們自己的自願決定。 早上起床,刷牙洗臉,開車上班,都成了不需要太多腦力的自動行為。

在我們的大腦深處,靠近腦幹的地方,有乙個橢圓形的組織,大小像乙個高爾夫球,由稱為基底核的神經細胞組成。 它控制著我們的自願行為,例如呼吸和吞嚥。 正是由於基底核的存在,它儲存了我們擁有的一系列行為習慣。

我們的大腦將一系列行為轉化為自動的習慣性行為,這是習慣養成的基礎。

讓我們以駕駛為例。 當我們第一次學習駕駛時,我們總是小心翼翼:深吸一口氣,開啟車門,調整座椅,繫好安全帶,插入鑰匙,點亮燈,踩上前進檔,鬆開手剎,然後踩下油門,瞥一眼儀錶盤上的行駛速度,然後以非常緩慢的速度出發, 不時檢查後視鏡、左右後視鏡,在腦海中估計與前車的距離,注意避開快速接近的車輛。

當你熟練時,你幾乎不會考慮每次開車時如何操作,一切都很自然。 這種習慣性行為變成了一種習慣。 當你拿出車鑰匙時,大腦的基底核會得到提示,並開始自動識別與駕駛相關的習慣。 一旦習慣開始,大腦就會開始考慮其他活動。 所以,我們在開車時不會耽誤時間,我們聽收音機,玩**。

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作者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給出了習慣如何運作的原理:習慣迴路。 大腦中習慣的形成過程是乙個三步迴路:第一步,有乙個提示,可以讓大腦進入某種自動的行為模式,並決定使用哪種習慣; 第二步,有一種習慣性行為,可以是身體上的、精神上的、情感上的; 第三步是獎勵,讓大腦知道它是否應該寫下電路以備將來使用。

當我們了解習慣迴圈是如何運作的時,我們可以更容易地控制和改變習慣。 然後,我們也可以通過三步走的方式改變我們的習慣。

第一步是找到驅動行為的獎勵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閒暇之餘拿起手機刷一小段**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在不斷刷牙的過程中,我們的大腦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愉悅感,俗稱“**音樂”。 所以,當我們有一點空閒時間時,我們的大腦就會開始期待回報,即使你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當你看到你的手機時,你也會情不自禁地開啟它。

正是這種對獎賞的期望助長了我們的渴求。 因此,我們試圖找到滿足這種渴望的方法。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在睡覺前把手機放在客廳而不是床頭,以克服晚上看手機的壞習慣。

我們渴望的不是習慣本身,而是它帶來的滿足感和狀態變化。

所以,當你試圖克服乙個壞習慣時,首先問問自己:我從這個習慣中得到的回報是什麼? 例如,對於想要戒菸的人來說,吸菸是出於社會需要或強烈的刺激感。 研究表明,如果吸菸是一種刺激,那麼喝一杯咖啡也有同樣的效果,可以增加你成功戒菸的機會。

或者以短**為例,我們從不停的刷牙中得到的獎勵是什麼? 它可能是為了快速放鬆,獲得有用的知識,或者填補你內心的空虛。 通過不斷的自我質疑,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回報,並能夠改變我們的習慣性行為。

改變習慣的方法很簡單,這是接下來的第二步:用新習慣取代舊習慣。

第二步是用新習慣取代舊習慣

我們的大腦是可塑的,遵循使用什麼和失去什麼的原則。

所謂21天養成習慣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通過21天的持續堅持,大腦中神經元之間的聯絡會越來越緊密,直到養成習慣。 21 天是衡量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連線程度的最短時間段。

因此,習慣是無法消除的,而只能被取代。

而我們大腦的資源是有限的,乙個習慣的養成必然會占用另乙個習慣的資源。 因此,養成新習慣和改變舊習慣同樣困難。 想想看,你不是很難養成每天早上6點起床鍛鍊的習慣嗎? 對你來說,克服每晚睡前刷短**的習慣是否同樣困難?

當我們想改變乙個習慣時,我們並不是真正消除舊習慣,而是用新習慣取代舊習慣。 或者以短**為例,如果刷**的獎勵是打發無聊的時間。 然後,我們可以使用其他習慣來代替刷牙。 例如,當你在工作間隙感到無聊時,你可以通過練習呼吸冥想、做數獨甚至工作練習來快速放鬆。

讓我們的替代習慣永久化是第三步的下一步:讓習慣成為一種自發的意識。

第三步,把習慣變成自發的覺知

大名鼎鼎的“水哥”王宇衡曾說過:“凡是容易讓人上癮的,千萬不要碰。

這種習慣已經成為“水哥”的自發行為,沒有必要進行激烈的思想鬥爭。 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給自己做計畫,各種簽到,列清單,改變我們的“微習慣”,其實這些改變就是我們的行為系統,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沒有身份認同,你的習慣轉變很有可能失敗。

如果我們想做出持久的改變,我們需要專注於自己: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現在想一想:你希望別人如何評判你? 換句話說,你人生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當你了解了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在生活中成為什麼樣的人時,改變的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

《慧歌奇譚》作者張輝說,忙碌和無聊會吞噬現代人對意義感的追求,因為我們在這裡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而在這些時間段裡,我們沒有追求生命的意義,也沒有探索生命的意義。

當我們了解了生命的意義,知道了自己的最終目標,並相信自己可以變得更好時,我們改造過的習慣性迴路會慢慢變成自發的行為,直到它成為一種永久的行為。 2月動態激勵計畫 真正認清自己,找到目標,保持片刻,堅持下去,你會發現自己重生為乙個全新的人。

相關問題答案

    我們應該怎麼想?

    名稱 Shock!拜登在中美關係中度大轉彎引發強烈反響,我們該怎麼想?標題 拜登 變臉 中美關係,我方強勢回應,揭秘背後真相!中國人,振作起來!這是一篇熱血沸騰 鏗鏘有力的文章,毫不掩飾我對拜登的憤怒和失望。在中美關係剛剛公升溫的當下,拜登真的變了臉色,我們一再受挫的期待瞬間化為烏有。不僅如此,我們...

    我們該如何應對孤獨?

    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到孤獨。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加,社交活動的減少,以及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感到孤獨 孤獨和無助。然而,孤獨不一定是一直消極的,它也可以是自我提公升和成長的機會。本文將展示如何面對孤獨並從中找到積極的意義。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孤獨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

    我們該如何處理麻煩?

    也許,每個人都渴望避免不愉快的人和事,但是,當這些煩惱無處可藏時,我們不應該過多地糾纏於它們。正如有人所說,疼痛和疼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身體上的疼痛可能乙個個都無法避免,但持續的痛苦在於你的選擇。在無數的時刻,我們筋疲力盡的不是困境本身,而是我們對困境的過度解讀。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明白,困境需要...

    在經濟衰退時期,我們如何保住我們的“錢袋”?

    如何在經濟衰退時期保住我們的 錢袋 隨著經濟的波動,我們可能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經濟衰退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公升 收入下降,甚至一些企業可能面臨倒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樣才能保住我們的 錢袋 並度過難關?以下是我給你的一些建議 合理消費,避免過度透支 在經濟衰退時期,我們需要更加理性地對待消費。盡量避...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技術遺產?

    標題 航母安全的 智慧之繩 中國科學家的奮鬥歷程,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一技術遺產?最近,航母攔阻電纜研製取得的成就引起了我的濃厚興趣。這不僅是國防安全方面的技術突破,也是中國科學家在軍事領域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就。我們不禁為中國科技的崛起鼓掌,為那些默默付出的科學家鼓掌。這一切都始於航空母艦攔阻電纜背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