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成立70周年的中國***,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交出了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績單——汽車年度出口量首次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還有乙個值得關注的亮點: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勢頭強勁,今年1-10月接近100萬輛。 可以看出,自主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推動中國“汽車強國”建設的“重要引擎”。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已經成為汽車的主要製造國和銷售國。 那麼,新能源是否走向海外,中國距離成為汽車強國還有多遠?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資料,今年1-11月,我國汽車出口總量達到441輛銷量20,000輛,同比增長58%。 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資料,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將達到522輛10,000輛,同比增長57輛4%。今年前11個月,日本汽車出口總量僅為399萬輛,同比增長15%,但2023年全年的最終結果預計僅為430萬輛。 也就是說,由於今年上半年汽車出口超過日本,今年中國汽車出口將正式位居世界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躋身第一,對中國汽車工業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圖片來自NHK新聞。
同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資料也顯示,2022年人數為67人9萬輛,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出口總量將大幅增長。 在2023年**經濟工作會議上,助推新能源汽車成為當務之急。 汽車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被視為工業經濟穩步增長的“壓艙石”。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公升級的主線方向,也是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強勁,正在成長為新的經濟引擎。 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零售滲透率、市場份額均出現可觀增長。 但與此同時,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並不“遙遙領先”,出口還有很大的提公升空間。 儘管如此,新能源汽車領域已逐漸成為助力我國汽車工業高質量發展和建設“汽車強國”的主要支柱。
“穩步前進”是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大特點。 銷量方面,中汽協發布的資料顯示,今年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首次突破百萬大關,達到107輛40,000 和 10260,000輛,同比增長39輛2%和30%。 截至11月,新能源汽車年產銷842輛60,000 和 8304萬輛,同比增長34%5% 和 367%,市場占有率30%8%。
具體來看,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92輛90,000輛,同比增長11輛7%,同比增長339%;出口放緩至970,000輛,下降21輛8%,同比增長16%。2023年1-11月,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為721輛2萬輛,同比增長31輛7%;109號出口10,000輛,同比增長83輛5%。總體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仍保持高速發展。
回望2023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在低起點下將呈現逐步復甦的態勢,但整體仍將呈現良好的上公升態勢,屬於“穩中求進”的良性發展。 今年前兩季度,受月度銷售透支、補貼政策退出等因素影響,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較去年下半年月度銷量大幅下滑。 同時,隨著特斯拉和燃油車的大幅降價,國內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紛紛跟進降價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行業的“內卷”。 儘管如此,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仍經受住了市場壓力,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 值得肯定的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內,供需之間沒有出現較大差異,總體安全穩定得到保持。
綜上所述,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相當,具有韌性和韌性,具有一定的抗風險和承受壓力的能力。
在市場細分方面,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資訊協會(以下簡稱“中國乘用車協會”)的資料,2023年1-11月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前10名中有9家為國產品牌。 其中,比亞迪以35分獲勝3%的絕對優勢位居榜首。 進入新能源時代,我國汽車工業逐漸從“追隨者”轉變為“引領者”。
今年,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也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加而增加。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3年1-11月,共售出1297輛中國品牌乘用車8萬輛,佔乘用車總銷量的55%8%,份額比去年同期增加6家6%。應該指出的是,這也是自2006年以來的最高值。
根據乘聯會的銷售比例資料,自主品牌已成為中國車主的首選,對德國、日本等燃油車時代的熱門派系有很大的領先優勢。 2023年,中國品牌將佔據52%的市場份額,超越眾多國外品牌,成為中國市場的主流。 其中,自主新能源汽車的興起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據中國乘用車協會統計,2023年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汽車總銷量的比重)首次超過40%,達到404%。這意味著,在中國每售出10輛汽車,就有4輛是新能源汽車。 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統計,2022年歐洲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229%。因此,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模仍在不斷擴大。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增速一直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其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也在不斷上公升。 儘管 2020 年有所下降,但從 2019 年的 52 個下降全年 4% 至 40%8%,但在 2021 年反彈至 52%,次年突破 60% 大關,達到 62%5%。從2023年1月到10月,中國佔全球份額的62%,第四季度達到676%。中國已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在出海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公升空間。 首先,燃油車仍是我國汽車出口的主力軍。 雖然出口量很大,但必須注意的是,燃油車的影響力和產品實力還是合資企業或國際品牌。 資料顯示,在中國汽車出口中,合資品牌佔比很大,而中國完全自主品牌燃油車的出口表現並不那麼強勁。 外資車企代工仍是我國汽車出口的主要現狀之一。
特斯拉作為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公司,在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出口和乘用車出口總額中占有相當大的份額。 2022年,中國出口到歐盟的電動汽車大部分是中國生產的美國和歐洲汽車,而中國本土品牌汽車中只有40%是生產的。 其中,特斯拉中國2022年出口了30萬輛電動汽車,相當於其年產量的40%以上,其中大部分銷往歐洲市場。 此外,寶馬和雷諾還將通過在中國的合資公司生產ix3和Dacia Spring,出口到歐洲市場。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自主品牌還在出海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23年,超過30萬輛商用車將在霍爾果斯港清關。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紅旗、比亞迪、吉利、理想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 根據海關總署的資料,中國出口的每三輛汽車中就有一輛是電動乘用車。
去年,比亞迪、哪吒汽車、長安汽車等獨立車企宣布將在泰國建海外工廠。 此前,上汽集團和長城汽車通過泰國工廠進入東南亞市場。
除車企外,寧德時代等動力電池企業,以及均勝電子、拓普集團等汽車零部件企業都在加速海外擴張。 中國的***已經正式從“投入”轉變為“輸出”。 雖然總體規模尚不大,但發展勢頭強勁。
這顯示了中國汽車出口的現狀,即外資車企的代工仍佔中國汽車出口的一半,而中國自主品牌仍處於追趕階段。 但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發展,自主品牌出海的速度將不斷加快。 此刻最重要的是既要積極又要被承認,要冷靜和耐心。
總體而言,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這是乙個值得慶祝的里程碑,但不能自滿。 一方面,無論是去年產銷量突破3000萬大關,還是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超過一半,都能充分體現中國工業的巨大進步; 另一方面,國內出口佔比相對較小,新能源汽車出口分散的困境依然存在。 然而,這反映出我國汽車產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經歷從“數量”向“質量”的發展轉變。 離汽車強國不遠,在驕傲之前,請冷靜下來,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