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嶽(陝西師範大學)。
近日,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開平教授在接受全球人節目《張口》採訪時提到,我們的教育在理想和技能之間是完全不平等的。 “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過什麼樣的生活,無一例外,都是幸福的生活,”教授說。 你說你的孩子現在應該學什麼,那麼你就要學會賺錢的能力和工作的能力。 我們的教育都是關於工人的,我們真的不教如何快樂。 ”
有網友評論說,“孩子想快樂,父母也快樂,但走出學校後,社會讓他們快樂嗎? 大多數網友都秉持“要想幸福就要有錢,要想精神幸福,就要有物質基礎”的觀點。 雖然這種觀點在當今消費驅動的社會中是可以理解的,但關注“幸福”本身的深刻內涵也很重要。 金錢不是幸福的唯一源泉,幸福的源泉有很多,引導生活的不應該只是利潤。
重點是,乙個人的一生是花在追求無窮無盡的物質基礎上,還是在追逐幸福的過程中,發現物質基礎是通往幸福之路的一部分,所以他們必須不斷努力積累財富? 大多數時候,現在的人們模糊了事物的焦點,認為幸福需要豐富的財富,卻忽略了幸福本身有多種形式。 家庭和睦是幸福,學業成功是幸福,你想要的是一種幸福。 生活應該以愛為導向,而不僅僅是物質財富。
教授的這句話警覺了無數家長,整天給孩子灌輸“努力學習,不吃虧”的念頭和壓力,實質上是經歷過那段時間後,發現社會的“打”讓他們“吃了溝,長了智”,然後才恍然大悟,“原本讀書是最快的捷徑”。 我曾記得網上有一句“金句”:離開學校後,再也沒有能通過努力取得成績的事情了。 正如教授所說,教育教的是如何努力工作,如何為他人工作,而不是如何快樂,如何追求愛情。
換言之,以愛為導向,以幸福為目標,你所擁有的生活一定是你想要的生活,自然是你認為“幸福”的生活。 最後,“要想快樂,你需要物質基礎”的“神話”是弄巧成拙的。 近年來,旅居、背包旅行和公路旅行已成為年輕人的流行生活方式,他們無疑是幸福的,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很多錢。 在《新周刊》的報道中,30歲的小芙和丈夫外出“流浪”了100天,過著遠離北京的隨意生活。 生活方式的改變是“愛”引導生活和“快樂”導向行為的最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