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網的“紫涵媽媽”,差點成了殺人犯的母親

Mondo 社會 更新 2024-02-01

文 |公尺莉的母親。

“紫涵媽媽”的梗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但總能讓人常看一眼,堪稱“經典”。

首先,我們給不了解情況的朋友科普一下,“子涵媽媽”的梗起源於幼兒園家長群的一次對話。

因為當他回到家時,發現孩子被蚊子叮咬了,而一位名叫“子涵媽媽”的家長,正是群裡“問”班主任的家長。

說,“孩子送幼兒園好,放學後發現自己被蚊子叮了,幼兒園是不是這樣看孩子? ”

面對這樣沒完沒了的問題,老師耐心地解釋道:“幼兒園每週都會消毒,但夏天蚊子不能完全消滅,被叮咬很正常。 ”

而子涵的母親也沒放棄,說:“那你為什麼不咬別的孩子呢? ”

其他家長受不了了,都義正言辭地說:“你不是在家被咬了嗎? ”

子涵的媽媽又說了一句金句,“不是咬孩子,你絕對不心疼”......

誰能想到,乙個蚊袋還能引發一場舌頭大戰。

這東西乍一看似乎很離譜,但仔細想想,似乎我們或多或少遇到了身邊的“紫涵媽媽”。

比如有的家長在**裡看不到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沒有站在顯眼的位置,他們馬上在腦海中編造了一部關於孩子被冤枉、被孤立的大戲,緊接著是一篇小作文。

有一天,她向我們抱怨,班上乙個孩子的家長問幼兒園家長群的老師,為什麼她針對他們的孩子。

當時,每個人都震驚了,想知道老師做了什麼,他怎麼會針對乙個孩子。

就在眾人一頭霧水的時候,這位家長曬出的“證據”,讓大家無言以對。

他們班的老師會曬出一些孩子在幼兒園的活動和家長群裡吃飯的**和**,而所謂的“證據”就來源於當天的截圖。

*,孩子們正在開心地吃午飯。

午餐是五顏六色的小餃子,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幾乎每個孩子都加了兩三次餃子。

媽媽一幀一幀地放慢速度,找到自己孩子的照片,放大截圖,問老師:“為什麼別人孩子碗裡的餃子是五顏六色的,而我們家只有我們家的餃子是白色的? 是故意針對我們的孩子嗎? 看到孩子有點不開心,就會給她留下心理陰影。 ”

估計老師也是大吃一驚,也許她萬萬沒想到,竟然會有家長能從這麼棘手的角度看待問題。

過了好一會兒,老師才緩緩發來幾句話:“不知道xx的媽媽怎麼會有這樣的誤會,老師們午飯時間很忙,每個孩子輪流加餃子,不存在我們乙個乙個挑餃子顏色的情況,而且,作為老師,專業性不允許我們做這樣的事情。 ”

是的,關心孩子的狀態是可以理解的,但“子涵媽媽”這樣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一幀一幀地詮釋孩子的一舉一動,實在是太讓人窒息了。

小時候,桌子的一角撞到頭上,一角也被撞到;地板太滑了,會掉下來,那是破地板。 即使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也會把班主任當生活老師,讓他照顧孩子經常喝水,增加或減少衣服。

幼稚化自己的孩子,虛空樹是一堆假敵,歸根結底,還是控制欲在起作用。

永遠把孩子當嬰兒,不接受他們的成長和獨立,這些“紫涵媽媽”的表現,讓我想起了我曾經看過的一部奧斯卡獲獎電影《寶寶》。

這是一部具有濃郁中國風的短片。

影片開頭,一位家庭主婦得到了乙個“包子寶寶”,從此,她像所有初為人母的人一樣,以各種方式照顧寶寶。

喂他,陪他玩,幫他測量身高,帶他出去買雜貨,在他長大後照顧他。

當寶寶長大後,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也有自己的秘密。

怕媽媽聽見,他就關上門和朋友吵架,也會撇下母親,毫不猶豫地和朋友出去......

