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坊街上的城隍廟。
美麗的龍潭湖公園是我每天早上鍛鍊和散步的地方。 龍潭公園東門對面的街道就是城坊街,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我走過這條街幾十年,親眼目睹了它的歷史和滄桑。 我以為我認識街上的每一棟樓和每條小巷,但唯一困擾我的是路北邊的城隍廟。
城坊街上的城隍廟,從我的記憶到十幾年前這條街的改造,一直是太原印刷廠的所在地。 我沒有進去,但從拱形的工廠大門可以看到,它以前應該是一座寺廟。 聽老人們說,從辛亥革命元年,這座廟被廢棄成工業廠房,然後是西北印刷廠、太原印刷廠,直到龍潭地區老城改造,現在只剩下萬達廣場東南角的鐘樓、鼓樓和東側大廳。
在中國這片古地里,每座城隍都有一座城隍廟,每座城隍廟都供奉著不同的城隍隍。 城神大多受到已經逝去的當地百姓的尊敬,他既要保佑城中百姓的幸福健康,又能懲惡弘善,彌補陽界王法的不足。 城隍老爺是當地百姓心中的神。
城坊街上的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三年,比明代太原城牆早6年。 它重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七年,至今已有664年的歷史。 相傳,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是祭祀城神的日子,這一天要由太原知府或其他相等的**親自到廟裡祭祀,還要舉行城隍廟會,為期半個月左右。 種類繁多,非常熱鬧。
很遺憾,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城隍廟,但我不知道裡面供奉著誰? 我問過很多太原老人,但說法不同。 我也在網上搜尋了一些官方資料,答案是一樣的。 我今天沒什麼事,就把我在資料中聽到的、看到的太原城神的情況介紹給我們太原老百姓,看看大家是否同意。
大約四個人。
首先是王佳,唐代太原人。 我在梧州參軍。 他可以驅魔捉鬼。 它也可以是好運,也可以是惡,而且已經反覆實現。 因此,他被選為這座城市的第一位神。
第二位是楊家江,北宋太原人。 楊家世世代代忠於國家,一直走在大國的邊。 太原人民祈求自己能守好家鄉的安全。
第三,伯昭,漢溫帝的叔叔,薄太后的弟弟。 被授予晉陽萬虎侯爵稱號。 死後,葬於建草坪區陽曲鎮北山頭村。
在平息了傣國的叛亂後,漢朝的祖先劉邦將整個傣國交給了他的兒子劉恆(即漢朝溫帝)。 當時,劉恆只有7歲,母親伯姬和舅舅伯昭陪他到代國,姐弟倆協助劉恆治理代國。 經過17年的艱苦奮鬥,金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社會穩定、富人、產業興旺、國庫充裕。 在當時的候選國中,它成為難得的繁榮之地。 當時,王朝的封地是太原南部和南部的晉中平原地區。 首都在金陽古城(太原)。 伯昭在晉陽的偉業,給晉陽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北宋名臣寇準生於陝西,在晉陽長大。 他協助宋振宗抵抗遼軍的入侵。 民間傳說,他還勸說楊延釗回來指揮桌球,與遼兵作戰。 有一部戲叫《寇準背靴》,就是講這個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