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29日,22名紅軍戰士冒著敵人的炮火,用***和幾塊木板踩上了瀘定橋的鐵繩。
橋下是湍急的河水,但紅軍戰士心中熊熊烈火並沒有被河水熄滅,22名戰士冒著槍林彈雨,一點一點地向前衝去。
這是一場慘烈的戰鬥,也是一場偉大的戰鬥,在無路可退、身後有追兵的絕望處境中,他衝出一度,為身後的兩萬紅軍開啟了一條生命通道。
這就是我們在小學課本上學到的飛瀘定橋的故事。
其實,這場戰鬥遠比我們在小學課本上學到的要殘酷得多,當時紅軍面臨的形勢,和當年的石大開一樣。
然而,紅軍只是創造了乙個奇蹟,打破了太平天國的命運。
不過事後很多人都有乙個疑問,當時看守瀘定橋的劉文輝為什麼不炸橋呢? 其實,紅軍飛攻瀘定橋的時候,老江確實口頭命令劉文輝炸毀瀘定橋,但劉文輝最後只是拆毀了橋上的木板,這其中隱藏的意義是什麼?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被迫開始了25000英里的長征,但在長征初期,由於李德等人指揮不當,在湘江血戰中損失慘重,雖然渡過了湘江, 紅軍人數急劇減少到30,000人。
遵義會議後,李德勝在紅軍中的戰略地位終於確定,紅軍開始輕裝上陣,向敵力薄弱的陝甘寧地區進軍。
之後,李德勝上演了軍事奇蹟,渡赤水河的高空作戰令人眼花繚亂,隨後紅軍巧妙地攻占了金沙江,將薛岳的八萬**大軍遠遠甩在了後面。
之後,只要紅軍渡過大渡河,越過白雪皚皚的嘉金山,紅軍就能徹底擺脫國民黨重兵群的包圍和攔截。
1935年5月,紅軍進入四川軍閥劉文輝的領地,但一條大渡河擋住了三萬紅軍的去路。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條大支流,河寬可達300公尺,河水潺潺,兩岸又是群山,地勢十分陡峭險峻,每年5、6月是大渡河的汛期,水量達到平時的五六倍。
在這種情況下,紅軍建橋過河顯然是不現實的,渡船過河也是不現實的。
當時,為了圍剿紅軍,幾乎把所有的木船都拿走了,紅軍在山上只發現了三艘木船,靠這三艘木船渡過大渡河無疑是不現實的,幾個星期內也不可能渡過大渡河。
不過,老蔣此時的追兵已經落後,如果他不能盡快渡河,那麼紅軍很可能會重蹈當年石大凱的覆轍。
當時,石大凱在大渡河安順場沒有及時渡過大渡河,最終導致被清軍追上,最終石大凱被殺。
於是,老江緊急電報給四川軍閥劉文輝:大渡河若失,就牽涉軍法。
與此同時,在後方追擊的薛岳也被要求加快腳步。
就在紅軍危在旦夕之際,當時的**首領無意中從一位老秀才口中得知,安順場以北320裡有一座瀘定橋,如果能攻下這座瀘定橋,那麼紅軍或許就能渡過彎來。
得知訊息後,**軍委立即下令:讓紅一軍、紅五軍、紅二師司令部繼續沿大渡河西岸北進; 剩下的紅一軍團和幹部趕到瀘定橋,確保奪取瀘定橋。
5月27日,王開相、楊成武迅速率領紅四軍團從大渡河方向向瀘定橋進軍。
5月28日,紅4軍團接到紅1軍的命令,“明天中午必須攻占瀘定橋”。 ”
安順戰場距離瀘定橋三百二十里,紅一軍要邊急行軍邊敵作戰,所以此時只行軍八十里。
在29日之前攻占瀘定橋意味著紅軍將不得不在一天一夜內行軍240英里。
面對這項艱鉅的任務,紅軍戰士們沒有放棄,在暴雨中與自然災害作鬥爭,終於在29日早上6點到達瀘定橋。
可是,當紅軍戰士趕到時,河面上只剩下13根黑鐵纜,橋上的木板已經被劉文輝搬走了,敵人在橋的另一邊架起了機槍把守,甚至囂張地喊著你有本事飛過去。
