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面向長安街,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其圖形被納入國徽。
天安門廣場原為明清皇城正門,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始建於1420年,原名“承天門”,意為“繼承天地,聽天命”。 當時的城天門遠沒有今天的安門那麼富麗堂皇,只是一座三層高的木牌坊,牌坊中間掛著“城天門”的牌匾。 這座牌坊在1451年被大火燒毀,1465年重建,在明末的戰爭中被毀,在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建,才成為今天的風格,並改名為“天安門”。 在康熙年間,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修繕。
在清朝的最後幾年,國家嚴重腐敗和衰弱。 由於戰爭和年久失修,天安門廣場在新中國成立之時已不再輝煌,其內部遭到嚴重破壞和變形,直到1969年才像鳳凰一樣重生。 我們現在在天安門廣場看到的天安門塔是1969年重建的。 天安門廣場的總高度為347公尺,底部是白色大理石須彌座,座上是10多公尺高的紅色墩台,每個重達43公斤的大磚塊。 碼頭平台上的城塔正殿東西寬九間,南北深五間,以“九、五”為數,是以皇帝為尊稱的“九、五”,是至高無上的寓意。
1968年3月初,為確保當年五一勞動節天安門塔建設的安全,北京市專門調動14名技術幹部和老工人組成視察組,對天安門塔進行了近半個月的全面體檢。 檢查的結果讓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中殿的金柱中,一根中心腐爛,另一根中心空了一半以上,承受最大屋頂荷載的八根五根橫樑中有六根被折斷了。 此外,其他變形和衰變比比皆是。
北京市政府迅速將考察報告和十幾張城市塔樓現場照片發到了**。 幾位負責人在看到材料後,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同意重建,並在報告的三個方案中選擇了第三個方案,即徹底拆除現有的門樓和紅牆基座,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重建舊址。
天安門大廈結構複雜,工藝極其困難。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組成了由總參謀部、北京衛戍區、北京市革命委員會等有關部門參加的“天安門塔重建領導小組”,並指定北京第五建築工程公司為主要建設單位。 同時,考慮到天安門廣場的特殊象徵意義,在當時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拆遷重建的訊息會引起不必要的誤解和猜測,決定“秘密重建”。
所有參與重建的人都把重建視為一項政治任務,保守秘密,甚至不告訴他們的家人。 由於保密工作做得好,不僅北京市民,就連附近中山公園、國家文化宮的工作人員也都認為這只是一次普通的修繕。
新建築不僅保留了原有的形狀、大小和結構布局,而且還加固了9級抗震能力。 東西捲棚和城市平台加高,護牆變薄,更換標語牌,安裝電梯,增設供電照明、供水供水、供熱供暖、電視廣播、新聞攝影等現代化設施。 據統計,全國21個省市共有216個部門參與,施工高峰期就業人數超過2700人。 1970年五一勞動節過後,市民們突然看到了嶄新輝煌的城塔,喜出望外,流連忘返。天安門廣場是一座功能先進、裝置現代化的全新建築。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5周年之際,城牆因油漆剝落而大規模重新粉刷。 原來的舊燈籠換成了紅燈籠,支撐框架的柱子也根據情況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復。 2021年3月,天安門樓被北京市文物管理局認定為北京市首批不可移動的革命文物。
天安門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巨集偉的建築之一,代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面貌。 它像有著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一樣,儘管一路風雨飄搖,卻從未放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