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知心朋友》和《故事社》真的火了,可以說每個90後家裡都有一堆雜誌。
而現在這兩本雜誌似乎變得有點“老套”了。
是因為人們的審美發生了變化嗎? 還是因為這些雜誌的內容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
1. 雜誌時代
說到《知心朋友》和《故事俱樂部》,就不得不提雜誌的發展。
起初,這本雜誌只是一本隨便的小冊子,內容也雜七雜八。
8.色彩繽紛。
除了佔據該版塊很大一部分的時事內容外,還有一些幽默的笑話和故事。
除了喜歡看報紙、買書評論時事的人,雜誌上的笑話和故事也吸引了很多普通人前來購買。
後來,為了在內容上真正區別於報紙,雜誌的審稿人專門發表**、娛樂性文章和幽默笑話。
後來,隨著娛樂業的飛速發展,雜誌越來越厚,為了吸引現在人們的閱讀興趣,他們想出了出版雜誌的方法,也分為週刊和月刊。
雜誌在我國的真正發展直到1978年之後。
到了20世紀80年代,思想逐漸開放,再加上國家大力宣傳和推廣“識字”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學習一些簡單的單詞和知識。
再加上當時只有一些雜誌是白話的,對於那些剛剛識字的人來說,這再好不過了。
這一現象為雜誌的發展提供了動力,使雜誌在這段時間裡迅速成長。
2.當代流行的“知心朋友”和“故事會”。
《Bosom Friend》雜誌於1985年在武漢創刊。 其內容主要集中在情感問題上當時,很多年輕人的情感需求被壓抑了很長一段時間,而這本情感雜誌的創辦,極大地滿足了大眾的情感需求,因此在創刊之初就創造了發行量100萬冊的驚人成績。
當然,如此高的流通量也很重要。
而在雜誌開刊初期,主辦方也推出了不少創作者激勵機制。 例如,如果一年內發表三篇以上的文章,作者的投稿費可能會達到驚人的每 1,200 字 1,200 字。
當時,1200的天價稿費,讓無數創作者為《知心朋友》投稿,雜誌上有無數優秀的文章。
不過,由於《知心朋友》的內容主要偏向於情感八卦和修飾,題材有限,再加上對流量的渴求。 《知心朋友》為了更加吸睛,毫不猶豫地忽略了真實性,對文章進行了處理,最終,這種方法也導致了雜誌的寂寞。
這本雜誌不分青紅皂白地處理的最大受害者是當代名人。 畢淑敏就是其中之一,文章甚至提到了她家人的工作位址。
私隱洩露深深困擾著她和家人,即使她上了法庭,“知心朋友”依舊不知悔改,然後繼續走自己的路,引人矚目。
這種操作給“知心朋友”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最終影響了其“江湖地位”。
除了《Bosom Friend》之外,這本流行的當代雜誌還有《故事俱樂部》。 比起《知心朋友》,《故事社》的口碑要好得多。
它於1963年在上海成立,以軼事和幽默的笑話非常吸引人。
3.紙質介質的衰落
這兩本雜誌之所以衰落,歸根結底是跟不上科技發展,被時代淘汰了。
電腦和手機的出現給印刷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些可攜式電子產品使隨時隨地閱讀成為可能。
與其在過去花費大量時間閱讀,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使用手機進行“碎片化”閱讀。
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娛樂活動,如遊戲、電影等時髦的娛樂方式影響著平面媒體。
打敗你的不一定是你的對手“ 電子產品的出現已經超越了紙質媒體,從角落裡,紙質媒體逐漸衰落。
兩者的關係,就像劉慈欣在《三體》中寫的:摧毀你與你無關。 我不禁嘆了口氣。
結論:
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如果這些雜誌不積極地優先考慮內容並改變其過時的審美,那麼沉默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努力迎合大眾的口味,以“長週期、慢生產”的心態篩選出真正好的文章,那麼印刷媒體才有可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但無論如何,這兩本雜誌帶給我們的快樂和知識啟蒙是無可辯駁的。
希望今後,這兩本雜誌能夠找到在時代潮流中打破局面的方法,繼續重拾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