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傳統沒有傳承,風俗逐漸消亡,春晚完全看不下去,所謂的節日氣氛,只有最貴的烟花、燈光秀、無人機表演遍布全球,都是短暫的,只能刺激你幾秒鐘。
作為乙個電影愛好者,我期待多元文化主義,從不拒絕各種題材。
春節檔電影似乎沒有安排外國電影,國產電影收官收款,票價往往幾百,刀子還是很快的。
我看了《讓我們一起搖晃太陽》和《第20條》。
《一起搖晃太陽》是一場典型的葬禮,兩個重病患者(乙個尿毒症,乙個腦瘤)為了獲得器官移植資格而結婚,這個故事不僅詆毀了中國如此“完美”的醫療保險制度,也踐踏了神聖的婚姻制度。
鑑於該片價值取向存在嚴重問題,涉嫌向敵人發射子彈,建議盡快下架。
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出品的《二十條》以三宗正當防衛案例(兩起刑事案件、一起行政案件)將刑法第二十條的正當防衛條款搬上大銀幕,讓更多人以喜劇解讀的方式理解正當防衛。
有法律名人表示,《第二十條》非常精彩,我很好奇,看完之後,我深深地擔心我國法律片的質量。
1.這部電影的標題與故事情節“格格不入”
第20條,顧名思義,是指《刑法》第20條,即關於正當防衛制度的條款。 影片講述了三個故事,所以這三個故事應該都與刑法第二十條有關。
然而,影片中的“張可校園霸凌案”只是通過行政調查處理,根本沒有進入刑事訴訟程式。
是否可以為公共秩序案件辯護? 正當防衛制度可以適用嗎?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刑法不可能在治安案件中適用,當然也與第二十條無關。
其次,《治安管理處罰法》沒有建立正當防衛制度和相關規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制定, 並結合實際工作條件,依法、準確地運用正當防衛制度。
因此,只有在刑事案件中,您才有空間應用正當自衛制度。 如果在治安案件中搞正當防衛理論,甚至大面積殺人,將蒙受巨大損失。
如此一來,影片中涉及的刑事案件就只有兩部,而且只有這兩個故事與題材有關。
2.校園欺凌事件的處理方式是極其錯誤的
張珂校園霸凌案》,影片採用了一種不分青紅皂白、不顧事實、“和泥巴”的處理方法。 導演的理念顯然沒有更新。
近年來,隨著網路上的學生欺凌行為越來越殘酷和越來越多,各部門都高度重視校園欺凌事件。
對於張珂的霸凌行為,正確的處理方式是: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後,學生、老師、家長應立即報警,並將**立案偵查,並在收集定證、查明相關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分類處理。 有治安處罰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行政處罰。 法院立案後,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調取公安機關確定的證據,然後法院根據證據和事實依法作出判決。
該視訊誤導了學生和家長,也抹去了公安機關和法院多個部門在打擊校園欺凌方面的努力和努力。
3.抬高自己,貶低,詆毀
王永強用剪刀刺死了村霸26次,案發時村霸的車裡有刀嗎? 王永強自衛是因為怕村里的霸主去拿刀嗎?
刀子成了案件定性的關鍵。
檢察官陸玲玲要求公安機關調查刀具,但公安機關沒有調查! 這部電影的意思是:案件之所以被錯誤定性,是因為公安偵查工作無效,偷懶!
我覺得這種以主旋律為題材的電影,應該避免“抬高自己,貶低別人”。
畢竟,雖然有檢察院、檢察院和法律三院,但實際上卻是一體的。
4.詆毀FY
在影片的高潮處,檢察官韓明拿出了近年來“正當防衛但故意傷害、故意殺人罪”的判例,寓意:司法實踐難以回歸,在此類案件中確定正當防衛非常困難和抗拒。
你不是在詆毀法庭嗎? 明明是你們檢察院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告上法庭,但你卻沒有承擔責任,造成了這種機械正義、積苦的局面,你們檢察院責任最大。
您不需要使用任何法院先例來詆毀法院。 法院以正當防衛為由判處無罪判決,你們檢察院能負擔得起嗎? 你會尊重法院的無罪判決而不抗議嗎? 地獄耶!
