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又花了三年時間準備最後一次北伐。 三年來,諸葛亮不僅廢黜了李彥,統一了思想,加強了蜀漢集團的團結; 北伐的準備工作要好得多。 這一次,他不僅擁有諸葛弩、木牛、八陣,還發明了流馬,修好了山谷中的棧道,在山谷南口修建了儲存糧食的亭子,以減輕戰爭爆發後的後勤壓力。 總結諸葛亮以往的北伐,每一次都彌補了上次的不足,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乙個偉大的政治家正在朝著乙個偉大的軍事戰略家的方向成長。
所謂流馬,和木牛一樣,歷史也不得而知,只在《諸葛亮藏品》中,對其製造方法作了簡要描述,至今仍沒有說明書和設計圖紙。 不過,與木牛相比,流馬的文字介紹更為詳細,不僅各部分的尺寸,還清楚地表明它是多孔的,孔徑更大,這表明“流馬”可能是由關節組裝而成的; 如果它不叫“特洛伊木馬”,而是叫“流動的馬”,它應該是滑翔或水上行走的東西。 據專家介紹,“流動的馬”很可能是一種可拆卸和組裝的兩棲運輸工具。
這是基於什麼?
路。 諸葛亮上一次北伐走的是斜坡的斜坡,這是一條很特別的路。 這條路從古代寶國(寶溪故鄉)所在的寶中縣出發,從寶口向北進入寶水(漢水支流,又稱黑龍江)河谷,經過石門、三角城、赤崖,到達寶水源頭。 這裡與其對應的斜水(濰水支流,現在稱為石河)河谷有分水嶺分水嶺,古稱烏利班,越過烏利班,再沿斜水向北到達謝峪關,出對角河谷口,是關中梅縣的重要城鎮。
秦嶺南坡一般平緩,北坡陡峭(注1),因此大部分谷道北段較難通行。 只有寶坡路北麓的坡谷長51公里,有斜水沖刷,所以路平緩,沒有大山,走起來相當方便,而且出口離長安很近,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讓西漢的君臣們頗為興奮。
原來,西漢雖然以長安為都城,建了一座高樓大廈來掌管天下,但一直飽受糧食問題的困擾。 其實關中流域的糧食產量還算可以,但隨著漢朝關東浩強大遷往長安及其陵墓,以及西北河西走廊的發展和西域抗擊匈奴等需要,導致關中糧食**越來越入不敷出, 雖然關中一直在西北建設水利、擴大灌溉面積、增加糧食產量、推進開墾,但與人口激增相比,簡直是杯水車薪,所以漢代**每年都要從關東運糧輸血,漢武帝在位期間, 最大的年運輸量為600萬石,這些糧食轉移主要依靠水路、濰水和黃河。
但黃河從來都不是一條輕鬆的溪流,在運輸上存在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三門峽段,因為河水急窄,導致水流湍急,糧船上去,全靠人拉,運輸成本很大,而且河裡有巨石將河水分成三點(即 成語“中流砥柱”的來源),使其更加危險,經常船被毀,人死,損失非常大。後來,唐朝在三門峽旁邊人為開闢了一條道路,當船到達這裡時,糧食被裝上車,繞過三門峽,然後重新裝船進行水運,但運輸成本再次增加。
圖為:三門峽與中流砥柱
尤其在災年,對糧食的需求量更大,曹允跟不上,皇帝只好帶著數百名文武官員到東都洛陽“吃飯”。 去洛陽有什麼好處? 糧食不一定要穿越三門峽。
正因為如此,唐朝之後沒有乙個朝代選擇在長安建都,而是東遷開封,後來又北遷北京。
