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越南受霸權主義影響,視中國為“對手”,不斷在中越邊境製造事件。
雖然中國一貫堅持和平共處的原則,但越南的囂張氣焰絲毫沒有減弱。
1979年2月17日,中國不忍心對越南發動持續乙個月的自衛反擊,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這是一場“懲罰性戰爭”。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沒有派出空軍參加這場戰爭,中國和越南的空軍也沒有在空中作戰。
戰爭結束後,各國都想知道為什麼中國空軍不參戰,不僅沒有進行地面打擊,甚至沒有參加支援行動。
有人認為,可能是因為中國空軍還沒有發展起來,或者是中國空軍害怕戰爭。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這一切都是因為鄧的深思熟慮和遠見卓識。
空軍的前瞻性和執著的軍事指揮能力和戰略眼光得到認可,解放戰爭期間的“劉鄧軍”四面八方,其“進軍千里入大別山”的戰略力挽狂瀾,扭轉了戰局。
早在戰時,他就看到了空軍在軍隊中的重要性,並在新中國成立後積極投身於空軍建設。 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空軍建設,特別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認識到了空中力量的重要性,堅定了我們的信念。 ”
1955年6月29日,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成立,主要負責戰鬥機的研製。 出於保密原因,公司更名為“國有112工廠”。
成立後不久,神飛就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並成功研製了公尺格-17飛機。 在視察瀋飛時,他還親自進行了一次試飛。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第一位噴氣式戰鬥機試飛員、抗美援朝戰爭英雄吳克明駕駛了這架飛機。
**在視察中,他大膽表態:“中國的繁榮和強大,離不開強大的空軍! 在接下來的20年裡,他一直密切關注中國戰鬥機的發展和防空飛彈的發展。
在他的指導和支援下,效能優異的“紅旗一號”飛彈研製成功。 1978年,我們積極倡導和推動改革開放,歷史證明,改革開放不僅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而且成為我國發展的重要轉折點。
要實現“海陸空一體化”的目標,海陸空三軍必須協調一致,空軍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為了建設一支現代化的空軍,他提出了三個前瞻性的思路:“一是要以掌握未來的空中控制為目標,二是要有獨立協調和作戰的能力,三是要建立一支攻防兼備的空軍。 ”
從此,中國空軍踏上了現代化征程。 在1979年2月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之前,雖然中國經歷了一段特殊時期,軍事工業的發展受到了影響,但中國空軍仍然強大,對越南的反擊戰爭中中國空軍“達標”的傳言是弄巧成拙的。
1979年1月,在對越南的自衛反擊爆發前乙個月,中國空軍已經在中越邊境地區實施了戰略部署。 早期,中國空軍在距離越南首都河內約400公里的地方部署了約400架戰鬥機,其中以殲-6為主力,還有一定數量的殲-5、殲-7、殲-5和殲-5。
在中國空軍的巔峰時期,邊境地區的戰鬥機數量達到900架,殲-6型號的數量高達600多架。
與當時的英美戰機相比,殲-6依然是優秀的火炮平台。 “當然,為了部署如此大量的戰鬥機,中國空軍已經派出了一支龐大的戰鬥隊,根據記錄,中國空軍已經動員了20多個戰鬥機航空團。
雖然殲-6在全天候作戰方面存在不足,但越軍仍然高度重視中國空軍,因為中國還裝備了殲-7、殲-5、殲-5和威力更大的轟-5轟炸機。
中國空軍擁有完備的作戰體系和充足的裝備,具備應對“速戰速決”和“持久戰”的能力。 與它相比,當時的越南空軍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