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群體“通婚”的教育背景如何影響我們的婚姻和愛情?

Mondo 社會 更新 2024-02-27

**: 知識分子 l

作者丨Cheng Chen, Shen Yang

說到約會平台,你會想到什麼?

是 Lily.com、Zhenai.com、世紀嘉源,還是青藤愛、莫尚華花、交通大學媒人、二狗? 前者是主流相親節目中都能看到的知名婚戀平台,而後者則以高學歷為亮點,近年來在國內婚戀市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2021-2022年,我們分析了某教育精英交友平台使用者在招聘廣告中的自我展示情況,並採訪了該平台的創始人和核心員工,獲得了有關該平台願景和運營機制的第一手資料。

該平台規定,只有在中國985所大學或QS海外排名前100的大學就讀或畢業的申請者才能在微信上發布好友招聘廣告***,使用其微信小程式相親的絕大多數使用者至少是國外著名大學的畢業生。 截至採訪時,該平台已積累超過50萬高學歷單身使用者,在使用其交友服務的使用者中,35%在三個月內開始戀愛,15%在一到兩年內結婚,遠高於傳統平台使用者的結婚率68%(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2021)。 該平台獨特的約會資訊風格及其在配對成功率方面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讓我們想知道:是什麼讓它成功?

今年,我們對這個精英約會平台背後的社會學基礎的研究發表在《中國社會學評論》上,以下是我們的主要發現。

“精英”交友平台的成功

當名牌大學畢業的平台創始人試圖通過傳統交友平台尋找生活伴侶時,遇到了篩選時間成本高、使用者資料混雜無法確定真實性的問題。 他們以自己圈子解決婚戀問題的理念,創立了這個以大學聲望為核心篩選機制的精英交友平台,其定位是幫助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找到認真的親密關係。

在他們看來,教育是現代意義上的“正確匹配”。 *婚戀資訊不對稱,相似的教育水平可以幫助使用者高效篩選出三觀、品味、智商等特徵相近的人,也可以快速增強陌生人之間的信任。

為了滿足教育精英的需求,平台基於微信功能制定了三大策略:

(1)通過***發布,提高高學歷使用者個人婚戀廣告的程度,注重細節和真實性;

2)基於微信朋友圈中高學歷使用者的熟人,鞏固服務教育精英的平台形象;

3)通過微信小程式,打造便捷的交友網路。

大學聲望的核心邏輯滲透到平台的演算法和管理中。 在提供婚戀服務的小程式中,完成學歷認證的使用者將獲得更多機會,並有機會傳送交友邀請; 從同一所學校畢業的校友在推薦方面的權重更高; 在提供一對一的婚戀服務時,平台上的媒人會盡量避免連線學歷差距過大的使用者。

平台的工作團隊也畢業於名牌大學,他們認可平台的價值觀,有的員工甚至通過平台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教育精英如何通過婚姻和愛情繼續保持其主導地位?

相較於發布婚戀資訊時,簡單列舉學歷、工作、家庭情況、其他平台有沒有房子等常見要素,我們調查的精英婚姻戀愛平台時長要長得多(每篇文章大部分2000-3500字)。 這些平台引導的約會材料旨在展示真實、獨特和令人難忘的海報,其中包含有關教育精英自我展示的重要資訊。 為此,我們的研究收集了發布在平台微信***上的約會資料,並對其進行了主題分析。 具體主題如表1所示。

表1:通過分析某精英交友平台使用者發布的婚姻和愛情資訊發現的主題。

通過反覆閱讀、編碼、討論和修改,文化資本逐漸從這些文字中湧現出來,並在教育精英選擇伴侶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們發現,發帖的教育精英大多是來自城市中產階級家庭的獨生子女,父母雙方都有體面有保障的工作,以至於“簡單溫馨的三口之家”這個形容出現得非常頻繁。 他們的家庭養育理念通常被描述為嚴格、關懷、支援、開放和尊重,這與 Baumrind (1966) 定義的權威養育方式一致。 在這種教養方式中,父母限制孩子的不當行為,對他們寄予厚望,但也願意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他們的選擇,並在他們遇到困難時鼓勵他們。 一些平台使用者還強調,他們家裡藏書豐富,父母畢業於名牌大學,或者父母在大學任教,說明文化資本是代代相傳的。

同時,與其他平台相比,這個精英交友平台的使用者往往會詳細描述自己在校期間的學業和課外生活,更注重突出自己著名的校標。 他們通過展示自己在校園內拍攝的**或穿著畢業禮服來表達對名校的歸屬感,也通過回憶豐富的實習和海外交流經歷,展示了在名校學習帶來的平台和資源優勢。

根據布迪厄(Bourdieu,1986)的說法,文化資本表現為三種形式:具身狀態(例如,淵博的知識,批判性思維能力,高雅的品味和生活方式),客觀化狀態(例如,書籍,樂器和藝術品的消費)和制度化狀態。通常指教育機構授予個人的學位和證書)。精英因其文化資本而與其他人群區分開來(布迪厄,1984)。

教育精英在約會材料中強調相對富裕的家庭和名校的背景,是文化資本再生產的體現。 此外,我們還發現,教育精英在尋找物品時注重文化資本的表徵。

一方面,他們喜歡炫耀自己耗時、昂貴的愛好。 例如,他們喜歡在旅途中展示各種旅行體驗和獨特而詩意的生活態度。 例如,健身房鍛鍊、跑步和滑雪是一些最常被提及的愛好,這些愛好要麼需要長期的系統訓練來展示積極和有紀律的生活方式,要麼非常昂貴,需要專業裝置來證明海報的文化和經濟實力。

