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初,山察冀邊境地區。
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專業,我去! 八路軍話劇社會長高德仁聽說自己要去當地某部隊宣傳教育,不禁感嘆。
原來,1938年的一天,八路軍吉中軍區政委王平給高德潤下達了一項重要任務,要在河北某地區組建一支強大的地方武裝力量,組織乙個話劇社,通過文藝宣傳爭取部隊加入抗日統一戰線。
地方武裝力量成立於1937年8月,被稱為“北聯莊自衛隊”,是抗日戰爭爆發後河北湧現的眾多自發抗日武裝力量之一。 該單位的主要成員是當地房東,其目的是保衛自己的財產。 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張潤川,他曾在東北軍服役,後來參加了郭松齡的反馮戰爭,戰敗後回到家鄉,現在趁戰組建了這支部隊。
北連莊自衛隊是一支強大的力量,已經成功擊退了其他勢力的多次進攻。 八路軍本來打算把這支部隊編入以加強自身實力,但張潤川態度曖昧,既沒有加入八路軍,也沒有加入其他勢力。 王平政委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採用文藝宣傳的手段來拉攏。
為此,八路軍薊中軍區國防話劇團接到任務後,迅速安排了一部名為《射殺高順成》的戲劇。 該劇生動地展現了叛徒的罪行和八路軍的英勇,具有很強的宣傳教育作用。
1938年8月的一天,國防話劇團來到北連莊自衛隊駐軍公尺家窩村,在村里搭建舞台,開始演出。 這部劇極大地打動了觀眾,包括北連莊自衛隊司令員張潤川,他決定加入八路軍抗日作戰。
當高德潤得知這個好成績時,他不禁感嘆,自己的學歷居然派上了用場。 原來,八路軍話劇社社長有著非凡的背景。
高德仁,生於1899年,祖籍山東榮城,出生於乙個書香世家。 從小聰明,15歲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山東省立第一中學。 1917年,18歲的高德潤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英語系,成為該校第一所英語專業的學生。
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是當時中國最好的師範學院之一,高德潤能夠進入這裡接受英語專業教育,可見他的英語天賦。 在校期間,他潛心學習英語,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1921年畢業後,高德潤留在學校任教,從事英語教學和研究。
當時,系統學習英語的機會非常難得,大多數人都是自學成才。 但高德潤不同,他從大學開始就接受過正規的英語訓練,語言天賦出眾,英語水平可想而知。
然而,好景不長,在北伐和內戰中,高德倫的母校北京師範大學被迫關閉。 1927年,高德潤離開北平,來到冀中抗日據,加入八路軍,從事宣傳鼓動工作。
由於英語高德潤,被分配到八路軍政治部和冀中軍區開展英語宣傳工作。 他編纂出版英文刊物,向國際社會廣泛宣傳中國抗日戰爭,受到國際友人的稱讚。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高德潤調到冀中軍區政治部美術團擔任文藝團團長,從事文藝宣傳工作。 他成立了“國防話劇社”,在冀中農村進行宣傳,動員群眾參加抗日運動。
正是靠著高德倫的英語天賦,國防戲劇學會編纂的英文宣傳刊物,才得以展現中國抗日戰爭的形象,贏得國際支援借助高德仁的文藝組織能力,國防話劇社演出的話劇《射殺高順成》成為說服地方武裝力量參加抗日抗戰的有力力量。
當高德潤得知自己的戲劇社為張潤川部隊的編入做出了貢獻時,作為乙個理想主義和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他不禁感慨:他學了多年的英語專業,在爭取地方武裝力量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想到這裡,高德潤忍不住感嘆道:“北京師範大學是英語專業,我去吧!”
這也從一方面反映出,八路軍最終能夠打敗日本侵略者,不僅依靠武力,而且依靠各方力量的貢獻。 高德潤的故事生動地描繪了乙個用專業知識為人民服務的知識分子。
政委王平通過巧妙地運用文藝宣傳手法,取得了拉攏中間勢力的重大勝利。 張潤川部隊的加入,無疑為八路軍注入了一股強大的生力軍,對後來的抗日鬥爭產生了重大影響。
八路軍之所以能夠打敗裝備精良的日軍,乙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有紮實的政治工作,善於為一切力量而戰。 爭取地方武裝力量併入己方,是八路軍在戰爭年代廣泛採用的一種策略。 像高德潤這樣的知識分子,在其中也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各勢力共同奮鬥的結果。 八路軍組織了一支戰鬥力強、善於調動一切能調動的力量的軍隊,最終打敗了強大的日本侵略者,譜寫了一部雄偉的山川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