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競爭對手使用英偉達的智慧型駕駛晶元,徐志軍已經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華為長期全面涉足汽車領域,開發智慧型網聯汽車所需的主要零部件。
例如,華為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晶元、車載晶元、自動駕駛技術、三電系統、雷射雷達等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其中,華為推出了業界首款中遠端192雷射雷達,華為自主研發的電機轉速超過25000轉/分,處於全球領先水平。
華為在自動駕駛方面也成功地引領了潮流,稱NCA功能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行駛,並且越來越好,並且已經提供給Insul M5等車主。
華為Mate60Pro發布後,ASML表示,華為自研半導體晶元產業鏈是對全球產業鏈的顛覆。
黃仁勳認為,華為是人工智慧晶元領域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之一。
華為可以提供完整的汽車解決方案,包括晶元、雷射雷達等軟硬體,並且已經走在了前面,因此小公尺理想等多家公司也宣布採用英偉達的智慧型駕駛平台。
儘管美國已經多次更改規則,但小公尺理想等公司繼續使用英偉達晶元是有原因的。
首先,英偉達確實是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晶元領域的佼佼者,比如2015年推出的自動駕駛晶元,特斯拉的首款車型也採用了英偉達晶元。
人工智慧問世後,英偉達的頂級晶元直接售罄,整個世界都在席捲英偉達晶元,只因為其強大的算力。
英偉達的強項是GPU,自動駕駛技術需要分析大量道路影象才能保證計算,一些車企甚至使用了兩顆英偉達晶元。
由此可見,廠商在選擇晶元時,對於駕駛自動駕駛的難度,自然會非常謹慎。 華為也非常先進,黃仁勳也承認這一點,但還沒有到超越它的地步。
認清現實很重要,徐志軍是在喊話,呼籲國內廠商多用國產晶元等產品加速產業鏈發展,其實他也在暗示國產晶元還是不夠用的,但除了英偉達等巨頭之外,國產廠商還需要支援。
其次,由於玩家也是裁判,賣家不喜歡這種**生意。
當Microsoft推出Surfac系列時,大量PC廠商反對,但別無選擇。 華為也面臨同樣的情況,但汽車製造商有很多選擇。
華為擁有汽車晶元、自動駕駛晶元和領先的技術,但華為也在製造汽車,獲得世界大賽智慧型獎的余承東透露,華為還有兩個世界。
智慧型駕駛輔助技術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賣點,以小公尺為例,如果採用華為的技術,無疑應該被華為嫁接。
隨著競爭壓力的增加,是否有可能穩定和分散最新技術是值得懷疑的。 要知道,當代客泊車技術即將問世時,華為將首先推出智慧型S7,而不是Ask M7。
這也是HarmonyOS系統至今沒有被國內各大手機廠商採用的原因。
相對來說,使用英偉達的智慧型駕駛平台比較合理,沒有競爭對手的壓力,理想小公尺等,不做晶元,基本不存在供應中斷的風險。
此外,廠商也在開發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但只使用英偉達晶元,主要軟體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終,華為Mate60Pro上市,華為解決了晶元問題,實現了麒麟9000s晶元的國產化,但華為等並沒有公布麒麟9000s晶元的詳細引數。
此外,華為Mate60Pro等機型尚未上市銷售,這可能意味著晶元產能尚未完全解決。
就算國內廠商想用華為的平板電腦,華為有沒有出口銷售,供應是否穩定,都是變數。 在這種情況下,廠商自然更願意選擇供應穩定、技術更先進的英偉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