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謙盛世的開山人馬,被譽為明朝的聖主,清朝的康熙皇帝絕對是乙個能幹的人,這個年輕人要被安撫了三次,在很多影視劇中,康熙皇帝的一生雖然經過了藝術處理,但絕不是空穴來風, 而他的事蹟,可以是整個清朝根基中最輝煌的。
在影視作品中,年輕的康熙皇帝因為得了天花而愛上新覺羅玄業,被順治帝立為皇位繼承人,順治帝則因為一心一意皈依佛教而傳承,從影視作品中不難看出,順治帝從政治漩渦中一路成長,被推上了皇位, 除了是個幸運的人,他也有不平凡的東西,但歷史似乎總是在重演,愛心覺羅玄燁是順治帝的三哥,不賢之又怎麼可能永遠輪不到玄燁,那麼康熙帝又是如何幸運地選中的呢?這與乙個經歷過明清時期的德國人有關。
這位名叫約翰·唐(John Tang)的德國人,是一名傳教士,這與影視作品中的橋非常相似,這位傳教士的背景也很好,出身貴族,在羅馬的日耳曼學院學習神學,所以在1619年,他先到了澳門,然後到了廣東,然後到了北京,與明朝的胡部尚書張文達結識, 利用西方的科學知識順利進入官場。
別看老外,他相當敬業,不僅寫書,還推廣天文學,帶來很多西方新奇的東西,還不忘說教的老路,明朝滅亡後,順治帝也對唐若王的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稱他為“瑪爾法”, 滿語中的這句話是爺爺的意思,可見順治帝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唐若望的話可謂是聽話。
同樣,孝莊太后也非常重視唐若王,兩位王室中央的掌權者,對唐若王有著高度的信任和賞識,這是外人最輝煌的高光時刻,順治十年,也就是1653年,被順治帝封為師, 一年後,康熙帝出生,順治帝非常重視玄二字,給兒子取名玄子,其實就是對唐若望學說的認可。
順治二十四年,也就是1667年,順治皇帝得了天花,病得很重,成為選擇繼承人的關鍵問題,按理說愛新覺羅玄業是順治的第三皇子,雖然當時大皇子已經去世,但還是有兩個皇子, 而久久不拔的傳統就輪不到玄燁了,但此時唐若王提出了乙個理由,那就是玄燁得了天花,可以終身免疫,就算有二皇子,但以後未必會得天花,為了國家,玄燁繼承皇位, 如前所述,順治帝對這個德國人十分重視,卻沒想到唐若望的話如此沉重,竟然能改變清朝的命運。
至於唐若王為什麼要保護玄燁,明清之後,皇權漩渦中的人物難道不是沒有私心嗎? 說不定他真的有預知未來的能力,看得出來,玄燁就是清朝力挽狂瀾的命脈? 也是乙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