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初,在他去世前幾天,他的女兒李敏來到他的病床上。當時,董事長處於昏迷狀態。 李敏默默地在他身邊呆了很久,直到董事長醒來。 醒來後,他很高興見到許久未見的女兒,但又有些難過。
** 握著女兒的手說:“嬌嬌,你怎麼這麼久沒來看我? ”
李敏聽到這話,只能默默地哭了起來。
無花果李敏和***的合影。
除了***和李敏本人,其他人聽到這番話,也是很酸。
雖然當時他已經八十多歲了,但經過多年的疾病,他的精神已經不再堅強但在大家心中,他始終是乙個精明睿智的領導者,乙個屹立於天的偉人。
人們往往對英雄有一種刻板印象,覺得自己流血流汗不流淚,永遠也不會有柔軟的時刻。
晚年,他還是乙個有遠見的政治家,乙個堅定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但畢竟年紀大了,內心比年輕時軟了許多。
這個時候,很容易被各種事情觸動,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據他最親密的機要秘書張玉峰說,他回憶說,晚年特別孤獨。
無花果中南海游泳池。
1976年的除夕,是***去世前的最後乙個除夕,是乙個特別冷清的除夕夜。
那天氣溫低,氣氛不高。 ***當時居住的中南海游泳池旁邊很昏暗,只有微弱的路燈亮著。
張玉鳳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吞嚥非常困難,食慾也不強,在她一勺餵食下只吃了幾口。
吃完飯後,大家都送***去客廳休息,靠在沙發上的***隱隱約約聽到遠處傳來鞭炮聲,於是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你們也應該放一些鞭炮。 ”
過了一會兒,中南海游泳池旁邊也響起了鞭炮聲,這裡還有幾分新年的氣氛,**也微微一笑。
無花果** 與張玉峰。
**讓工作人員放一點鞭炮,除了讓年輕人也放個假,何不用鞭炮聲驅散他們心中的一點點寂寞呢?
畢竟今年除夕的時候,他的親戚和孩子都不在身邊,也沒有來訪者,身邊只有他和幾個工作人員。
任何老人都希望在晚年能夠與兒孫輩一起享受家庭樂趣; 也希望有老朋友在身邊,也能聊聊這一年的趣事。
然而,對於***來說,要得到這樣乙個普通老人的幸福並不容易。
1976年,老戰友所剩無幾。
無花果**元帥。
**在他去世之前,我國排名前10位的元帥中只有4位還活著。
其中,元帥***於1963年12月16日去世,第二天***來到北京醫院向他仰望多年的老戰友告別,並為他寫了一首詩《七法吊死同志***》。
目前,***參加的最後一場追悼會是**元帥的追悼會。
1972年1月6日,元帥**病逝,兩人從井岡山時期開始就是非常親密的戰友。 在特殊時期,元帥**也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他堅持為黨和國家孜孜不倦地工作。
在回顧**將軍的悼詞時,刪除了對功績和缺點的評價,並說這些“不應在追悼會上作出”。
無花果參加元帥的追悼會。
當時,誰也沒想到***會去參加陳元帥的追悼會,當時他的身體也不是很好。
然而,在追悼會前乙個多小時,**突然執意要出席,直接在睡衣外面穿上了一件“羊毛式”的連衣裙,又穿上了禦寒外套就出發了。
當時,到達的時間還很早,**先去看了**元帥的遺孀張倩同志,看到她愁眉苦臉的樣子,**忍不住淚流滿面。
參加完追悼會後,**已經很累了,累得好幾次都上不了車,然後才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勉強上車。 此後,他的病情迅速惡化,同年2月12日,他甚至休克了。
據醫生回憶,這次大病過後,**的身體狀況一直沒有恢復過來。 後來,他沒有去參加任何一位老戰友的追悼會,主要是因為他的健康不允許。
無花果董必武同志追悼會。
從此,許多老戰友的去世,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的甚至可以說是打擊。
護員藍桂英回憶說,1975年4月2日,董必武同志去世,聽到這個訊息,他愣了很久,半天不說話,一天沒吃東西。
他只是不停地聽著張元謙的《何新郎,送胡邦衡到忻州》,把詩的最後兩句改成了《君去,休復》。
董必武與***一起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紅軍老兵和多年優秀領導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他為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和中國經濟體系的建設特別是貨幣體系的建立下了相當大的精力。
無花果董必武同志正在看報紙。
時年90歲高齡的董必武,從相識到一起為理想奮鬥,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 這樣的老朋友死了,怎麼能不動搖。
說起對***影響最大的,就是***和朱先生的去世。
這三位偉人都於1976年去世,**最早於當年1月8日去世; 7月6日,朱先生告別。
當時,***的死訊,身邊的工作人員都不敢告訴***
***於1月8日上午去世後,訊息第一時間送到了***的住所。 當時,***正側躺在床上看書,一夜沒睡。
無花果**死。
**在她身邊** 孟錦雲當時在臥室值班,她聽到外面大廳裡有人走動的聲音,知道有人發了什麼東西或者訊息,當她走出去時,她看到了一張用於報告此事的白紙,她也被紙上記錄的內容感到驚訝。
冷靜下來後,孟**把紙塞進口袋裡悄悄地回來了,見***還在看書,並沒有注意到他已經出去了。
孟瑾雲也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卻無法一直集中注意力。
這件事情一定要告訴***,但是我怎麼能慢慢說,這樣***的情緒波動就不會太大,以免造成身體出現大問題呢?
