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也不難。
作為中國人民的最高領袖,洞察力極佳的***居然不在乎錢。
除了平時的薪水和稿費外,**從不從群眾那裡縫一針一線。
他住在中南海豐澤花園,會按時支付房租和家具租賃費; 我出去檢查的時候,連那地方的一杯茶都得單獨清點。
就是這樣一位***主席,他不在乎錢,卻在七十歲生日宴會上對一位來訪者說“我曾經借了一大筆錢,借錢人不是別人,正是你父親,現在是時候還錢了。 ”
來訪者回到家裡,問父親看看有沒有這樣的事情。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父親堅持不拿***的錢。
那麼,您何時、何地、出於什麼目的借了一大筆錢?
這個借款人的真實身份是誰? 他為什麼拒絕接受***的還款?
圖**與張世釗。
在這篇文章的開頭,簡要提到董事長一輩子都不在乎錢,從不把錢放在口袋裡,平時也不親手花錢。
據管家吳連登回憶,他老人家日常有幾大開支,比如食租、水電、家具租金等。
如果有人從湖南來老家,有經濟困難,需要補貼,**也會幫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月薪為610元。 在三年的自然災害中,國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他率先將工資降到了只有4048 美元。
雖然生活很簡單,但全家人的日常開支都是從董事長的工資中扣除的。
比如,每個月吃飯的固定支出在100元左右,包括和黃炎培、張世釗等民主人士的朋友出去吃飯,都是款待。
再加上他老人家菸癮,每個月要花近100元買煙,30元買茶。
兩個女兒李敏和李妮的學費,是用***的工資支付的。 包括豐澤園的房租、水電費、取暖費在內,每月總計近120元。
除了固定的日常開支外,您還必須在書籍上花費額外的錢。
這樣一來,董事長400多元的工資根本不夠開銷。 可是他老人家還有稿費,工資花完後,管家吳連登從稿費中花掉,附上賬單,一筆一目了然。
經過所有的計算,手裡的錢已經比較緊張了。
不是工作人員沒有建議***沒有必要這麼節儉。
但他說“國家經濟緊縮,我作為董事長,不帶頭節儉,怎麼能帶領大家渡過難關?” ”
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的首要任務是保證世界的健康,每天的飯菜必須充滿色彩、風味和營養。
**千萬不要吃補品、山海美食,外賓送給他老人家的一些珍貴食材和藥材,都已經轉交給了別人。
四菜一湯,應有一葷一魚,另外兩道菜應做。
**他一生中從未補鈣,他喜歡吃小魚、小蝦、肉皮、魚頭、雞內臟,用小爐子**。
對你的家人說“這個小爐子是老百姓給我安排的,你們誰也無權享受。 ”
圖1919,新民社員合影,後排右起第四位
李敏、李妮和媽媽都去中南海食堂排隊吃飯。
在國家極度困難的時期,**不吃肉,每月的口糧只有17斤。 我飢腸轆轆的腿腫了。
工作人員偷偷從市場上買了一些肉,想補上他老人家的房子,卻被斷然拒絕了。
簡而言之,節省生活中的一切。
他說“這麼大的國家,不能有浪費! ”
吃飯時飯飯掉在桌上,董事長會撿起來放進嘴裡。
就這樣,***誰不在乎錢,卻有過革命時期兩次借錢的故事。
第一次借錢是在 1927 年。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後,汪精衛、蔣介石背叛革命,開始了殘酷的“清黨”運動。
1927年8月7日,中國共產黨在湖北漢口召開“87會議”,確定了進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政策。
會後,**隨彭公達前往湖南,領導湖南、江西邊境的秋收起義。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義爆發,**隨潘新元同志從安源到桐谷。
沒想到,一路上,到處都是反動軍閥組織起來的團防局,到處抓捕共產黨。
**他和潘新元路過瀏陽的張家坊時,被團防局清香隊抓獲。
起初,清香小隊並不知道***的真實身份,只把他當成“**分子”,決定將他押送到總部,與其他疑似共產黨分子一起處決。
在這個危機時刻,**著急了,跟乙個同志借了幾十個銀元,把錢賄賂給了兩個護衛。
於是,**找了個機會,掙脫了隊伍的束縛,躲在池塘邊的草叢裡,直到日落。
士兵們到處追著他們,甚至有好幾次雙方近在咫尺,**一伸手就能碰到他們。
也許是冥界的天意,**用借來的幾十塊錢,平安度過這場危機。
接下來,**率領秋收起義的剩餘部隊前往江西井岡山,開闢了著名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8年4月,他成功地與**指揮的南昌起義的剩餘部隊會合。
第二次借款發生在1935年,當時紅軍勝利抵達陝甘寧邊境地區後,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
