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董事長,帶著低沉的存在感,自嘲的看著大印。
說到國民黨最高領袖,人們馬上就會想到蔣主席。 此外,汪精衛、李宗仁等知名人士也曾在不同時期短暫擔任國民黨最高領袖(汪精衛在1925年和1927年擔任國民黨主席,但任期較短; 李宗仁於1949年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
然而,還有乙個人物,從1931年到1943年,連續擔任了12年的國民**主席一職,那就是林森。
林森,原名林天波,名字很長,有乙個超級數字。 他是國民黨的元老,早在1894年就加入了興中學會,受到孫中山先生的高度評價。
1912年,他在南京的全國臨時委員會中擔任參議院議長。 孫中山先生死後,與鄒魯、居正等國民黨政要聯合成為“西山會議派”,與蔣介石、汪精衛等人爭奪權利。
1928年,在蔣介石主持的南京全國**委員會擔任立法院副院長。 1931 年 12 月,他贏得了政治鬥爭,當選為蔣介石的繼任者,直到 1943 年在重慶意外車禍去世,享年 75 歲。
1943年8月2日,《新華社》刊登了一篇題為《哀悼元首之死》的文章。 文章中提到,林森擔任國家**主席十幾年,卻久而久之默默無聞,這不僅在當今的**影視作品中很少見,而且給當時的人們一種可有可無的感覺。
就連在**文化圈有重要地位的人物胡石也曾感嘆“林子超先生把政府主席當成了虛擬的職位,讓一些人眼裡沒有主席”,人們用對聯來嘲笑林森的處境,稱他為“林子超主席,連任政府主席, 林子,超凡脫俗”。
不過,林森對此卻表現出了冷漠的態度,他以為自己只是乙個印章主管,是在幫老江“看大印”。 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林森作為國家**主席的缺席呢?
蔣介石在離場前對國民黨主席施加了一系列限制,使他成為“虛擬國家元首”,只由一位年老德行、不承擔實際政治責任的“長輩”擔任,國家行政院由國家行政主管,他可以連任。
這種操作,讓林森成為董事長後,就成了空頭,沒有太多存在感。
林森雖然資歷深厚,但手無寸鐵,政治權力相對弱小。 他的威望和資歷在國民黨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派系鬥爭叢生的國民黨內,實力和拳頭才是王道。
相比之下,蔣介石的地位是超然的,無與倫比的。 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等地方軍閥,依仗各自的領土和軍隊,退而分一派,進軍聯合推翻蔣介石。
汪精衛靠著自己的號召力,組建了相當強大的“整編派”來對抗蔣介石,就連蔣介石都怕三分。 林森雖然早年是“西山會派”的“領頭大哥”,但這個派卻越來越弱,其聲望和勢力遠不如以前,遠不如汪精衛的“整組派”。
他手裡沒有軍事支援,只是乙個國民黨元老的空名,沒有任何勢力範圍。 在這種情況下,當他成為州政府總統時,他自然只能成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林森,乙個待事冷漠的人,他不爭權,也不給老江麻煩。 他的心態和觀念,在他的話語中清晰地體現出來:“我的地位,就像神社裡的神一樣,受人尊敬而不失威嚴,自然能保持廟宇的莊嚴和家的健康。
神明一旦顯現,就在房間裡四處遊蕩,裡面充滿了詭異,所以神明一定不能顯現他的精神。 這種幽默與無奈,是他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洞察。
林森在位期間,為了避免引起蔣介石的懷疑,他一直保持低調。 比如1932年,在遷都洛陽期間,他會見了洛陽衛戍司令員陳繼繼,態度很有禮貌,但臨別時,他提醒陳繼繼,這次會面是個例外,不會是榜樣。
他還告訴陳吉基,今後文官要去找王精衛(時任總理),武官要去找蔣介石。 他禮貌地拒絕了那些想通過他獲得半官職位的人,說這是人事部門的責任。
這一切都表明他對自己的立場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 因此,他沒有很高的存在感是合理的。
林森雖然沒有實權,但能冷靜處理重大是非,立馬做出決定。 王精衛投敵後,立即宣布開除國民黨,並下令將其逮捕。
1941年底,他以名義上的國家元首身份,向日本和法西斯國家宣戰,並積極與英美談判,爭取廢除不平等條約,並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指示蔣介石收復台灣等被日軍占領的地方,他始終關心國家,為民族的生存和家庭國家的正義做出了巨大貢獻。
林森是“虛擬權力”政府的主席,但因為面臨重大事件,他多疑,對變化不驚訝,他謹慎,能做決定,他領導抗日戰爭,他的貢獻在國家,留下了屬於自己的歷史篇章。
他被人們稱讚為“所以他能夠面對重大事件,解決大疑惑,處理變化而不意外,並且謹慎而能夠做出決定”。 荀充滿光輝和光榮的歷史,他是乙個榜樣“,中共也發來了唁電,高度評價了他的成就。
在《林森:乙個平民元首對家鄉和國家的感情》一書中,作者林有華詳細敘述了林森的生平及其對中國歷史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