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戈夫曼曾經說過:
“社會和生活是乙個大舞台,每個成員作為表演者,都非常關心自己在觀眾面前創造的形象。 ”
沒有人可以像一座孤島一樣生活,他們總是要與他人相交,與某些人生活在同乙個圈子裡,並以某種方式向其他人展示。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人際交往圈不再侷限於現實,我們也可以通過完善的網路來構建獨特的圈子。
尤其是在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軟體中,朋友圈是幾乎每個人都會涉足的領域。
展示和記錄自己的生活,或者了解朋友圈中他人的動態,都非常方便快捷。
但也有一些人,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已經很久沒有在朋友圈上發文了,原因無非就是這3個原因。
保持冷靜的心態,不再贏得別人的眼球
小時候,我一直有強烈的表達慾望,喜歡分享我在朋友圈看到的。
有時是對時事的評論,有時是發布一些有趣的見解或**,我想用它來向別人展示自己。
無論是展示自己的個性,還是表達自己的情感,從某個角度來看,都是為了在未來找到共鳴。
潛意識裡,我希望外界能關注我,有人能和我互動,同意我自己的想法或意見。
心理學家馬洛夫認為“年輕人的世界觀總是以自我為中心,逐漸分化,渴望被理解。 ”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的心理都會逐漸成熟,這樣的外向心態會逐漸收斂。
你會慢慢意識到,這個世界不只是你,你會發現你很渺小,可以改變的事情很少。
以前,遇到什麼事情,都會拼命追根究底,要查清對錯,以更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
但後來我發現,無論我做出什麼樣的努力,最終的結果都不會改變任何事情,而且都是徒勞的。
許久沒在朋友圈發文的人,漸漸明白了:生活是你自己的,你不必被別人認可,你不必贏得別人的目光。
我不再想分享我的生活,我不再想問真相,我不想被噪音打擾,我只想專注於自己。
生活充實,沒有時間在圈子裡度過
曾經有個抑鬱症患者,在微博上講述了自己康復前的生活:
那時候,她鬱悶得不能上班,只好呆在家裡,經常感到情緒崩潰和悲傷。
她每天都活在痛苦中,經常在朋友圈表達自己悲傷的嘆息,以緩解負面情緒。
但過了很久,她的抑鬱症一點也沒有好轉,反而常常在無所事事的時候越陷越深。
直到她聽從了醫生的建議,發現自己喜歡畫畫這個愛好,她才終於進步了,走上了正軌。
她沒有在朋友圈裡表達自己的感嘆,而是利用業餘時間學習繪畫,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找到乙份合適的工作。
當乙個人無聊的時候,他最有可能是暴躁的,他會想利用朋友圈來**他心中的無聊。
而那些忙於事業和理想的人,幾乎沒有時間關注朋友圈,也不會有閒暇和時間在朋友圈裡尋找存在感。
李銀河曾說:
“忙碌是一門藝術,它讓我們在時間的流逝中創造更多的價值,體驗更豐富的生活。 ”
讓自己忙碌起來,填滿所有那些空閒的生活,這樣你就可以活得更充實,找到你的目標。
當你對未來有了計畫和期望,並且可以一步一步地執行它時,你生命中的每一分鐘都更有價值。
安靜地生活,過自己喜歡的日子
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面孔和個性,有些人喜歡熱鬧嘈雜的環境,有些人喜歡平靜而水汪汪的生活。
你會發現,無論是在朋友圈裡,還是在各個群裡,總有人經常說話,也有人潛水很久。
前者喜歡與他人分享,在沸騰的氛圍中,他們找到了生活的歸屬感和成就感,並得到了快樂。
而後者則喜歡看別人聊天,遠離喧囂,享受平靜舒適,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
正如羅素所說:
“所謂幸福生活,必然是指安靜的生活,因為只有在安靜的氛圍中,才能產生真正的生活快樂。 ”
你覺得有趣的東西,未必會在別人眼中激起絲毫的漣漪,因為彼此的渠道不一樣,彼此不了解。
就像乙個喜歡玩遊戲的學生,在朋友圈分享通關的喜悅,在父母和親戚的眼裡,就是不算什麼正當的工作。
中年人傾訴生活的苦澀和疲憊,表達自己的執著和信念,在外人眼中只是一些無用的雞湯。
圈子不一樣,很難相處,雖然叫“朋友圈”,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密友。
所以,不管你是什麼身份,或者你處於什麼樣的地位,都不要太在意朋友圈是否熱鬧。
享受珍貴的寧靜時刻,保持詩意,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作家蘇岑有一句話很有道理:
“你不必把太多人帶入你的生活。 如果他們不能進入你的心,他們只會把你的生活搞砸。 ”
乙個不喜歡在朋友圈發帖的人,可能沒有沉悶的性格,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他們有穩定的心態,不需要贏得別人的眼球; 他們的生活很充實,他們沒有時間在圈子裡度過;
他們只是想要安靜的生活,不炫耀,不炫耀,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我們不需要太多人進入我們的社交圈,能夠真誠地對待對方就足夠了。
世界就像一本書,總有人喜歡你的句子,你有你的讀者,你也有你的擺渡人
我喜歡安靜,在自己的世界裡自由快樂地生活,找到自己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