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清東陵墓隱藏著多少秘密?
說到清朝的皇陵,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清東陵,這要歸功於一部名為《東陵盜賊》的電視劇集,該劇講述了孫殿英盜竊清東陵寶藏的故事。
但很少有人知道,清朝早已不復存在,但清東陵卻一直被人守護著,那麼這些人又是誰呢? 他們的故事是什麼?
清朝的皇陵分為東陵和西陵兩地,但就重要性和清朝的重要性而言,不得不是東陵。
清東陵是乙個巨集偉的工程,始建於康熙帝時期,歷時240餘年,幾乎趕上了整個清朝的歷史。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清冬陵是清朝歷史的見證人。
清朝東陵中共葬有五位皇帝,包括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 此外,還埋葬了慈禧太后等15位皇后和150多位嬪妃。 也正因為如此,清東陵的規模也空前巨大。
為什麼是五皇? 要知道,清朝有五位以上的皇帝,其實對此有很多關注。
康熙皇帝在建造清東陵之初就已經計畫好了,清東嶺只能埋葬五位皇帝。 畢竟陵墓太多了,可能會破風水,影響清朝的運勢。
位於清朝東陵的中心,自然是康熙皇帝的父親順治,作為清朝進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清朝的開國元勳,他是最有資格的人。
順治孝墓周圍東、西、北、南三個方向,分別是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玉陵、咸豐皇帝的叮叮噹噹、同治皇帝的惠陵。
這四座皇陵共同守護著中間的孝陵,而慈禧等皇后嬪妃的陵墓只能圍繞這五座皇陵建造,規模根據墓主生前的地位來確定。
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咸豐和同治兩位皇帝沒有資格葬入清東陵,畢竟這兩位皇帝資歷平庸,沒有做出什麼不朽的功績。 而順治、康熙、乾隆則不一樣。
兩人之所以能夠進入清東陵,就是慈禧太后的意思。 慈禧太后身為清朝最有權勢的女人,自然是想進入清東嶺,但她不是皇帝,沒有這個資格,他想進去,所以只能以咸豐皇后的身份進去,所以咸豐帝只好進入清東嶺。
至於同治皇帝,那是慈禧太后最疼愛的兒子,這個兒子早逝,慈禧作為母親,自然要補償兒子一兩個,所以也進了清東陵。
清東陵埋葬了那麼多顯赫人物,裡面埋藏的寶物自然數不勝數。 為了防範“碰金校尉”之類的事情,清朝安排了青冬陵看守皇陵。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集中看到,那些在朝廷打仗失敗的太監,往往被派去守秦始皇的陵墓,而這些太監們也常常哭著喊著不肯去。 這給人一種錯覺,認為守衛皇陵是一件沒人願意做的苦差事。
其實不行,也許對那些太監來說,畢竟沒有皇帝,他們什麼都不是。 但對於其他陵墓守護者來說,情況恰恰相反。
這座陵墓是乙個美麗的差異,許多人都想要乙個地方。
清朝的陵墓守護者,一定是八旗之子。 八旗的孩子們本來就嬌生慣養,都爭先恐後地去做,自然是好處不少。
現代人理想的工作是“多錢少物,離家近”,守皇帝陵滿足他們兩個,但離家很遠。
首先,事情很少,這裡的差事是每天檢查皇陵,防止小人物佔便宜。 巔峰時期,有數萬名陵墓守衛,沒人敢洗清東陵的念頭。 可見這個差事是多麼的閒置。
再說了,錢也多了,別說玉露了,這可是宮裡普通侍衛的好幾倍。 不是皇帝大方,而是皇帝忍不住了。 畢竟清東陵的寶物很多,誰也不能保證陵墓守護者不會和這些寶物爭鬥。
皇帝只需要給更多的錢來安撫這些人,這類似於“養不廉的銀子”。
此外,送給清東陵的很多好東西,也落入了這些守墓人的手中。
比如以節儉著稱的康熙皇帝,每年都會送上千頭牲畜到小嶺祭祀。 但這些東西大多都進了陵墓守衛的嘴裡,康熙其實知道這一點。 祭祀順治只需要幾頭牲畜,而且很多其實都是給這些守墓人準備的。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也算是這個差事的好處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習慣了寵愛的八旗子弟才會奔赴此差事。
然而,隨著清朝的衰落,陵墓守衛的好日子已經走到了盡頭。 起初,各種好處越來越少,然後乾脆淪落到和普通守衛一樣。 此時此刻,守墓人已經從大家眼中的香包變成了無人問津,守墓人的數量也直線下降。
後來,溥儀退位,清朝已經不復存在,但他們的財富仍然沒有中斷。 袁世凱答應繼續撫養這些人。
只可惜好景不長,隨著袁世凱的去世和當時的混亂,這些人徹底失去了收入。 大部分的陵墓守衛都選擇外出找工作,一些上了年紀的人留下來,不願意留在清朝,還是選擇留在皇陵裡。
這些人自保不了,自然也保護不了青冬靈,所以孫殿英來了,輕而易舉的帶走了無數的寶物。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國家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將清東陵列為文物保護重點單位。 它不僅得到維修和保養,而且由專門的人員保護。
現在的清東陵墓已經是乙個宜人的旅遊勝地,每年接待著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從清東陵和陵墓守護者處境的變化,我們也能看到乙個國家的興衰。
清朝鼎盛時期,清東陵不斷擴張,那些皇帝和妃嬪都被安葬得很漂亮。 就連那些陵墓守衛也過得很好。 守墓也一度成為八旗子孫的首選差事。 他們每年獲得的金錢和福利數不勝數。
然而,在清朝衰落的時候,清東陵越來越破敗,陵墓守衛只能勉強吃穿,這個差事就不得人心了。
如今,清東陵再次繁華,可見今天的中國已經走出了過去的困境,變得富強。
回家的路上是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