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沒錢,企業沒錢,老百姓沒錢,超額發行50萬億多,錢哪去?最近,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一方面,我國的貨幣過高。 截至2023年12月底,廣義貨幣總額(M2)達29227萬億。 M2的總量已經接近300萬億大關。
這一增長速度令人驚訝,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國廣義貨幣總額(m2)僅為23829萬億。 由此可見,在短短兩年內,M2總量增加了50萬億多。 另一方面,當前社會財政困難,企業陷入貧困,老百姓也陷入貧困。 許多人質疑這些超額發行的貨幣將何去何從。
首先,財政貧困:收入下降,支出巨大。 過去各地財政收入主要靠賣地,現在土地財政收入減少。
此外,目前各行各業都處於低迷狀態,各地正在實施減稅降費政策。 這導致企業支付的各種稅費減少。 與此同時,養老金、醫療、教育和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也在增加。
為了應付入不敷出的困境,一些地區不得不減少非建制工作人員的規模,並降低公務員的工資和福利。 但是,短期內很難改變財政貧困的狀況。
其次,企業陷入貧困:消費放緩,出口低迷。
許多實體企業現在都在抱怨利潤下降,資金緊張。 其實,企業抱怨資金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疫情三年後,我國很多老百姓收入減少,消費需求減少,導致企業庫存積壓增加,無法及時回籠資金。
此外,對於出口企業來說,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去年訂單大幅減少,原材料盈利確實變得更加困難。 最後,民營企業大多集中在一些傳統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利潤空間越來越窄,賺錢難度更大。
第三個方面是人口的財務困境:收入難以增加,支出不斷增加。 目前,中國很多老百姓都在抱怨缺錢,主要是因為疫情三年來,大多數人的收入不僅沒有增加,反而在下降。
此外,有些人因裁員或倒閉而失業,無家可歸,沒有穩定的收入**。 與此同時,生活費用、子女教育、醫療費用、社會活動等費用大幅增加。 因此,不難理解,很多家庭都面臨著收支不平衡的困境,都在抱怨缺錢。
現在的問題是,由於財政拮据,企業資金短缺,老百姓缺錢,這兩年,我國超額50萬億資金都流向了**? 在這方面,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一些超額發行的貨幣用於幫助企業和金融機構償還之前的債務,以避免系統性風險。 然而,債務人通常選擇將資金存放在銀行,而不是在獲得資金後進行再投資。 結果,這部分超發貨幣形成了乙個迴圈,大部分最終流回銀行,未能大規模進入社會流通。
其次,大量超額發行的貨幣在金融體系中徘徊。 目前,房地產和專案投資領域缺乏盈利能力,存在較大風險。 因此,投資者信心低下,導致過度發行的貨幣滯留在金融體系中,無法流入資本或商品市場。
最後,超發資金主要流向基礎設施專案和城市投資建設等領域。 儘管這些是關鍵的國家基礎設施專案,以及城市投資和建設,它們吸收了大量超額發行的貨幣。 然而,在短期內,這些資金並沒有進入大宗商品市場。 因此,普通人對此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熱點引擎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