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在卡達的盧塞爾體育場,創造了歷史,甚至在阿克拉姆·阿菲夫成為亞洲盃傳奇人物之前,卡達就以3-1擊敗約旦,成為僅有的五個在亞洲男子足球賽事中連續奪冠的國家之一。
這場比賽反映了比賽一直以來的敘事,這是亞洲盃歷史上第一次伊朗、南韓、日本、沙地阿拉伯或澳大利亞的球隊沒有參加。 這五支球隊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統治著亞洲足球,為過去12屆亞洲盃決賽提供了9支球隊,並壟斷了亞洲在世界盃上的席位; 自1994年以來,亞洲在世界盃預選賽中獲得的22個席位中,只有兩個席位——2002年的中國和2010年的朝鮮——來自這個小組之外。
取而代之的是卡達和約旦,這是兩個阿拉伯國家第三次在亞洲盃決賽中對峙 - 這場比賽被稱為“兄弟之戰” - 也是第三位帶領球隊進入這個階段的阿拉伯教練,約旦的海珊·穆塔加入了沙地阿拉伯的哈利勒·阿爾扎尼和納賽爾·喬瓦爾在沙地阿拉伯。 14個月前,阿穆塔的祖國摩洛哥成為第乙個進入世界盃半決賽的阿拉伯國家,這是該地區另乙個值得驕傲的時刻。
但本著賽後立即寫下的反思精神,卡達的連續第二個冠軍以及約旦、烏茲別克、伊拉克和最受歡迎的塔吉克等國家的表現也開啟了關於多哈對亞洲足球未來意味著什麼的討論。 傳統強隊的表現同樣值得關注,因為他們在整個比賽中表現不佳。
因為亞洲最好的球隊和其他球隊之間曾經存在的差距似乎沒有以前那麼大了。 或者至少,不是在多哈。
對於正在崛起的球隊來說,全球化的趨勢以及易於獲取高質量的資訊和資料正在推動他們的戰術能力、身體準備和技術水平的快速提高。 在週六的決賽中,約旦和蒙彼利埃球員穆薩·阿爾塔馬里是唯一在歐洲踢球的球員——這一事實並沒有阻止他們進入決賽。
儘管仍有一些困難需要克服,但阿穆塔、帕特爾·謝格特、敘利亞的赫克托·庫珀、印度尼西亞的申泰勇和烏茲別克的教練斯雷科·卡塔內奇等教練都具有很高的水平,他們的型別在整個非洲大陸都可以找到。 這些教練有遠見,可以應對這些新興國家面臨的挑戰,同時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手中的人才。
這不僅是對一線隊的投資,也是對青年國家隊計畫的投資,包括卡達的Aspire學院或烏茲別克的青年隊計畫。 來自非洲大陸各地的球員現在有更多機會在年輕時發展,並在關鍵時刻得到頂級教練的指導。 這還沒有考慮到沙特職業聯賽和亞洲其他比賽對俱樂部足球投資的增加。
因此,過去的小國可以依靠自己的優勢或過去少數歐洲玩家的才能,但現在這些小國的水平足夠高,它們不僅能夠接受挑戰,而且能夠做出回應。 他們通常堅定不移,紀律嚴明,在積極準確地轉換時機時會趁機發起反擊。 這並不總是很漂亮,但它可能會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亞洲盃的擴大也發揮了作用,向24支球隊賽制的轉變使更多國家有機會獲得頂級足球,而這在過去經常被排除在亞足聯的世界盃預選賽之外。 而且,就像喬丹的決賽一樣,他們小組中晉級淘汰賽的四支第三名球隊也有動力保持激烈的競爭,增加基於嚴密防守的球隊數量。 這也可能發生在 2026 年世界盃上,因為它將擴大到 48 支球隊,不僅挑戰頂級球隊,還挑戰那些現在發現自己在預選賽中有所提高的前中游球隊。
但是,儘管整個亞洲的水平上公升是顯而易見的,但這只是硬幣的一面。 正如多哈在過去乙個月所表明的那樣,重量級戰隊即使承認回報遞減,也無法很好地保持差距。 在控球率統計方面,上述五個大國中的五個——伊朗、南韓、日本、沙地阿拉伯和澳大利亞——佔據了前七名中的五個,但他們儘管控球率很高,但在比賽中一直無法攻破對手的防線。
在多哈,沒有哪支球隊比南韓隊更能控制比賽的節奏——他們擁有驚人的69分6%的控球率——但令人抓狂的是,他們未能利用這一優勢。 事實上,雖然有一些關於他們如何丟球的批評——尤爾根·克林斯曼的球隊在整場比賽中都未能保持零封——但南韓隊在控球方面的問題可以追溯到他們在比賽中的錯誤。
在首場對陣巴林的比賽中以3-1獲勝後,南韓隊在接下來的五場比賽中只打進了兩個進攻球,其中一場是對陣馬來西亞。 在16強對陣沙地阿拉伯的比賽中,他們有將近乙個小時沒有射正,直到沙地阿拉伯的防守撤退到馬里亞納海溝羨慕的位置後,南韓才設法突破。 在對陣澳大利亞的比賽中,澳大利亞只有26%的控球率,但南韓隊在第96分鐘的點球之前只有兩次射正。
儘管在半決賽對陣約旦的比賽中擁有高達70%的控球率,並派出了黃熙燦、孫興慜和李康仁等球員進攻,但南韓隊在整場比賽中都未能射正,他們在比賽中的好運氣最終耗盡了。 或者更確切地說,他們被人們發現了,這取決於你對克林斯曼的看法。
當然,小國坐以待斃,強國打敗它們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到目前為止,亞洲強國似乎還沒有相應地調整戰術。 在世界盃這樣的舞台上,亞洲排名前五的球隊仍然可以與最強的對手相抗衡,這要歸功於長期的規劃、技術上的改進以及這些比賽的開放性——澳大利亞最好的比賽之一是對陣南韓,南韓不需要控制比賽的節奏——但他們也必須適應被視為一支強大球隊的責任,並重新發現如何滲透到組織良好的球隊中。 堅實而深厚的防守。
毋庸置疑,現在可能不是擔心的時候。 比賽的取消和中國退出東道主,影響了球隊的規劃,並將其置於歐洲俱樂部賽季中期並將其重新安排到中東,這是乙個不容忽視的合理障礙。
所有五支球隊都晉級了淘汰賽階段,其中兩支進入了半決賽,淘汰了另外三支。 世界盃已經擴大到48支球隊,亞洲席位的數量翻了一番,這意味著除非發生無法彌補的災難,否則他們不會缺席。 也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其中一些國家滿足於將他們的比賽視為乙個不斷更新的時期:亞洲盃的成功與世界盃的表現關係不大:日本是2002年最後乙個贏得亞洲盃並贏得隨後的世界盃的亞洲盃冠軍。
因此,現在宣布亞洲五大國的主導地位岌岌可危可能還為時過早。 也許我們得等到2026年世界盃。 但過去乙個月的多哈比賽表明,也許他們不應該把亞洲的分層視為理所當然,在某個時候,其他球隊會開始敲門。 也許,卡達已經可以說同樣的話了,因為他們已經連續兩次贏得亞洲盃,但要打破迴圈並在 2026 年世界盃上產生影響,可能首先需要實現。 然而,2023年亞洲盃確實表明了一件事:聲譽和歷史現在在世界足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