如何讓官兵們過冬? 紅軍首腦面前的乙個重要問題。
當時已經是嚴冬,紅軍部隊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不僅缺糧,而且缺乏基本的防寒。
有一天,主席和總理討論了紅軍的供應問題。
**我問紅軍後勤部長楊志成,問道: 我們現在有多少財產?
楊志成憂心忡忡地說“*全戰只有1000多銀元,紅軍有7000多人,至少需要3000銀元才能渡過目前的困難。 ”
饒氏見多識廣***聞言也皺起了眉頭,喃喃自語道“你從哪裡弄來這麼多銀元?” ”
圖:青年***
**聽著***和楊志誠的對話,他點燃了一支煙,在山洞裡緩緩踱步,這時眼睛突然亮了起來,想到了徐海東和紅十五軍團。
他轉過頭對楊志誠說道“我有乙個解決方案。 ”
** 與楊志成異口同聲問道“解決方案到底是什麼?” ”
**回答“我覺得徐海東他們的生活比我們好一點,咱們就讓乙個'窮人'向'富人'借錢,解決燃眉之急。” ”
**聽完開心的說“是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徐海東這個'有錢人'呢? 有一種方法可以分享祝福和困難。 ”
**寫了一張借條遞給楊志成“你拿著去徐海東想辦法,相信只要有可能,海東同志一定會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 ”
楊志誠接過紙條看了看,上面寫著“海東同志,由於部隊過冬衣食困難,特此向您借2500銀元。 “歸因”。
楊志誠立刻拿著借條找到了許海東,許海東看完紙條後很是不安。
原來,紅十五軍團與紅軍聯手後,徐海東雖然做了幾套棉衣,給幾位領導同志送了一些物資,但沒想到竟然撥出一部分錢來緩解紅軍主力的困難。
現在***親自寫了借錢的紙條,這讓徐海東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和愧疚之中。
徐海東急忙把紅十五軍部長支援部主任查國珍拿來,問他現在賬裡還剩下多少錢?
查國珍部長回答說:“還剩下近7000塊銀元。 ”
徐海東擺了擺手“留下2000銀元,剩下的5000給***。”
查國珍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現在我軍馬上就要買冬衣,還要花錢買藥糧,這七千銀元還不夠......”
查國珍話還沒說完,徐海東就斬斷了鐵軌“咱們先幫***解決這個難題,**張嘴跟我們借錢,說明***紅軍比我們還要難。”
我們只是沒有食物或衣服,但我們也必須支援***,以確保他們在陝北度過第乙個冬天。 ”
第二天,紅十五軍派人給**紅軍後勤部送了5000銀元,楊志成高興地說“這是一次真正的救援。 ”
**、張聞天、**等領導同志都把那五千塊銀元當成了雪中的炭。
時光荏苒,幾十年後,許海東接到通知,讓他出席中共九大開幕式,在主席台上就座。
當許海東坐著輪椅進入會場時,**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輪椅,親自為許海東安排了座位。
主持會議的***故意轉過身來,向徐海東揮了揮手。
會後,**對工作人員說“我永遠忘不了海東同志借給***的那5000塊錢,這筆錢真的很重要。 ”
此時,許海東將軍已經感動得熱淚盈眶。
圖:徐海東將軍。
1962 年 12 月 26 日是 *** 的 70 歲生日(南方人一般提前一年慶祝生日——虛擬年),他的老人一般不慶祝他的生日。
隨著國家形勢開始好轉,在工作人員的建議下,他分別安排了兩頓非常普通的飯菜。
除直系親屬外,他還邀請了張世釗、程謙、葉公秋、王吉凡等四位民主人士做客。
**提前問候:四位客人每人可帶1名小朋友參加宴會。
張世釗先生按照***的委託,帶著女兒張寒之。
當天上午,**早早地在門口等著張世釗一行人。
當客人到達時,**立即指示工作人員將食物放在桌子上,大家趁熱吃。
據說是70歲生日宴,但實際上,桌上的菜餚很普通。 除了常見的冷盤、熱菜、湯菜外,幾乎沒有什麼美味佳餚和珍貴食材,大部分都是家常菜。
