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不僅是收藏文物的地方,更是乙個充滿知識和樂趣的寶藏世界。
在解說員的帶領下,同學們**“郵送風景——上海老明信片展”,展覽分為“四途思民”、“黃浦江”、“蘇州河”、“南京路”、“水陸交通”、“上海風光”六個篇章,展出了100多張上海老明信片。 這些明信片,涵蓋了老上海人民的衣食住行,如今已成為展示和研究老上海歷史、人文、風俗習慣的珍貴郵政史料。
1869年,明信片誕生於奧地利,短短幾年時間風靡全球。 隨著明信片的普及,明信片在19世紀70年代悄然傳入中國,傳到上海。 當時,人們選擇反映上海建築風格、生活風俗、民風等最具上海特色和最佳視覺效果的攝影作品,印在明信片上,向遠方的親朋好友致以問候,同時向大洋彼岸展示東方城市的社會風貌。 明信片作為“郵寄的風景”,成為世界開始了解上海的重要途徑之一。 同學們深切感受到,明信片的背後不僅有人類的情感寄託,更是歷史的見證。
展出的100多張明信片背後,是老上海的影像記憶,每一張都是一段歷史,值得細細品味。 走出展廳,小郵迷們有序排隊蓋上日郵票,並將此次來訪的感受、感受、建議寫在留言卡上,送到郵箱。
隨後,同學們前往兒童出版社,開始了他們的童書探索之旅。 從跨越百年的《小朋友》出版,到國內第一批兒童文學《稻草人》,從傳統畫風的畫冊到綜合性雜誌......融合手工藝、科普等元素博物館將實物與文字介紹相結合,講述兒童讀物的發展故事。
三毛、悟空、三位和尚,無腦不開心......許久未見的朋友一起來報到。 躺在竹蓆上扇扇子看動畫的記憶又回來了。
在現代印刷展區,同學們領略了活字印刷技術的獨特魅力,近距離觀察了活字工匠的文字製作,感受了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和諧融合。 活字印刷的精緻和獨特性讓學生們對這種傳統技術感到驚訝。 大家與展品互動,與展品“身臨其境”地互動,進一步了解中國新聞出版業的歷史淵源和未來希望。
據悉,楊浦區少年宮楊浦兒童郵局聚集了一批熱愛集郵文化的青年,他們在方郵之間傳遞了中華文明,收穫了全面而個性化的成長。
隨著近年來楊浦區經濟轉型發展,家門口出現了乙個新的文化地標。 此次參觀中國現當代新聞出版博物館,讓孩子們感受到了上海的發展,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夠從更多元化的角度領略文化之美,自覺肩負起推動未來文化傳播傳承的重要使命。
*:楊浦區,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