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元製造領域,台積電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就連英特爾、三星等國際巨頭也只能在它面前嘆息。 憑藉其領先的晶元代工技術和一流的良率,台積電在晶元製造方面可以說是遙遙領先,尤其是在先進晶元製造方面,成為眾多晶元巨頭的首選,如蘋果、高通、英偉達、美光等,都是台積電的“金融家”。
如今,台積電率先實現了3nm的量產,並已布局在2nm和1nm領域,大多數人認為台積電將繼續保持2nm和1nm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但令人驚訝的是,專家們並不這麼看。
據項立群**稱,台積電可能有問題,2nm將是壓倒性的最後一根稻草。 也就是說,在2nm時代,台積電很可能會失去“霸主”地位,地位將動搖,這是怎麼回事?
項立群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預測,是因為在他看來,晶元設計的改進遠高於硬體的改進,台積電經常追求3nm、2nm、1nm等工藝的改進,這有一定的價值,但對於晶元效能的提公升,速度比較慢。 顯然,台積電作為一家晶元代工廠,與晶元設計沒有直接關係,這意味著台積電在晶元領域的角色只是乙個“製造商”,而不是乙個“創造者”。
毫無疑問,項立群的理念也揭開了晶元行業的真相,很多人認為7nm晶元一定比10nm晶元好,但事實並非如此。 這個數字只能代表晶元的迭代次數,並不能證明效能更強。 一旦這個道理被大眾普遍接受,那麼台積電就不再是“霸主”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真相正在慢慢浮出水面,導火索是美國對華為實施的制裁,受限於美國的封鎖政策,台積電無法繼續為華為代工,導致華為無法生產自主設計的先進麒麟晶元。 經過多年的努力,華為仍然發布了自研晶元。
華為Mate60系列搭載的麒麟9000S處理器一經發布就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但很明顯,華為發布的晶元,大眾關注的焦點是如何製造和設計。
在圍攻和打壓下,華為沒有辦法跟上行業流程的競爭,在無流程、只有模式的前提下,依然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和認可,同時也給使用者帶來了驚喜的體驗感,這證明即使沒有先進的奈米工藝, 不會影響晶元的使用體驗,打破了“工藝越先進,晶元越強”的觀念。而一旦這種觀念被打破,消費者為什麼要花大價錢購買工藝先進的晶元呢?
眾所周知,台積電在先進工藝領域更有優勢,如果成熟的晶元完全足夠,那麼台積電的優勢就不復存在了。 資料顯示,台積電成熟的晶元製程產能利用率已經出現50%-70%**,形勢並不那麼樂觀,其背後的風險係數還是相當高的。
此外,國產晶元正在加速發展,努力實現自給自足,這讓台積電的危機感更加強烈,相信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中芯一定會取得更大的突破和進步,未來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