**而且客人吃起來很舒服。
飯後,當大家都在客廳休息的時候,**笑著對張寒之說道“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只有這張桌子那麼高,現在你已經長成了乙個大姑娘。 ”
大家都笑了。
**然後問“小姑娘,你現在在哪裡工作?” ”
張寒之有些怯怯地回答“主席,我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任教。 ”
聽到這話,**仔細地上下打量了張寒之一番,笑著說道“是個年輕的大學老師,不容易,那個張寒之老師,你能教我英語嗎?” ”
張涵之只是個小姑娘,她從來沒見過這場戰鬥,臉都紅到脖子上,很緊張的對***說道“主席,我的英語水平很低,怎麼教你?” ”
**又笑了“你怕什麼?” 我的英語水平甚至更低。 ”
張寒之原本以為***說的是好玩,所以沒放在心上。
最後,**對張世釗先生說“邢老(張世釗的話很嚴格),我當年還借了你一大筆錢。 ”
張世釗先生連連揮揮手“主席,這事兒已經過去了,不要再提了。” ”
張寒之聽到父親和***的這段對話,心裡很是疑惑。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度過了自己的七十歲生日。
回國後,張寒之全身心地投入到緊張的教學工作中。
大約乙個星期後,**的機要秘書打來電話,邀請張漢之星期天下午去中南海風澤園給他老人家上課。
張漢志很緊張,對父親張世釗說“我怎麼能承擔起***老師這麼重要的任務?” ”
張世釗安慰女兒“沒關係,去吧,**很隨和。” ”
說完,他拿出一套線裝的《思考》書,吩咐女兒“你走的時候,把這套書拿給我。”
從此,張寒之成為了一名英語老師,還負責著***和張世釗之間經常借書還書的任務。
在教***英語的時候,張寒之從她老人家那裡聽說了很多關於她父親張世釗先生的事情。
**對她說得很嚴厲“你父親張世釗先生一生為人民和國家做了許多好事,他不是唯物主義者,更不是共產主義者。
雖然你父親在歷史上做過幾件錯事,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
春去秋去,轉眼就到了1963年。 今年正月,張寒之像往常一樣來到風澤園,向***傳授英語知識。
學習了兩個小時後,雪花飄落在天上,**合上書對張寒之說道“今天難得下雪,我帶你去中南海走一走。” ”
圖**和章節包含。
張寒之連忙點頭表示同意。
兩人相繼走在中南海白雪皚皚的岸邊。
突然,**停下腳步,問張寒之“上次我說我向你父親借錢,但是我回家的時候,你父親告訴你了嗎?” ”
張寒之大吃一驚,立刻回答道“我想問,但我沒有,主席是真的嗎?” ”
**很認真地說:“這是真的,我1945年去重慶參加和談,把這件事告訴了長老,現在是時候還債了。
你回去告訴你父親,從現在開始,我開始償還他欠了他50年的鉅額2萬元; 每年2000元,一共10年還清。 ”
張寒之疑惑回國後,把“借”的事告訴了張世釗。
張先生笑了“啊,我已經說過我不需要提了。 ”
幾天後,在1963年春節期間,**派秘書給張世釗先生寄了2000元,並說以後每年寄2000元。
從此以後,每年農曆正月初二,**必須派秘書給張世釗送2000元; 寄到1972年,共10年,共2萬元。
1973年春節過後,張寒之像往常一樣到菊香書屋給***上英語課。
**Q“你收到你給父親的錢了嗎?” ”
張漢志說“今年,書記沒送來,董事長,你一定忘了你說過10年還清2萬塊錢,去年已經10年了。” ”
**拍了拍他的腦袋:“怪我當年沒有說清楚,這筆錢是給你爸爸的,他想幫助這麼多人,需要錢。
我立即告訴我的秘書把它寄回去,錢要寄給你父親,直到他走了。 ”
第二天,**派秘書給張世釗寄了2000元。 張世釗當時正在住院,他接過***寄來的錢,激動地說“*太體貼周到了。 ”
讓我們回到 20 世紀初的 20 世紀初。
1920年,27歲的***獨自一人來到上海,身無分文,下火車後連吃飯的錢都沒有。
圖:年輕的張世釗。
**這次他從湖南來上海,不是為了旅遊和學習,而是為了借錢幫助一批湖南學生去法國勤工儉學。
可是,**只是乙個窮書生,他為什麼要肩負起籌集鉅額資金的重任呢?
