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張姐評論道
這些年來,最大的感覺就是“新年味”越來越少了!
那麼我們正在尋找的年味是什麼,為什麼這些年年味越來越弱呢?
我們先說說春晚,每年除夕春晚的狀態就不用多說了,每年農曆臘月三十日晚上八點,大家都會呆在電視機前觀看春晚。 大家一起吃了除夕大餐,商量了春晚的節目。
記得小時候,春晚的小品和相聲總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歌舞也讓人賞心悅目。
但現在,舞台效果更加豐富多彩,明星們的穿著更加清新精緻,但春晚的質量卻一直受到詬病。
以往,趙麗榮、趙本山、馮功等人的作品,給大家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回憶。 或許,在春晚的舞台上,前輩們的成就太高了,新人太難超越。
還有乙個原因,那就是現在的娛樂活動太多了,春晚的魅力自然不如以前。 人們可以在閒暇時間輕鬆觀看各種綜藝節目和電影,也可以在閒暇時間看短片和玩遊戲。
如今,人們經常噴灑春晚,到頭來,他們都在努力追求曾經的“春晚”,這是時代的產物,也是大師的燦爛絕唱,而現在,如果想要達到當年春晚的效果, 這不再是導演乙個人的問題。
更大的原因是時代向前邁進的巨大力量。
那麼我們來談談鞭炮和烟花。我們不知道是哪位專家得出了鞭炮汙染自然環境的結論。 幾千年來一直沒有汙染環境,這幾年燃放的鞭炮和烟花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汙染。
這樣一來,近年來燃放鞭炮和煙花爆竹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尤其是這幾年,誰敢放煙花爆竹,連抓到,都要被扣留,簡直是太不尋常了。
就算今年放得寬鬆很多,除了村里限制少了一點,大部分地區都是在特定的地方燃放的,而且具體的地點往往在偏僻的郊區,可以說讓很多人都不敢燃放煙花爆竹。
讓我們談談新年祝福。作者在山東,那裡尊重孔子和孟子之道,山東新年問候的最大特色就是磕頭。 早上七點起床,筆者就去村里同家的長輩那裡拜過年,而我們的過年問候依舊遵循傳統,那就是磕頭。
比起小時候,去串串的家庭明顯少了,一起磕頭的人也少了。 去的家少了,因為老一輩確實很多老一輩人都去世了,磕頭的人也少了,而且是年輕人確實越來越不願意起床了,早上也不願意跟著門走,畢竟, 他們仍然需要磕頭。
每年山東都會因為磕頭過年而上熱搜,比如今年,菏澤一大群人向同家93歲的老人磕頭,總能引起很多人的議論。 其實在山東確實很常見,但在南方很多地區已經取消了磕頭,轉而採用更“優雅”的方式。
其他省份不知道,但山東之所以如此重視這種興趣,歸根結底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 至少在筆者看來,常年向長輩磕頭沒有錯,是個好習慣。
當然沒有年味,生活條件也比今天好,小時候期盼的年貨也不像小時候那麼貪婪。 小時候和朋友一起盼望過年,但現在也充斥著各種電子產品,生活娛樂的需求就沒有那麼旺盛了。
總之,過年的味道沒有小時候那麼濃郁了,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難以改變的現狀。
在時代的巨輪下,曾經熱鬧、期待已成家常事,大家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玩就玩,想看就看。
新年的味道漸漸淡去,但大佬們的日常生活卻越來越好。 因此,沒有必要一直糾結於過去一年的味道。
如果能當初和老百姓談談,不管是選擇今天的生活,還是為了一年一度的新年味道,恐怕很多人都會選擇今天的生活。
沒辦法,時代在前進,人們不得不向前看。 雖然新年的味道很淡,但一年一度的春節對於大家來說,依然是難得的回家團聚的機會,享受一年四季與家人在一起的溫暖。
所以,這一年還是值得過去的,大家都應該高興。
用蕭月月的一句話來說,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