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2024年1月21日至28日,寮國人民革命政治局委員、國家建設陣線主席辛拉蓬率團訪華,取得圓滿成功。
以下文章**載於《人民政協日報》,作者為《人民政協日報》
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日報.
宣傳最佳政策,促進政協工作。
2024年1月21日至28日,寮國人民革命政治局委員、國家建設陣線主席辛拉蓬率團訪華,取得圓滿成功。 昆明-北京-蘇州-南京-廣州-深圳,新拉峰一行25人先後走訪了6個城市,行程緊湊,日程安排緊湊,日程安排緊湊,除會議、研討會等正式活動外,各類考察活動達20餘場,從現代製造業、經貿合作、城市治理,到電子商務、農業、農村等, 歷史文化,廣泛而深入的交流。一路上,辛拉豐一再強調,這次安排非常好,滿足了我們的所有要求,此行貫穿了友誼的主基調,也是一次“學習之旅”,全團同志都覺得收穫超出了預期。
我從未見過如此先進的東西。
在為期八天的訪問中,最吸引辛拉文稱讚的是中國的現代化和發展程度。
在乘坐復興高鐵從北京到蘇州的途中,辛拉豐對高鐵公務車廂的設施和服務讚不絕口。列車速度上公升到每小時350公里,辛拉文表示,目前的速度是中老鐵路目前速度的兩倍多,比直公升機還快。 在參觀京東集團的多功能物流機械人、南方電網的超靜音低輻射變電站裝置、中廣核、協鑫集團的綠色低碳電力裝置、比亞迪安全可靠的刀片電池和電動汽車、極飛高效便捷的農用無人機時,Sinlafon多次豎起大拇指, 並一再表示“我從未見過如此先進的”,並熱情邀請這些公司到寮國考察洽談,拓展業務。
中國在城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的經驗也引起了新拉豐的濃厚興趣。 在廣州市市政服務中心,Sinlaphon了解到,通過數字**政務服務,最快半天就能完成登記手續,他對隨行人員說,寮國在這方面落後很多,往往要半個月才能辦好生意,光是走完手續,就要改變這種狀況, 中國的做法值得學習,特別是促進更多寮國年輕人來華留學。他在觀摩廣州智慧型交通指揮系統演示時,仔細詢問了該系統在減少交通事故和電纜鋪設方面的作用,並感嘆永珍市和寮國其他城市的市交警等部門應該派人去廣州看看。
這才是現代農村發展應該有的樣子。
黃龍縣是南京市江寧區牌坊行政村下轄的天然村,人口2155人。 2012年黃龍縣村民人均純收入僅為18萬元,躍公升至112萬元,平均家庭收入超過30萬元,這與村里休閒旅遊和茶產業的蓬勃發展密不可分。 聽完村黨支部書記的介紹後,辛拉峰一行興致勃勃地漫步在黃龍縣民俗街,新時代文明修行站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傳統與現代風格融合的大眾休閒場所,電商超市裡琳琅滿目的特色農產品。
辛拉峰對村支部書記說:“這裡山水齊下,兩千多名村民致富,過上了小康生活,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看到這個地方發展得這麼好,我們都非常羨慕。 我認為這才是現代農村發展應該有的樣子。 祝大家生活愉快! ”
辛拉封向村裡人詢問,這裡旅遊的外國遊客和寮國遊客是不是很多,他說回國後會幫忙宣傳推廣,讓更多的寮國人來這裡看,不是看風景,而是學“真經”。
我想我可能已經弄清楚了中國夢是什麼。
辛拉封告訴在深圳的隨行人員,他2000年去過深圳,當時因為寮國要建立經濟特區,專程考察學習,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同志的題詞。 在參觀“從第一次試驗到第一次示範——慶祝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展覽時,他看到了一位同志的題詞,於是招呼寮國計畫投資部經濟特區管委會、永珍市經濟特區管委會負責同志過來, 在第一位同志面前合影留念,鼓勵大家從深圳同志的題詞中汲取力量,不忘建立經濟特區的初心,堅定信心,始終保持創新發展精神,把寮國經濟特區建設得更好。在深圳前海石園,辛拉蓬詳細了解了前海的土地開發和招商政策,並指示代表團工作人員做好記錄、認真研究、吸收,並結合寮國實際情況加以應用。
Sinlaphon多次將寮國的豐薩利省和烏多姆賽省介紹給中國公司。 他說,按照寮國人民革命黨的統一安排,我作為政治局委員,負責指導這兩個省份的扶貧開發工作,這兩個省份都與中國接壤,還比較貧窮,但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都很好, 我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前來投資創業,這兩個省份一定會發展得更好更快,當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早日成為現實。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和南京近代中國歷史博物館,辛拉峰聽著講解,向工作人員提問,不時停下來凝視,點頭是或低頭沉思。 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程序是十分艱鉅的,特別是新時代以來中國發生的歷史性變化和成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的最好寫照。 抵達廣州的當晚,代表團在珠江上乘夜遊,望著陽城燈火通明的夜景,感慨地說:“我想我可能已經弄清楚了中國夢是什麼。 ”
“老中友誼萬歲! ”
辛拉豐表示,要更加堅定地推進老中友好事業,為構建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的老中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多貢獻。 山川相連,地理相近,要經常來去。
代表團成員、寮國建國陣線常務副主席英拉萬說,她曾在廣西南寧的“67”學校學習。 幾年前,她參觀了“67”學校的舊址,並結識了當年的老師、護士和宿舍經理。 在“67”學校的學習經歷,讓她對中國產生了由衷的親近和感情。
辛拉封多次回憶自己擔任老中友好協會會長七年的經歷,強調自己與中國的“命運”。 他說,他的三個孩子都學過中文。 這次帶上兩個兒子,就是要表明我們致力於弘揚老中友誼代代相傳。
作者:王忠偉.
原標題:“老中友誼萬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