原來,**想到了身邊的“鄉長”張世釗。
當時,張世釗在廣州擔任**軍**秘書長,並兼任南方大學理事會代表,聲名鵲起。
1920年,張世釗在上海參加“南北和平”會議。
因為年輕時受到張世釗的青睞,兩人一直書信往來,於是他鼓起勇氣去上海找張世釗,希望張總能幫他籌到一大筆錢。
來到上海後,張世釗見到***非常高興。
沒有寒暄,他說“張世釗先生,我為湖南省赴法國的勤工儉學青年籌了資金,才鼓起勇氣來上海找你。 ”
為了不讓張世釗難堪,**沒有提及為建黨籌集資金的事情。
一向熱心助人益的張世釗,當即利用當時的社會影響力,向上海工商界的名人募集鉅額資金,表達對勤工儉學專案的支援。
據***回憶,張世釗先生在短時間內為他籌集了2萬銀元,收到沉甸甸的銀元後,心存感激。
後來,他用這2萬銀元,不僅資助了一些湖南年輕人去法國勤工儉學,還作為幫助建黨和革命的資金。
在剩下的幾十年裡,**與張世釗先生的關係並不密切。
1945年8月,應蔣介石邀請,率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赴重慶和談。
8月28日,張世釗早早地在九龍坡機場等候,與重慶一些知名民主人士一起等待從延安抵達。
當天中午,一架軍用飛機降落在機場,**第一架出現在機艙門口。
他一眼就看出了張世釗,急忙走到張總面前,伸出雙手,緊緊握住張世釗的手,用顫抖的聲音說道“好吧,我們已經25年沒見面了。 ”
1945年9月3日,**主動邀請張世釗到他下榻的歸元府。
談話中,**主動向張世釗提到,1920年,他向張先生借了2萬銀元。
張世釗已經不記得自己是什麼時候借給***這筆錢的,還是在被***提醒之後,張世釗有些印象。
想起事情的來龍去脈,張世釗笑了起來“我早就忘了,**你還記得。” ”
**頓時有些情緒激動,他握住張世釗的手,堅定地說:“我不僅記得,而且這個賬戶必須償還。 ”
因為這次來重慶是來談和事的,**和張世釗在借款這件事上並沒有太死板。
時間兜兜轉轉,1962年,**向張世釗的女兒張漢之提起了這段往事,說自己開始正式還債。
張世釗說,一開始什麼都不想收,但經過反覆勸阻,他才勉強收下了錢。
至於張先生不接受的原因。 他老人家給出的理由是:那時候那兩萬銀元都是我自己籌集的,我沒有那麼多錢,反正也收不起這個“債”。
但是,主席並不打算償還債務。 考慮到張世釗家境不富裕,他老人家多次助學,經常捉襟見肘。
用個人稿費,以“還債”的名義,給張世釗發放生活費。
因為老爺子的面子,**不能直接說要給張世釗生活費,於是就用“還債”的辦法,讓張世釗先生過得更好。
1973年春節過後,張世釗住院,家裡缺錢。 **雖然他已經還清了2萬元的債務,但他還是以“還息”為由向張先生寄了2000元。
圖:晚年的張寒之。
張世釗先生激動地說“*太體貼了,他想在經濟上幫我,我怕我們家的錢不夠,又怕傷了我老東西的面子,所以推卸了債利。” ”
1973年春,張世釗受***委託,赴香港推動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和談。
他以“探親”的名義來到香港,不顧旅途的疲憊和家人的強烈反對,立即匆匆安排與香港各界人士見面。
頻繁的活動讓92歲的張世釗疲憊不堪,直到病倒不起。
當從北京派出的醫療隊抵達香港時,張世釗先生帶著乙個未實現的願望,永遠離開了他心愛的祖國和人民。
張世釗先生的遺體運回北京八寶山後,敬獻了花圈; **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出席追悼會。
從早年張世釗真摯的愛護支援,到晚年的極度呵護,兩人演繹了一場人間奇異的戀情。 與其說***是乙個“賬”,不如說是他對張世釗先生的尊敬,以及他對所有民主人士的愛戴和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