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2024年的鐘聲已經敲響。 當我們回首2024年,藝術世界就像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不僅描繪了挑戰與變化,更描繪了創新與繁榮。 此時此刻,讓我們一起開啟這幅畫卷,回顧一下今年藝術界的重要時刻。
博物館正朝著高質量發展邁進
2024年,中國美術館將迎來建館60周年。 **總書記在給中國美術館老專家和藝術家的回信中,對中國美術館的發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這也為我國各級美術館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多年來,中國美術館在展覽策劃、藏品研究、社會審美教育等方面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經驗,每年國家美術館藏品的精品展季就是明證。 2024年是國立美術館藏品展季的第12個年頭。 無論是中國美術館的“水韻語境:20世紀以來的八大山人、石濤與中國寫意畫展”,還是中國美術館的“刀印銘文優雅——中國畫院收藏的20世紀木刻版畫”,還是浙江美術館的“為什麼素描——素描藝術研究展”, 北京美術學院的《北窗高高的——戴澤的北京》和安徽美術館的《春風雨濕潤寂靜》。安徽現代藝術教育先鋒鄭震先生特展“......它們都成為社交賬號上的“熱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入館。
事實上,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美術館行業出現了許多問題和挑戰,為了積極應對困難,一些地區建立了不同規模的美術館聯盟。 如湖南省、湖南省、江西省美術館館際聯盟、山東省美術館聯盟、江蘇省美術館館際聯盟、長三角美術館合作機制、成渝經濟圈美術館聯盟、安徽省美術館聯盟、 東莞省美術館聯盟。作為一項創新舉措,博物館聯盟的誕生和運作,為美術館的發展開闢了新的視野。
主題藝術創作彰顯時代氣息
乙個時代必然會產生突出時代氣息、觀察現實生活的藝術傑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主題創作逐漸成為新時代藝術創作和研究的重點。 新時代正在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和社會現實,在藝術創作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
2024年是“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 今年,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融合之美——”一帶一路“十週年藝術展、中國畫院主辦的”中國畫院'一帶一路'藝術展(首展)“、廣西美術館舉辦的”築新絲綢之路之夢——'一帶一路'主題藝術創作專案展“,都生動地展現了“一帶一路”的建設,詮釋絲綢之路的精神,也將中國藝術置於國際視野中,促進中外藝術家的交流互鑒。豐富了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藝術研究內涵。
2024年,中國將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 無論是“守一江清水——中國畫院長江主題藝術展”、“黃河頌——寧夏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藝術展”,還是“綠水青山是金銀山”大型系列山水畫展在瀟湘,一系列創意專案和展覽展現了中國山川之美, 文化之美,新時代精神氣息。
在四川成都召開的全國藝術高峰論壇上,多位專家就新時代主題藝術創作的語言、風格、藝術觀念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新時代的美——中國美術館成立60周年”現場,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維山為觀眾講解了作品。
絲綢之路傳承韻:和河運動音樂(中國畫) 王迎春、楊立舟、楊震.
藝術與科技的融合展現了時代之美
藝術與技術的融合是當今最引人注目的話題之一。 近年來,藝術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為我們揭示了一種新的審美理念。 2024年,第19屆亞運會杭州開幕式,將以科技創新的力量彰顯東方美學的獨特吸引力和號召力,向世界呈現一場具有“中國特色、亞洲風情、輝煌”的盛會。 可以說,本次開幕式通過科技與藝術的完美融合,生動地展現了中國的文化自信。 在“第四屆中國設計展暨公共藝術展”上,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懸浮列車、水下機械人、AI智慧型糾錯健身服等,都直觀生動地展現了科技與藝術融合之美。
隨著藝術與科技融合的逐步深化,培養“藝術+科技”複合型藝術人才成為社會發展的訴求,也是時代的呼喚。 一些藝術院校已經“試水”,設立了相關專業或研究實驗室。 在教育部發布的《關於公布2024年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審批結果的通知》中,共有9所高校在本科階段新增“藝術與技術”專業。 AI是清華美術學院2024年本科畢業展的熱點。 基於基於人工智慧的藝術教育平台,學生學習了人工智慧技術在藝術設計領域應用的多種可能性; 同時,它吸收和借鑑了中國傳統文化,並運用了多種藝術表現形式進行創作。