直到有一天,包寶帶著女友回家,打算收拾行李,徹底離開家。

母親看著這個曾經粘著她、愛著她、握著女友的手的兒子,頓時嚇壞了。

她懇求兒子不要離開,三次兩次試圖救他,但他決心要走,並一直試圖掙脫她的......

母親匆匆忙忙地抓起包子,把它吃成......胃

作為母親,我太清楚不想讓孩子這麼快長大離開的糾結感,我迫不及待地想一直陪著他。

我也能理解那種悲傷和......當你無意中發現你的孩子突然長大了,離你漸行漸遠時,你會感到悲傷

幸運的是,媽媽醒來發現這是一場噩夢。 短片最後,兒子回來了,母子之間的隔閡......此時此刻

這部短片中最讓我感動的乙個細節是,兒子在整部短片中一直以小包子的形式出現,雖然是一點一點長大的,但其實在媽媽心裡,他一直都被視為孩子。

直到兒子帶著女友無情離開,母親才逐漸接受了孩子**,所以當兒子回來時,他變成了乙個正常的大人。

導演生動地呈現了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父母拒絕承認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拒絕承認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意志和距離,過度的愛和控制,最終扼殺了自己的孩子,導致了分手。

影片中的母親毫不猶豫地一口吃掉了不聽話的嬰兒,然後後悔哭了。 好在夢中,從夢中醒來後的反思和放手,給了她乙個彌補的機會。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被摧毀的孩子,永遠無法彌補。

你還記得出演《奮鬥》、《誰在我青春時發號施令》等電視劇集的演員朱雨辰嗎?

說到當年的他,還是有很多有代表作的演員,而現在想起他,恐怕最出名的就是他母親的故事了。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朱雨辰媽媽的表現著實令人震驚。

因為兒子曾經為她做過一桌色彩鮮豔的菜餚,讓她在70多歲時感到非常愧疚。

她覺得自己沒有好好照顧快40歲的兒子,於是立刻帶著80多隻大閘蟹從上海一路趕到北京,給兒子做飯,照顧他的生活。

這麼多年,朱雨辰的日常生活一直由母親操控。

無論她進入哪個劇組拍戲,媽媽都會帶上鍋碗瓢盆和大袋補品跟著進劇組。 不管是五星級酒店還是洋房,如果沒有條件,就要為他做飯創造條件。

我每天早上四點起床,因為我要給兒子煮梨汁,然後準備早餐,這是我十幾年來每天都做的。

媽媽的宗旨是:無論兒子走到哪裡,我都會跟著他為他做飯,給他乙個溫暖的廚房。

她如此專注於照顧兒子,以至於她從未有過自己的生活,當然,她不在乎。

朱雨辰的母親曾自豪地說,她很能幹,乙個人可以帶兩個菲傭,給家裡省了不少錢。

這樣的說法已經夠讓人迷惑的了,但她接下來的手術更讓人難以理解。

每次朱雨辰發微博,她都會抄到筆記本上,按日期整齊排列,如果兒子幾天不發微博,她就會拿自己的摘錄來催促,真的很有壓力。

用她自己的話說:“我一生都愛我的兒子! ”

因為母親令人窒息的愛,他的幾段感情都順利結束,甚至在母親的影響下,朱雨辰的姐姐也覺得自己害怕結婚,因為她不能像母親照顧弟弟那樣照顧孩子。

公尺莉的媽媽認為,大多數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有些父母真的分不清什麼是真正的愛。

會不會像《子涵的媽媽們》一樣,從吃喝玩樂,到學習工作,結婚生子,時不時監控,問起一切,是愛情嗎?