面對這些困難,紅軍戰士們毫不畏懼,經過短暫的商議,楊成武終於將部隊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用重火力壓制對岸的敵軍,同時派出22名戰士從橋面沿鐵鍊攻擊敵人, 而剩下的士兵則做成簡單的木筏返回敵人的後方,以減輕前方士兵的壓力。
就這樣,22名戰士冒著槍雨,向對岸發起了進攻。
當時,敵人在對岸架設的輕重機槍不斷向瀘定橋射擊,橋面上的鐵纜不斷晃動,士兵們只要不小心,就會掉進深淵下的河裡。
面對紅軍戰士的“瘋狂”,敵人也害怕了,他們甚至在對岸放火,熊熊大火燒焦了鐵纜,士兵們很快就被燒死了,但對於心中的火焰,士兵們仍然沒有放棄,咬緊牙關繼續前進。
終於,22名武者趕到了另一邊,當鮮豔的紅旗插在另一邊的時候,就意味著紅軍徹底粉碎了老江讓紅軍成為石大凱第二的險惡意圖,面對眼前的結局,他雖然憤怒卻又無奈。
面對不聽他命令的劉文輝,老江有心殺他,但除了無能的咆哮,以及此時他說的“軍法交戰”是多麼無能為力。
那麼當時劉文輝和老江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他敢違抗老江的命令,不炸毀瀘定橋呢?
戰前,老江下令劉文輝炸毀大橋,從他強行徵用大渡河沿岸的船隻可以看出,他決心打贏這場戰役。
但老江這樣想,並不意味著劉文輝一定這麼想,劉文輝在炸橋這件事上公然反駁老江,之所以這樣,還是有他自己的顧慮:
首先,這座瀘定橋是紅軍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劉文輝的一種生活方式。
對於紅軍,老蔣和這些地方軍閥的想法是不同的,老蔣對紅軍的態度是必須殲滅的,但當時不管是桂軍、川軍,還是湖南軍,他們的想法是,只要紅軍不進入我們的領土, 然後他們可以放一匹馬走。
正是這個想法,讓紅軍突破了數十萬軍隊的包圍圈。
對於劉文輝來說,當時紅軍只是借到北方,並無意占領自己的領土,相比之下,薛岳的八萬**軍是他心中的煩惱,如果紅軍被消滅,八萬**軍就不會進入西康奪取自己的地盤。
當時劉文輝和劉翔爭奪四川地盤,最後劉湘因為老江的支援統一了四川,但劉翔也擔心劉文輝被殺,會被其他軍閥吞併,所以他放走了劉文輝,從此劉文輝撤退到川西, 即西康省。
此時,劉文輝已經失去了四川,而西康是他僅存的家族根基。
一旦老蔣消滅了紅軍,**軍會不會趁此機會進入西康,趁機消滅他劉文輝,當瀘定橋被毀時,劉文輝連退路都沒有了。
所以,留守這座瀘定橋,是給紅軍留一條路,同時也是給自己留一條生存之路。
二是瀘定橋的價值。
瀘定橋始建於康熙年間,是當時四川唯一重要的通道,在此之前,大渡河上從未有過過渡橋,兩岸的貨物只能靠渡口,一旦到了汛期,那麼貨物就只能擱置了。
於是,康熙下令修建這座鏈橋
這座橋不僅是紅軍的生命線,也是劉文輝的錢袋子。
有人會說,這座橋被炸毀後重建不是更好嗎?
問題是誰來買單?
當時,西康省是全國有名的窮省,以劉文輝的財力物力,西康建一座40多噸的鏈橋要花多少錢?
而如果劉文輝不出錢,那他就只能依靠老江了,但那個時候,老江自己想要除掉當地的強勢軍閥,這個時候,有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會錯過嗎?
所以,不管怎麼看,炸橋對劉文輝來說都是一件有益無害的事情,所以他不敢貿然做出這個決定。
但他不得不聽從老江的命令,最後不得不打折,把瀘定橋上的橋板拆掉,讓紅軍的13根裸鐵纜就算有翼也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