她想了很久,最後決定等到***睡一覺。
無花果**與孟瑾雲合影。
午飯後,休息了大約兩個小時。 下午三點左右,政治局發來了訃告的副本,必須經過審查和批准。
孟**注意了董事長的精神狀態,覺得沒事,於是當天下午,她給了***看報紙的時間,她先是隨便看了一些其他內容,然後假裝不經意地拿起訃告單,讀了第一句話:
“中國同志,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因治療無效於1976年1月8日去世......用於癌症”本來他閉上眼睛聽她看報紙,但突然瞪大了眼睛,反應了一會兒後,他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然後又閉上了眼睛。 過了一會兒,**眼眶憋不住淚水,淚水順著臉滑落。 蕭萌**心中的悲傷也控制不住,忍不住哭了起來。 她一邊哭泣,一邊讀著訃告,全程一句話也沒說。
無花果**元帥追悼會。
孟**後來回憶道董事長那天沒喝水,也沒怎麼看書,就在房間裡坐了很久很久,不時默默背誦“恩來”二字。
雖然他的身體不再允許他參加追悼會,但***派人送了花圈作為向***告別的一種方式。
朱先生的死,對***來說又是乙個巨大的打擊。
1976年6月26日,朱先生因感冒惡化為肺炎住院,10天後的7月6日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負責**日常工作的***立即趕到***病房,向他匯報了這個訊息。
無花果** 主席聽到這個不幸的訊息時,已經完成了搶救,還沒有從昏迷中醒來。
他用嘶啞的聲音問道“朱先生得了什麼病? 你怎麼。。。。。。如此之快”
在聽取了朱先生的***情況匯報後,他吩咐對方負責葬禮。 然後他嘆了口氣:“'朱毛'離不開,現在朱已經去見馬克思了,我快到了! ”
** 自1928年井岡山會議以來,他和朱先生一直非常愉快和密切地合作,在隨後的48年裡幾乎沒有分歧。
尤其是在戰爭期間,兩人幾乎形影不離,因此得名“朱紅”。 這不僅是對他們兩人的尊稱,也是大家對他們友誼和成就的肯定。 朱先生的死,可以說是壓垮***的最後一根稻草。
無花果**元帥與***
除了老戰友的去世,一次又一次地給他帶來***的打擊和沮喪之外,他晚年的大部分孩子都不在身邊,這也是他感到孤獨的重要原因之一。
**孩子沒有緣分,他和他的四個妻子一共生了10個孩子,但只有四個活著長大,只有乙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結婚生子。
**他與第一任妻子羅氏的關係並不深厚,兩人也沒有孩子。 他的長子毛義英出生於1922年,是他和楊開輝的孩子。
毛岸英8歲時,與母親一起被湖南軍閥何堅抓捕,取保候審後來到上海,1936年被安排到蘇聯留學,直到1946年才再次回到父親身邊。
據老戰友們回憶,當時他去機場迎接生病的大兒子,見到大兒子後,心情和身體一下子好多了。
無花果**與毛安英。
然而,毛義英與父親相處的時間並不長,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的要求下在基層工作。
1950年,他隨志願軍出訪朝鮮,在總部擔任俄語翻譯和機要秘書。 同年11月25日,年僅28歲的毛義英在美軍空襲中喪生。
當時,戰爭正處於關鍵階段,**也感冒了,**為了戰爭和***的身體考慮,他暫時壓制了彭先生發來的電報。
