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算命先生儲存屍體,建議帶上毒藥
在清朝,他們大多帶著家人和必需品,以及親戚朋友的禮物或書籍。 然而,在咸豐年間,一位擔任浙江金華縣縣長的**,卻獨一無二地隨身攜帶了一袋毒藥,這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李福謙,字狄山,湖北建歷人,道光二年,咸豐三年二等金士。 雖然史書中關於他的記載不多,但他的英雄事蹟卻在野外歷史中廣為流傳。
在清朝的官場上,乙個書生考入金士後,通常會請術士算命,以命令他以後的事業和禁忌。 李福謙考上金石考後,在京城待了兩年,終於在官員選拔中得到了金華知賢的位置。
他對官場的潛規則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上任前就問了算命先生,問問要注意什麼事情。
算命先生告訴李福謙,他這次任命的幸運和不幸是不可預測的,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危險。 李福謙聽了很是驚訝,於是問算命先生有沒有辦法避免這場災難。
算命先生搖了搖頭,表示沒有辦法破解。 但是,如果他隨身攜帶一包毒藥以備不時之需,他也許可以拯救整個身體。
李福謙雖然聽到這個建議很不高興,但是還是對算命先生的話深信不疑。 很快,他就職的最後期限到了,於是他乙個人去藥店買了一包砒霜,放在包裡,帶著這袋毒藥,李福謙千里迢迢來到了金華的辦公室。
浙江是一片富饒的土地,能夠來到這裡當官,是一件幸事。 然而,自咸豐初年起,太平天國運動爆發,長江以南的幾個省份屢屢中毒。
到李福謙就任金華縣長時,浙江許多城市已經被太平軍攻占。
李福謙上任時,太平軍尚未占領金華,他積極處理政務,備戰。 在城裡,他鼓勵人民加固城牆,表明他們與太平天國決一死戰的決心。
然而,幾個月後,太平軍攻占了永康和武夷,並逼近了金華。 需要注意的是,清朝的金華是乙個州,政府所在地是金華縣,所以在金華市,既有知府又有知府。
聽說太平軍要進攻,金華的**人要麼因為身體不適,要麼家裡有事就找藉口離開,知府和縣里的衙門幾乎空無一人。
根據大清法,如果總督失城或棄城逃亡,將立即處死。 作為金華府和金華縣的最高都督,知府和知府都逃不掉,因為一旦逃走,就一定會被處死,堅守城池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就算戰死,也能得到烈士的稱號。
在李福謙眼裡,晉縣這麼大,為了維護朝廷的尊嚴和書生的榮譽,必須要有亡祭的官員。 面對百姓的奔波,他無奈地決定與金華同生共死。
他展示了斗篷中的毒藥,並說戰鬥到死是毫無疑問的。 金華知府也支援他的決定,暗示如果真的沒有退路,他可以跳河,但必須有“止水理論”。
不過,李福謙想起了算命先生的預言:要想救整具屍體,就得有毒。 他認為跳河太冒險了,如果被太平軍救出或發現,可能活不下去,只能死,受辱,甚至全身都救不了。
因此,他決定用藥物自殺,以確保萬無一失。 就在李福謙和知府商量死法的時候,城外的太平天國攻勢減弱了。 原來,幾支援軍及時趕到,擊退了太平軍,保住了金華。
李福謙和金華知府雖然沒有大費力,但以不怕險、想為國而死的勇氣,贏得了朝廷的賞識。 幾個月後,李福謙被調到杭州仁和縣縣長。
當他準備再次上班時,他的老上司,金華知府提醒他:“腰間的毒可以扔掉! 李福謙堅持說:“太平軍現在雖然已經離開,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我仍然需要保持警惕。 他的話在咸豐十年二月,太平軍突破杭州和仁和時得到了驗證。 李福謙在衙門門口召見了官員,問他們如何應對。
和上次在金華一樣,這些貪生怕死的官員都推卸了責任。 但李福謙並沒有責怪他們,他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野心,沒有必要強迫他們。
解散了衙門的官員後,他獨自一人來到巫山,坐在城隍廟的神座前,吞下毒藥自殺。 廟裡的道士被李福謙的義氣所感動,找了一口棺材來照顧他的葬禮。
數月後,朝廷得知李福謙英勇犧牲的訊息,下達詔令表彰他,追授李福謙知府稱號,並給他起了“景傑”的綽號。 其實,太平天國時期,浙江省很多士紳都殉難了,李福謙只是其中的乙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