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失敗後,蔣介石開始圍剿工農紅軍,在此背景下,紅軍雖然贏得了前四次圍剿,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導致紅軍不得不進行重大轉移。
長征之所以被傳為好故事,實在是太傳奇了。 在後方追擊部隊、前方攔截的情況下,全軍一路行軍,打破了蔣介石的圍剿,最終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縱觀長征,不少血淋淋的戰鬥故事。 在這些戰鬥故事中,強行渡過大渡河,攻占瀘定橋,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即使長征如此艱難,偉人還是寫下了“紅軍不怕艱苦遠征,千江萬巒只等閒”的經典著作。 但無論難與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為經典戰役之一,強行渡河有多驚心動魄?
地勢陡峭,河水湍急,大渡河成了一條不可逾越的護城河,要想渡河,只能靠船或上游的瀘定橋。
那個年代,工業太不發達了,瀘定橋的13根鐵索都是清代建造的,然後戰爭頻發,所以沒有精力修橋鋪路,就算是地方軍閥,也沒有財力去做這件事。
快速過河的最好方法是乘船強行渡河。 但蔣介石派來的四川軍隊早早地收齊了所有的船隻。 而且,當地是彝族同胞的地盤,如果處理不好,那麼紅軍就會成為第二個石大開。
蔣介石也看到了這個機會,對四川軍隊採取了軟硬兩用的措施,讓他們可以追擊和鎮壓紅軍。 雖然我軍已經妥善解決了問題,得到了蕭野丹的信任,也提供了幾艘小船,但是面對幾千人的隊伍,這些小船還是太單薄了。
薄就是薄,但必須迫使過去的一部分打破敵人的封鎖。 在這種情況下,這項任務交給了紅一團第一營,由第一營營長孫繼賢挑選突擊隊員,安排強行渡河的任務。
他挑選了17名士兵,由第二連連長熊尚林率領,分成兩組,開始強行渡河。 他們各自乘小船,扛著機槍,飛快地衝向對岸。
他們一靠機槍在岸上剁制川軍,就被後續援軍打得抬不起來,只能靠岸上的台階打退。 似乎已經過去了乙個世紀。
就在他們抵擋不住的時候,第二批人趕到,上船開始向岸上的敵人射擊,這支強行渡河的隊伍在對岸站穩了腳跟,為後續大隊渡河奠定了基礎。
眼看全師都太慢了,就這樣過河了,在當地人的指引下,搶奪瀘定橋成了下乙個目標。 四川軍也早早接到蔣介石給劉文輝的命令,要炸毀瀘定橋。
可是,他的領地裡有這麼一座橋,如果被炸毀了,他怎麼能過橋呢? 而且,他判斷紅軍不可能奪取瀘定橋,橋上的木板已經拆除,還有士兵把守,劉文輝預計會萬無一失。
瀘定橋的攻占就這樣發生了,而且成功了。 一方面要依靠橋這邊的勇士們進行瘋狂的進攻,另一方面又得益於孫繼先等人,在安順場成功過橋,才能在岸上殲敵,完成飛攻瀘定橋的任務。
那麼,這18位勇者都立下了巨大的功勞,其中最高的軍銜是什麼? 孫繼賢已經是營長,還擔任過突擊任務,在隨後的戰爭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55年,全軍大規模授予軍銜時,孫繼賢被授予中將軍銜,後海被選入南京軍校高階指揮部學習。
他還被任命為新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任指揮官,繼續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貢獻。 與孫繼顯相比,熊尚林的悲哀多了,他沒能堅持到新中國成立,在抗日戰爭中早逝,年僅29歲。
**10,000粉絲獎勵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