藝術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
2024年初,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關於促進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鼓勵文化生態保護區和符合條件的傳統村落、古街古鎮設立非遺工作坊、展覽館、傳承體驗中心(點)、代表性傳承工作室, 等,從而因地制宜地整合和發展旅遊業,使傳承人、村民、居民成為旅遊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者。其中,無論是傳統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直接產品,還是以傳統藝術為元素創作的文化創意衍生產品,都更容易搭載旅遊發展與文旅融合的快車,在紀念品、紀念品等旅遊產品上具有較大優勢。 此外,由於傳統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容易開發、生產和貿易,傳統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豐富旅遊商品內涵的主力軍之一,也是藝術賦能鄉村建設的另一條路徑。
此外,許多藝術院校在藝術鄉村建設和鄉村美育方面有著長期持續探索,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深入鄉村的實踐機會,也對當地鄉村景觀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2024年,時隔兩年,中國美術學院美麗中國研究所對近十年來“美麗中國”建設中的300餘項民族藝術實踐進行了研究,建立了全國首個“美麗中國案例庫”。 這些案例真實地反映了如何通過文化藝術創作啟用當地社會的創新能量,形成自力更生、共創的發展機制。
以美麗中國為例。
2024年首屆湖北省青年藝術展現場。
中國嘉德2023秋季拍賣會“當代藝術之夜秀”。
青年藝術人才隊伍正在逐步壯大
青年作為藝術創作的新生力量,代表著藝術產業的未來和希望,一直是藝術界持續關注和重點培養的物件。 從第七屆全國青年美展、第五屆山東青年美展、2023首屆湖北青年美展、第十七屆上海青年美展,我們可以一窺青年藝術創作的現狀和趨勢。 越來越多的青年藝術家參與國家主題創作,在各類展覽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優秀的藝術作品不斷湧現。 此外,當代青年藝術家在創作理念和題材選擇上也更加多元和開放。 在藝術語言方面,當代青年藝術家除了傳統的創作手法外,在學習和運用新的藝術媒介、材料和形式方面也更加開放、大膽和創造性。
青年策展人隊伍的成長,是策展事業發展的重要標誌。 作為國家級策展人才支援培養專案,文化和旅遊部發起的“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畫”已組織實施多年,2024年共評選專案10個。 文化和旅遊部通過選拔、培訓、專家一對一指導和資金支援,支援青年策展人,打造了一批優秀的青年策展專案。 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也更加注重青年策展人的培養,不斷為青年策展人舉辦“策展與未來”系列學術研討會。 在策展中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在策展中把握時代主題,在策展中提公升展覽的文化影響力,是2024年“策展與未來”系列活動的關鍵詞。 本系列活動的舉辦,為眾多青年策展人、學者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藝術品市場實現理性增長
2024年上半年,隨著拍賣業務活動恢復正常,藝術品拍賣市場在2024年上半年呈現出強勁復甦跡象。 根據雅昌指數:2024年上半年藝術品市場報告,2024年上半年,國內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經營狀況,市場規模明顯高於以往皇冠疫情。 資料顯示,拍賣場次為81,549件(套),成交量為45,363件(套),同比增長。 42%;總營業額為16915億元,同比增長6095%。專家表示,這與市場活動增加以及2024年秋季拍賣推遲到2024年上半年有關。 但不可否認的是,拍賣公司內部仍存在多重壓力,如公司復工復產、招標困難等。 從近兩年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國內文物藝術品市場仍面臨巨大挑戰。
同時,數位化創新為市場注入了新的動力。 目前,拍賣市場呈現出新的變化:線上拍賣嘉年華、現場拍賣、免費拍賣等線上交易形式成為市場新趨勢。 數位化創新不僅體現在交易形式上,還體現在拍賣行的“一級市場化”、即時購買等新模式的引入,如蘇富比的BuyNow、Phillips Dropshop、保利香港的“即時購買”,打破了傳統的拍賣市場模式,讓購買更加便捷,這是拍賣公司在市場競爭中不斷尋求突破的體現。 3D拍品的預展也是藝術市場數位化創新發展的重要嘗試。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和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藝術市場將持續增長。 隨著中國高淨值人士對藝術品投資的熱情和文化藝術消費的增加,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全球的地位也將進一步提公升。
責任編輯:苟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