正當防衛的制度從來就沒有沉睡過,不是因為你喚醒了這個制度,而是因為你長期沒有正確應用它,你已經拋棄了它。
我自己起不來,我把球場拉回來,這不正宗。 顯然,這項工作沒有到位,但它被宣傳為一項偉大的成就。
5.可有可無的“淫穢”律師
政治和法律電影,不可能有律師。 這就是中國特色。
即使偶爾有,這位律師也很可能是淫穢的和可有可無的。
在刑事辯護全覆蓋的今天,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必須有辯護律師,但本片卻沒有。
被刺死的村霸家屬都知道,他們已經委託了律師,也是影片中唯一的律師。
這位陳律師做了什麼? 村霸的家屬聚集在一起圍攻檢察院,陳律師也在其中。 當事人需要找關係人配合辦案,陳律師組織聚餐、牽線搭橋。 這是乙個不合適的投訴人,乙個經紀人,乙個傻瓜?
公檢院打牌,三少一張,就算有律師陪同,也要是體面的一張。
我建議以後的政治和法律片中,不要安排太淫穢的律師角色,看起來很噁心。
如果我找不到律師,我會去做。
6.體裁和題材的錯位
政治和法律主題的背景必然是沉重而嚴肅的。
我非常厭惡使用政治和法律主題作為新年電影和搞笑電影。
家庭、愛情、搞笑、死亡、暴力,如此多的主旋律糾纏不清,煮成一鍋亂七八糟的燉菜。
在電影院裡,咯咯笑和調情消耗了這樣乙個嚴肅的話題。
我旁邊的一對年輕人一直在啃咬和呻吟,顯然沒有受到主題的啟發。
7.證人及受害人張冠李岱
在影片中,郝修萍是乙個屢屢被村里惡霸***的聾啞女人,郝秀萍的丈夫行使了自己的特殊防衛權,用剪刀殺死了村里的惡霸。 郝秀萍明明是受害者,但她卻成了影片中的見證人。
如果郝修平是證人,那麼誰是受害者? 沒有受害者,合法辯護怎麼辦?
此外,檢察官還出現在影片中保護受害者,更是令人髮指。
8.“老油條”韓明,不該有的責任和勇氣
檢察官韓明,乙個典型的司法老手,自以為辦案經驗豐富,狡猾狡猾,其實是個機械的司法,是個老練的教條病人。
我覺得雷佳音的演技到位,符合現實。
韓明因為兒子因為義勇行為被發現打人,冤屈難以補救而憤憤不平,於是良心發現,硬了一次,決定不起訴。
現實中,有同理心背景和經歷的韓明,有沒有可能感同身受,理性平和?
不可能。 韓銘大半個還被困在系統的牢籠裡,無法自拔。
所以,韓銘處理的不是案子,而是“別人”的生活。 這不是我自己的生活。
9.那些制定規則的人在做違反規則的事情時不會反思自己
為了使正當的防禦系統正常運作,需要一些支援性規則。
韓明拿著刑法說,刑法純屬胡說八道。 沒有《刑事訴訟法》這樣的程式保障,刑法就什麼都不是。
我認為導演應該是規則的擁護者。
然而,影片中卻有大量違反規則的案件:領導干預審訊、干擾檢察機關獨立辦案、檢察長行賄、公安人員違規要求代禱、檢察機關濫用司法援助、檢察機關向地方**申請經費、檢察官為了阻止當事人上訪而幫助他們找工作、 等。
如果我們把壞習慣和違反規則視為理所當然,我們將永遠無法建立規則。 就算有人制定規則,也會被自己的破壞力吞噬。
建議導演看看老梅2023年拍攝的《告白規則》,人們是如何建立公尺蘭達的規則的。
如果沒有乙個細緻、完整、配套的規則設計,特別是程式規則的保護,正當的辯護制度仍然會被擱置。
10.不適合審理的案件
郝修平被村裡人欺負,引發了背後的正當防衛。 這種涉及當事人隱私的案件,如何才能被公開聆訊?
導演,你不是在開玩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