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連成姬 |原來他就是“本報記者”!
作者:白宇,中央能源傳媒集團我當了八年記者,前四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與印刷媒體打交道。 偶爾,網上會有一些文字手稿,這大概是我和辛**之間唯一的聯絡。
隨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新聞的傳播方式和受眾的閱讀習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意識到我必須走出舒適區,轉型為全媒體記者。 漸漸地,身邊的一些同事開始從幕後走向台前,從紙面上的“本報記者”變成了新聞的主角。 當時,我以為我離轉型還很遠。 捲入意外轉變是不可避免的
遙遠的事物根本就不遙遠。 2019 年,我和一位新同事一起報道了乙個事件。 當我做功課,和這位同事見面討論這個故事時,她居然遞給我乙份完整的拍攝劇本,包括我出演的許多“場景”。
驚呆了,同事鼓勵我面對鏡頭:“沒關係,這不是直播,拍不好就重新開始吧。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站在鏡頭前開始拍攝。 面對鏡頭的緊張和尷尬......忘記嘴裡的話磕磕絆絆之下,第一天財報的第一次體驗落下了帷幕。 晚上,我反覆發**和網友評論,感受報道的力量,感受**的衝擊。 我開始了自己的轉變。 轉型不容易學習
首先,我意識到自己和“出鏡記者”的差距:我沒有很強的鏡頭感,我說話不流利,我沒有自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我沒有強烈的......溝通
意識到差距,有必要迎頭趕上。
經過幾次嘗試,我加強了日常的理論學習和積累,同時積極適應了從幕後到台下的轉變。
白宇在2023國際能源轉型論壇上採訪了英國大使館參贊。
現實總是充滿考驗。 我還記得在煤礦井下生產一線的一次媒體採訪任務,因為是臨時安排,沒有其他同事一起拍攝,任務由我獨立完成。 這是我第一次從“參與者”變成了“領導者”,這對我來說是乙個相當大的挑戰。 在那篇報道中,大部分採訪都是在礦井下進行的,在乙個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新環境中進行,這讓我在開始面對鏡頭之前就感到焦慮。
白宇在陝煤集團黃嶺礦一號煤礦地下產煤現場做媒體報道。 溝通採訪內容,了解拍攝環境,撰寫第乙份文案......直到去採訪地點的路上,我都在默默地演繹著報道的整個過程。 說到具體的採訪和拍攝環節,就......為保持出場狀態,確定採訪的同步音訊內容,並考慮拍攝進度歸根結底,我手中的**劇本已經折得變形了。
白宇在煤炭生產一線與採煤機司機溝通並採訪了他。 不知道是運氣的眷顧,還是之前媒體經驗的反饋,雖然這次採訪偶爾有瓶頸,但基本達到了整體的預期,創作的**和文字作品得到了集團內外的認可。 也正是種種“第一”,讓我不斷拓展財報領域,從一開始非常簡單的表象,到現在的選題策劃、文案撰寫、拍攝錄製、後期編輯等,我也在學習和實踐,逐漸走出了剛接觸財報時的匆忙狀態。 同時,集團的重大報表任務接踵而至,財務報表的形式成為各項任務的標準配置。 因此,以戰練、以戰促學,也成為我轉型之路的真實寫照。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經過幾年的耕耘,我所在的中能傳媒已經建成了集“策劃、採集、編輯、播出、發行”為一體的一流指揮製作平台,形成了覆蓋“紙媒、網路、音訊、移動終端”的立體化、多元化的全方位傳播體系。
白宇在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作媒體報道。 就我個人而言,參加全國人大、全國人大的媒體報道、“十四五”重大能源專案系列報道等活動越來越方便。 比如在去年的全國大會上,作為會會記者,我憑藉以往的全會報道經驗,與團隊一起打造了“能聊兩會”系列報道,緊緊圍繞兩會的熱點能源話題,將簡單的素材呈現變成短小精悍的視覺評論, 並通過團隊完成媒體報道的綜合全過程。其實,縱觀自己的轉型過程,從最初的懵懂,到兩屆全國人大的雄辯,我認為媒體整合的轉型,給記者帶來了多元化的轉型。
白宇在福建漳州核電基地進行了媒體採訪和報道。 我試圖進一步思考這種轉變。
首先,這種轉變是思維的拓寬。 不同的傳播方式,會讓新聞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帶來不同的體驗,產生不同的影響。 我們需要做的是,為乙個話題選擇最合適的溝通方式,讓它深入透徹。 其次,這種轉變是思維的昇華。 過去,我們只需要專注於文字,然後在面試後將資訊整合到乙份成績單中。 現在採訪和新聞稿在整個生產過程中進行。 我們需要有**和新**詞等多種思維,靈活多變,反應迅速。 歸根結底,這種轉變是思想的體現。 面對問題,我們該如何展現自己全面、辯證、客觀的思考和判斷? 言語傳達理性的聲音,新的手段呈現情感的價值。 總的來說,什麼時候使用哪種形式,它顯示了最好的思想和態度。 **整合日新月異,保持空杯心態,力求穩紮穩打,影響深遠。
*各位朋友,歡迎長按***加盟“記者之家”。
該小組致力於加強中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新成立的特別委員會與朋友之間的溝通。
過去推薦
記者之家“海外版來了?! 這篇評論不像評論,為什麼能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今天上午,三大央媒紛紛喊話! 休克! 《文生**》模特連夜刷屏,本期編輯:李永熙、呂彩紅、陳國靜、範洋,實習生:陳祖明、郭玉蓉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