直到 1951 年 1 月 2 日,在第三次戰役中美軍戰敗和整個戰線撤退後,電報才被移交給 ***
一封簡短的電報,卻讀了很久很久,最後悲痛地說:“戰爭,總要有**。 然而,當晚他驅車前往石家莊休養。
無花果** 與楊開輝合作。
**他與楊開輝育有三個兒子,第三個兒子毛安龍出生於1927年2月,1931年初他與大哥毛安英一起進入上海大同幼兒園,但不久因病去世,有人說他迷路了。
總之,**失去了這個小兒子。
他和楊開慧的三個孩子中,只有毛安卿活了下來。 他在蘇聯躲了很多年,經常不敢承認自己是個***孩子。
但這並不是說***對我兒子不好。
父子倆經常通訊,毛安卿36歲,還沒有談戀愛,**曾寫信給他,給他一些建議。 當上一任董事長的妻子批評毛安慶時,**也站出來為兒子辯護。
無花果毛安慶和他的家人。
毛安卿在父親的鼓勵下找到了自己的真愛,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翻譯。
**後來,我不常去看毛安慶了。
曾經有人當面問董事長為什麼不去看望當時生病的毛安慶。
聽完後,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一見到他,我就會想起他犧牲的母親楊開慧,他的哥哥毛安英,他也犧牲了自己的哥哥,以及戰爭年代的坎坷和......這麼多犧牲的人
本文開頭去看望***的李敏,是***和第三任妻子何子珍唯一懷上的孩子,安然長大,安然無恙。
無花果鄧英超.
1936年冬,李敏出生在陝北寶安縣。
“嬌嬌”的綽號來源於鄧英超,當她趕緊向***和何子珍表示祝賀時,看到這個剛出生的小女孩,慈愛地說:“真是嬌小啊! ”
於是嬌嬌就成了李敏的綽號。
有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的女兒姓李?
**等,在陝北的民族戰爭中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大家給自己起了個代號,**的代號叫“李德生”,寓意我們必勝。
於是***的兩個女兒分別叫李敏和李妮。
無花果**與女兒李敏、李妮合影。
說起來,何子珍也是乙個非常勤勞的母親,她生的六個孩子中,確認只有李敏長大了。
兩人的第乙個孩子名叫毛金華,但這個女兒出生時紅軍的處境非常不穩定,國民黨即將攻打紅軍駐地,紅軍已經在做轉移工作。
這對夫婦被迫將女兒寄養在當地村民的家中,但當他們回來時卻找不到他們。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多次訪問發現可以找到乙個,但一直沒有得到官方承認。
老二是個男孩,但出生後不久就因為太虛弱而夭折了,這給賀子珍帶來了很大的打擊。
幸運的是,不久之後,第三個兒子毛安巨集出生了。 同樣不幸的是,他出生在紅軍即將開始長征的時候。 ** 將孩子交給三哥毛澤坦寄養。
無花果**與何子珍合照。
然而,1935年毛澤坦去世後,孩子也丟失了。
第四個孩子的經歷也差不多。
紅軍長征途中,何子珍在擔架上生下了第四個孩子。 在炙手可熱的戰況下,何子珍顯然沒有辦法好好照顧他,只能花四塊銀元把他託付給當地村民。
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何子珍沒有留下任何令牌,所以找到這個孩子就成了一件難攀的事情。
李敏出生於1936年,是***和何子珍唯一健康的女兒。
無花果何子珍老**.