另一方面,我們調查的精英約會平台的使用者強烈表達了他們對“靈魂伴侶”的偏好。 一位 32 歲的男性使用者明確寫道:“如果你是我的靈魂伴侶,我會更全身心地投入。 一位 28 歲的女性使用者表示,希望她的伴侶能是和自己一樣“直男”的人。 另一位 32 歲的男性使用者希望他的伴侶和他自己擁有自律的生活方式。

對志同道合和健康一致的生活方式的強調,反映了他們對與自己相似的高文化資本的伴侶的偏愛,以及對高質量親密關係的追求。

從貼相親貼紙的教育精英的實際擇偶行為來看,我們發現,在我們調查的精英婚姻愛情平台上,實現高匹配率取決於四個共同因素:相似的代際關係、相似的學歷和工作經歷、共同的愛好和相似的性格。 這些特徵的背後,是與精英教育相關的高文化資本。

目前對教育精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權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進入精英大學,以及精英大學如何培養學生成為教育精英。 然而,這些研究並沒有回答教育精英在畢業後如何保持其精英地位的問題。 我們的研究填補了這一空白。

通過聚焦中國最大的高學歷精英婚姻平台之一,我們的研究揭示了教育精英如何通過強調文化資本來形成“宗族內部婚姻”的閉環,從而鞏固階級優勢。 此外,我們還揭示了平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這些有助於理解文化資本如何在中國語言語境中發揮作用,並確定在家庭和高等教育之外加劇文化不平等的機制。

基於學歷和家庭背景的文化資本傳承

它傳達了另一種代際不平等

精英約會平台的存在會加劇代內和代際之間的社會不平等。 在代際不平等方面,約會過程中對精英大學的重視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分化。 這種差異導致資源集中在少數精英大學。 接受高等教育的回報率也因大學而異,這反映了教育精英與其他群體之間的收入不平等。 雖然這些精英在個人資料中強調自己的文化資本,但從上述平台公布的統計資料中可以看出他們的高收入:截至 2022 年 4 月,有 45 個3% 的男性使用者和 2409%的女性使用者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 考慮到平台的牽線搭橋成功率很高,雖然這些精英在招攬好友時強調文化資本,但一旦牽線搭橋成功,很可能會加劇非學歷精英之間的經濟不平等。

在代際不平等方面,精英教育可以被看作是婚姻的過濾器,也可能轉移文化資本,將社會不平等複製到三代人之間。 相親的自我呈現資料顯示,大部分人來自中產階級家庭,他們成功的婚姻意味著兩個佔主導地位的家庭的結合。 此外,受過精英教育的夫妻很可能通過撫養孩子來傳遞他們的主導地位,這進一步加劇了代際不平等。 代際傳遞加劇了教育不平等,不利於社會流動。 因此,在政策設計上,或許可以重新分配對高等教育機構的財政補貼,從而使高等教育機構更加平衡,緩解高等教育分層現象,從而緩解代內和代際教育不平等。

注:陳成,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研究生,楊申,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 相關新聞**原文:tang, m, shen, y., cheng, c. (2024). intra-clan marriage in modern times: the role of elite education in assortative mating,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online first.

參考文獻省略。

相關問題答案

    越秀興輝雲錦繁華,精英保有自己的地

    走進星輝雲錦閣樓,自然光從超大窗戶照進來,與空間的張力重疊碰撞,在視覺上營造出豐富的層次感。日出月落,光影隨時間流淌,空間隨居民生活動態流淌。在這個精神空間裡,創意 創業 電商 設計 攝影.綻放所有的嚮往。超高公升降架柔性花紋 賦予空間更多可能性 自LOFT問世以來,就以其超高的空間利用率和靈活的格...

    社會不教,精英不說,老實人記住的人性20道理!

    男人最傻的時候是第一次穿西裝上班的時候,女人最傻的時候是第一次在街上穿吊帶裙的時候。.最貧窮的男人在購買雜貨時不會討價還價,而最富有的女人必須討價還價購買雜貨。.對待老闆不是一味順從,那他根本不會尊重你,只會把你當工具,不管你怎麼努力,你都不會感恩,遇到麻煩就會被當替罪羊.當你確定對方已經依賴你,你...

    “老漂流者”增長趨勢加速,銀髮族社會化應重視

    朋友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他們陪伴我們走過歡笑和淚水,分享我們的喜怒哀樂。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現實大多是身邊的老朋友紛紛離世,有的因為照顧孩子的孩子而成為 老漂流者 老朋友的重逢幾乎成了奢侈,單調的生活和缺乏社交的缺乏,讓他們的孤獨無限延長。以上海為例,截至年月日,上海市歲及以上登記老年人人萬人...

    體制內的城市農民工和上班族:關於收入和生活質量的神話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中,乙個發人深省的現象正在逐漸浮現。一方面,我們看到農民工 快遞員 外賣外賣員等群體,辛勤工作一天能掙到元,甚至乙個月能掙到萬多元。但他們的生活出奇的簡單,與高收入不符。另一方面,城市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上班族,即使工資不高,也能享受到相對舒適的生活。體制內工人的月薪可能只有五六千,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