如果有一點分歧,他們就會抱怨,所有的過錯都歸咎於外界,彷彿全世界的人都想傷害他們親愛的寶貝。

這樣養育的孩子,要麼是順從、沒有主見的“媽包男”和“媽包女”,要麼是一不走就滾來滾去的“熊孩子”,社會規則對他們來說什麼都不是。

但不管你培養哪乙個,最終受苦的都是“孩子”自己。

就像《殺妻藏屍冰櫃案》中的朱某,殺妻後將屍體藏在冰箱裡三個月,期間偷了她的信用卡,欺騙了她的父母,並假裝她還活著的假象。

即使做了這樣不合情理的事情,他的母親仍然為他辯解說,他是“個孩子,乙個乖寶寶,很膽小,很少說話”。 殺死兒媳婦是“一時的失誤”。

說到以前的兒媳婦,她改口說,“她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應該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

但無論她怎麼爭辯,法律都會給出公正的裁決,2024年,她的“乖寶寶”被處決了。

如果不是父母從小到大的贍養,如果能培養孩子有責任感和責任感,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

總有一天,孩子將不得不獨立走自己的路。

放下控制一切的慾望,放下過度保護的禁錮,給他們獨立成長的空間,讓他們學會承擔責任,了解萬物的運作規律,然後放手,讓他們在自由的世界裡結交自己的朋友,過自己的生活。

到了該長大的時候,請允許他們長大。

作者簡介:@公尺粒媽愛分享(歡迎關注),美國海歸,海淀家長,《影響孩子生活的親子英文讀物》作者,位列新書榜第一名。 關注0-5歲寶寶的科學育兒、學習與啟蒙,以及世界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 (5-12歲媽媽請注意:@公尺粒媽頻道)。

相關問題答案

    紫涵的媽媽,誰是網紅的?

    老師,我們家子涵。最近,我一直被這句話 在各大熱門帖子 微博 短 的評論區,總能看到們的心道。一群小貓聚在一起吃飯,們特意圍著其中乙隻沒吃東西的小貓報仇 老師,咱們家子涵怎麼連飯都不敢吃。看到停在路邊的電瓶車被前後兩輛車夾在中間,們也想委屈 老師,我紫涵怎麼卡在中間?在舞獅隊中,乙個人表演了四肢著地...

    熱火遍及全網的《紫涵媽媽》,提醒大家不要太在意就夠了

    無花果 網際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紫涵的媽媽 似乎一夜之間走紅,很多人順勢模仿 紫涵媽媽 的語氣,網路上掀起了一陣 我們的紫涵 風。可能有朋友不知道紫涵的媽媽是誰,跟蹤 我們家紫涵 是怎麼走紅的。子涵的媽媽 因為一段聊天記錄而走紅。一位媽媽問班組的老師 我家子涵早上去的時候還好,但放學後被蚊子...

    《我的紫涵》走紅全網,紫涵媽媽蒙羞,熊孩子的父母終於被反擊

    敏感的家長往往過分重視孩子的教育,一旦發現有不滿意的地方,就會立即責怪老師,這不僅不利於學生的成長和教育,還給老師帶來了委屈。學校通常考慮到家長的感受,但長期以來,家長的挑剔和過度敏感迫使教師逐漸成為佛教徒,他們對學生教育的熱情逐漸減弱。然而,隨著 後 畢業生逐漸步入社會,教育工作者也學會了利用網路...

    被全網曝光的紫涵媽媽得罪了誰?

    最近有一根火爆的莖 老師,我家子涵怎麼了?不管是短 還是在留言區,都能經常看到各種 紫涵 家長的身影,有些媽媽有些迷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紫涵 梗從何而來?其實,這個梗本來就是在網上流傳的一張照片。一位家長以 子涵媽媽 的言論憤怒斥責老師,因為他的孩子在學校被蚊子叮咬幼兒園是這樣看待孩子的嗎?在老師...

    風靡全網的MBTI測試,是不是“特別準”?還是“偽科學”?

    最近,網路上出現了乙個奇怪的現象,很多人似乎突然加入了某種神秘的組織,互相稱呼對方為 infp或 ISFP 實際上,這其中涉及到一件事,叫做mbti測試現象。mbti它是Myers BriggsTypeIndicator的縮寫,是美國心理學家邁爾斯和她的母親布里格斯共同開發的人格分類模型。它將人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