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秦時期,出現了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後來出現了儒家學說,這是三種不同的文化體系。
很多人認為陰陽論和五行論是一種理論,但在最早描述陰陽八卦理論的《易經》中,居然沒有乙個字提到五行; 最早的五行說法出現在《書書》的“紅凡”一章。 所以“陰陽”和“五行”本質上是兩套理論。
只不過後世在應用上結合了“陰陽”和“五行”兩套理論,如中國天文學、算命、風水、中醫等,都包含了陰陽理論和五行理論。 結果,後人錯誤地認為陰陽五行從一開始就是一套理論。
陰陽理論更多的是解釋宇宙的起源和執行,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分天地,陰陽氣運,陰陽生陽陽,陽陽生陰,所以有四個季節, 有云,有晴天,有雨有雪,自然界萬物皆生。
五行解釋了宇宙的結構,古人認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組成的,這五行是相輔相成的(詳見陰陽論和五行論),而“線”在這裡是乙個動詞,代表五行的活動, 它們構成了這個世界的物質迴圈和能量守恆。
漢代董鍾書“廢黜百家思想,唯獨崇儒家”,他採納陰陽家學說,認為天人關係密切,將形上學學說與儒家政治社會哲學相結合,為當時的政治社會秩序提供了一套理論基礎。
董鍾書認為,宇宙由十種成分組成:天、地、陰、陽、金、木、水、火、土五行,最後是人。 他在《春秋露》一書中寫道:“天地之間,有陰陽之氣,常漸為人之者,若水常漸漸魚,則與水不同者能見耳。 ”
這裡的“漸進”是“沉浸”的意思,人沉浸在陰陽兩氣中,所以人的行為是與天相協調的。
天、地、人,常稱三才,這個理論起源於《易經》,《易經》六十四卦,千鬟是天,坤卦是大地,其餘的都是關於人性和人生的道理。 性是個性,人生是緣分,古人通過占卜,判斷事物的走向,選擇自己的行為。 《易經》中的“易”,意為改變,改變,它不告訴人們乙個固定的結果。
但是,天、地、人三才地位不均,天地為主,人從屬於天地。
季節的變化來自陰陽的興衰。 當太陽盛開時,是春天幫助木材燃氣; 當太陽處於鼎盛時期時,就是夏天; 陰初,是秋天幫助金能量; 當陰氣處於鼎盛時期時,是幫助水分的冬天。 陰極生陽,陽極生陰,是四季的過渡。 在夏季和秋季之間,這是最質樸的時期。
董鍾書信:“天道不變,一陰一陽,陽之德也是天之德,陰之罰也.......”這是舊天之道,生於三個季節(春、夏、秋),卒於一時(冬)。 ”
這就是儒家的“上帝有好生活的美德”的信念,與此相一致,人也應該有慈悲心。 根據董鍾書的說法:“天不容陽不容陰,德不容罰”,說明“天也有喜怒,有憂喜有樂的心,配得上人”。 因此,無論是在肉體上還是在精神上,人都是天堂的複製品,所以人高於宇宙中的其他事物。
天、地、人是萬物的根基。 生而為人,為人。 “你是怎麼做到的? 董鍾書說,通過禮儀和音樂,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通過文明和文化。 如果沒有文明文化,宇宙就是半成品,那麼天地也會感受到不完整的痛苦。
因此,董鍾書強調教育的作用,只有通過教育,人才能像天地一樣重要,才能在宇宙中發揮自己的價值。
天人關係如此密切,所以人類社會的運轉也要順應天道。
皇帝是天子,天子受天命,理論上賦予皇帝神聖的地位,有助於封建社會的皇治。
但皇帝不是一成不變的,當皇帝在政務執行上犯了錯誤時,上天會怒火中燒,而**的表現就是天災,皇帝的過錯越嚴重,來自天上的警告就越嚴厲。 因此,古代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時,皇帝會頒布詔書,反省自己的錯誤。
當皇帝太乖張的時候,那麼天道就不再眷顧了,氣運就轉移了,又會有乙個既有能力又有政治德氣的人被天眷顧,成為氣運之子,也就是成為天之子。
以上是儒家吸收了部分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後形成的“天人合一”學說。
道教也有“天人合一”,但道家的“天人合一”更為神秘,不僅指人與天道,而是指能夠通過修行,人與天和睦相處的能力,如使用法術召喚風雨, 天人一氣呵成,“生命力無窮,延續有限之體”,最後煉化神靈回歸虛空,道融為一,“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合而為一”,我就是道,道就是我。
當然,修道成仙這樣的事情,離我們太遙遠了。 在這個急躁不安的社會中,作為乙個普通人,能夠“練陰陽,多功多端,少吃少喝,有規律的生活”,已經算是一種養生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