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的本質》一書講述了這樣乙個故事:
一架從台北飛往美國的客機在飛行過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況:儀器顯示發動機的一側停止了。 但是,船長認為儀錶盤出了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幾乎自由落體的飛行,機組人員能夠擺脫陷阱並安全迫降,挽救了機上所有人的生命,但飛機損壞得無法修復。
相信直覺而不是邏輯思維也不例外,許多人在許多情況下會不由自主地這樣做。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思考,快與慢》一書中將人們的思維分為系統1和系統2。 前者基於本能做出快速決策,而後者需要一定的腦力來分析並根據分析做出決策。
這並不是說直覺不可靠,在某些情況下,花時間思考它最好解決問題。
在這方面,愛德華·德·波諾可以說是世界公認的大師。
這裡就不贅述他的諸多頭銜和成就了,但就讓我們看看他是如何通過思考《反思五日》的內容來解決問題的。
所謂五天反思班,其實就是對三類問題的分層處理。 這三個問題是頓悟、順序思維和戰略思維。
這是非常抽象的,所以作者依靠三個遊戲來說明。
第乙個遊戲是“瓶子問題”——實際上應該說,用幾把刀在瓶口設定乙個支架來放置水杯。
第二個遊戲是“方塊問題”——如何放置 6 塊“磚塊”來滿足特定的接觸要求?
第三款遊戲是“L形棋子”——這是作者創作的遊戲,每邊各拿乙個L形棋子,放在乙個4*4的方格中,當對手放不下時你就贏了(還有兩個中立的棋子,你可以選擇移動或不移動)。
第一場比賽分為五個子題,包括三刀三瓶、四刀、四瓶、四刀、兩瓶、三刀、兩瓶、四刀、一瓶。
第二個遊戲分為另外兩塊磚,每塊磚接觸其他三塊磚,每塊磚接觸其他四塊磚,每塊磚接觸另外五塊磚,六塊磚中的一塊只接觸另外一塊,一塊接觸另外兩塊,一塊接觸另外三塊,一塊接觸另外四塊,一塊接觸另外五塊。
第三場比賽解鎖各種策略,一步一步地贏得L形西洋棋。
當我們第一次開始玩這些遊戲時,我們可能會讓我們的思想徘徊或擺弄它們。 它可能會碰巧得到答案。 例如,對於三張桌子和三個瓶子的布置,我們可以使用三角形原理來尋找解決方案。 如果你加上一把餐刀和乙個瓶子,你會怎麼考慮?
整個過程看起來很混亂,這種混亂有時會阻礙問題的解決。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該如何發揮思考的作用,更清晰、更容易地找到問題的答案呢? 這正是作者想要激勵讀者的。
通過遵循作者的指導,記錄你的想法,你將加強相應的思維能力,訓練它們,並將它們轉移到類似的情境中。
當然,這需要讀者去體驗,作者沒有列出哪些場景可以用類似的心智模型來解決。 也許這讓這本書不太接地氣。 如果可以一概而論,相信這本書會更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