總之,西漢修都長安,糧食**是個大問題,所以御史家張唐在考察研究後給漢武帝寫了乙份研究報告,建議修棧道開通曹雲,用包水和斜水通渭水和漢水, 這樣關東的物料就可以經漢江從南陽運到漢中,再通過包水和斜水運到關中,完全避免了原黃河曹雲三門峽的危險。漢武帝見狀大喜,立即任命張唐之子張維為漢中太首,並派出數萬農民工修棧道,開闢曹雲。 不過,由於水流和斜水太湍急,而且大岩石淺灘較多,水道落差非常大(當地仍有漂流和娛樂路線),烏里班陸路上的巨石較多,難以挖掘, 所以槽運這件事最終沒有成功(見《江運河史記》),當然,這個工程沒有白費,漢武帝擴建了包坡路,使這條路取代了陳倉路,成為秦嶺最重要的干路, 使長安到漢中市的交通方便了400多里。東漢永平四年(公元61年),漢明帝又詔書修斜坡挖石門,歷時五年,修繕南段斜坡129公里,修橋亭623座,橋梁5座,工程極為龐大; 當初漢安帝、漢舜帝、漢桓帝,寶坡路已經改修過很多次了,總之,這是秦嶺谷路最好的路況,只有曹雲是美中不足,有點可惜。
圖自:讚美水
但在諸葛亮這裡,美中不足的蒼蠅也可以化為完美。
具體的方法,當然是發明流馬。 這玩意兒,就像變壓器一樣,可以隨意拆裝,這樣既可以用於車輛,也可以用於船舶——在陸地上,它可以用人力搬運,也可以用畜力拉動,在水裡的時候,就變成了一艘特殊的船,拉著纖維可以划船拖拽, 這足以適應各種運輸條件。在《諸葛亮藏品》中記載的設計資料中,飄馬的腳比較短,拉繩時應用繩子繫繩,抬起時應用抓繩; “兩方袋”是用來盛大公尺的,因為貨物部分相當密閉,這樣才能適應在湍急的河谷中行駛,以免濺濕而損壞公尺粒。 這可能是第乙個微型“容器”。
另一方面,司馬懿也在積極備戰。 其實早在三年前,諸葛亮攻打龍溪撤退後,司馬懿的軍事顧問杜習和督軍薛毅就提醒他:“明年麥子成熟,梁就寇,龍溪沒有糧食,冬天運合適。 “我們上一部分也說過諸葛亮北伐,不僅蜀漢軍隊沒有繼續有糧食,而且曹魏也失去了上台大部分被蜀軍收割的麥田,導致軍糧短缺。 最後,還是雍州刺客郭淮憑藉自己在羌族的巨大威望,挨家挨戶地收集糧食,才讓魏軍渡過了糧食危機。 但這種事情不能再重演了,強帝本來就是叛逆無常的,郭淮扎根龍溪多年,好不容易積攢了一點威望,但也不能完全透支。
所以,杜習和薛毅防患於未然,想要迅速將更多的糧食從東方運到隴西,積攢起來,為大戰做準備,這可不是乙個好主意,但司馬懿卻像個神奇的老頭**:就算諸葛亮出來,也不會再攻城, 而當他尋求野戰時,他會在龍東,而不是在龍溪。而且每次討厭缺糧,他都會積糧,三年都動不了。“所以沒有必要運送糧食,你還是做好長遠的打算,把這件事情交給司馬懿的弟弟司馬福吧!
要說司馬家的人才還真是不少。 這個司馬復是個金融高手,當時還在朝廷擔任財政大臣(都智尚書),得知哥哥的困難後,立即向朝廷建議,將五千冀州農民調到上台去屯田,實行秋冬戰陣, 春夏修田,實現龍溪。此外,司馬懿還去見皇帝,設立京照、天水、南安三郡,冶鐵,更新兵器,請求准許在京照縣設立軍市場,提高軍餉,修繕正國渠和白渠,並在渭水上游增設城國運河,在洛水增設臨津邳, 從而增加灌溉面積,滋養人口,為長期、更大規模的戰爭做準備。
總之,這是一場雙方都準備充分的戰爭,這才叫對手遇到好才的棋! 研究古代的軍事,首先要深刻認識到,戰場上的戰鬥其實只是表象,最終決定戰爭結果的根本因素,是隱藏在史冊背後的地緣政治因素,以及當時軍隊的後勤供應方式。 而只有理解了這些,我們才能從看似枯燥的歷史書中讀出三國頂級牛之間可怕的世界級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