1937年,何子珍在蘇聯生下了他們最後乙個孩子,並取了乙個俄語名字,名叫廖娃。
然而,孩子的生活也非常糟糕,他在10個月大時死於肺炎。
在出生的六個孩子中,只有乙個女兒肯定還活著,這對乙個母親來說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
到達蘇聯後,何子珍的另乙個期望沒有實現——蘇聯醫生未能幫助她取出體內的彈片。 這些鱸魚後來陪伴了她度過餘生。
正是因為當時何子珍身體不好,精神狀態不穩定,才把他們唯一的女兒送到她身邊生活。
無花果1948年3月,李敏與毛安慶合影留念。
當時,李敏的兩個哥哥毛義英和毛安慶也在蘇聯讀書,這段時間對她來說很開心。
當時,因為何子珍和***的關係很尷尬,所以她不允許女兒姓毛,只用了***給她的昵稱嬌嬌,母親的姓氏叫何嬌嬌。
後來,賀子珍因為被陷害被送進了精神病院,李敏被送到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醫院,在那裡他開始了與父母一樣的孤兒生活。
因為母親在她年輕的時候一直拒絕父親的存在,所以她並不知道***是她的父親。
多年後,她記得伊萬諾沃兒童之家的牆上掛著許多偉大的人物哥哥指著其中一幅畫告訴她,那是她的父親,她當時不相信,以為哥哥在騙她。
無花果伊萬諾沃兒童醫院的近照。
早些年,兩人的父女關係並不深厚。 直到1947年,38歲的何子珍在王家祥等人與第三國際談判後才從精神病院出院,李敏也隨母親回國。
回國後,何子珍有點尷尬,因為***當時已經再婚了。 剛回國的李敏也有些尷尬,因為她從來不知道***真的是她的父親。
為此,她用俄語給***寫了一封歪曲的信,內容自以為是:“我沒有在蘇聯見過你,也不知道......關於它請盡快寫信給我,看看我是不是你的親生女兒,這樣我就可以回到你身邊了。 ”
**收到信後,我請人翻譯成中文,並迅速回覆女兒:“嬌嬌,你是我的親生女兒......爸爸想念你,歡迎你回來。 ”
無花果1949年7月,**和女兒李敏在香山。
1949年初夏,闊別父親近10年的李敏終於回到了父親身邊,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她有了正式的姓李敏。
**對於身旁的女兒很深情,他見到人時說:“我家裡有乙個會說外語的外國寶寶。 ”
這就像世界上所有的父親都在炫耀自己可愛聰明的女兒一樣,可見***對她的愛。
後來,***親自教女兒中文,經常帶女兒去香山公園玩,父女倆的關係也逐漸公升溫。
和毛安卿一樣,李敏長大後,**一方面同意女兒的自由戀愛,另一方面又仔細檢查女婿的選擇。
無花果**參加李敏和孔令華的婚禮。
後來,李敏也成為了父母之間情感溝通的橋梁,在北京和上海之間來回穿梭,輪流陪伴父母。
**和李敏的父女情很深,後來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主要是因為四小姐。
迫於她的壓力,李敏一家搬出了中南海,每次去看望父親,都要等很久才能被聯絡上報,有時等了很久也進不去。
即使我有時去看望我的父親,如果我遇到我的繼母,我也會被嘲笑很久。 後來,繼母乾脆利用自己的權力,阻止李敏進入中南海探望父親。
所以從***生病到去世,李敏一共只見過他三次。
無花果1963年12月26日,**與李敏和丈夫孔令華同居中南海。
第一次是在元帥**去世後不久,***的病情急轉直下,李敏趕緊趕到醫院探望父親。
當時,***拉著女兒的手說:“你必須經常來看我。 ”李敏不忍心向生病的父親抱怨,只能含淚點頭。
第二次是在她病重的時候,李敏特意從丈夫的住處趕回去探望父親,但當時繼母只允許她看一看。
當她到達時,雖然已經獲救,但還沒醒來,李敏想在父親身邊待一會兒,卻被繼母等人吹走了。
直到她無意中從乙份**檔案中看到了父親病情的訊息,她才不顧一切地再次來到中南海,但***當時已經很虛弱了。
無花果** 與 Leene 合作。
在***的所有孩子中,唯一乙個在父親身邊度過童年的就是李奈。 李妮也是乙個聰明的小女孩,被***深深地寵愛著。 然而,主席去世時,她並不在身邊,只是回來參加追悼會。
偉人的偉大背後,是許多我們沒有看到甚至沒有想象過的艱辛。
**小時候和戰友在一起,大部分孩子在戰爭中失去了聯絡; 晚年,感情深厚的戰友相繼離世,陪伴他的孩子有犧牲,有的不在身邊,讓他晚年無比孤獨。
他仍然是乙個睿智的老人,但他變成了乙個孤獨的戰士,乙個孤獨的父親。
或許正是因為主人公的暮年,人們才對他的失落和悲傷多了幾分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