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農曆正月初一。 送走了幾批前來拜旦的親友,劉洪海連忙吃了幾個餃子,踩上電動三輪車,加上油門,開出村子,開到溫室裡,三輪車碰撞的聲音很快被大街小巷的歡聲笑語淹沒了。
在運城縣厚巖雞鎮八里灣村,種黃瓜的傳統很多年,劉洪海幾乎是第一批瓜農。 今天,他要給四個溫室裡的黃瓜施有機肥,把黃瓜翻得很深,以“迎接”即將到來的一批瓜苗。
把車停在棚子門口,劉洪海拿起鐵鍬,彎著腰鑽了進去,繼續昨天的進度。 雖然村里很多人都開始使用機械,但他堅持用手翻地。
這使得有機肥料可以更均勻地進入土壤。 劉洪海認為,要保證肥料翻到10厘公尺左右的深度,否則會影響瓜苗的生長。 每一次彎腰和起身的動作,每一次掀起被翻出的濕土,都讓他感覺更加穩重。
劉洪海正在扭轉局面。
完成所有深車任務大約需要兩天時間,而這兩天,劉洪海“孤身一人”。 他說,節前的準備和節後的人際關係,都離不開家裡的人,而這些都由妻子掌控。
一位親戚前來探望,在溫室裡發現了劉洪海。
帶頭種地的時候,對於劉洪海來說,似乎比節日還重。 他說,這幾天要加緊深翻、鋪滴灌帶、覆蓋地膜,為隨時可以出運的苗苗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 因為早播種一天,就會早收割一天,在市場上就會有更多的發言權。
劉洪海一邊翻地一邊檢查土壤質量。
在著名的溫室蔬菜種植村八里灣村,有680個日光溫室、連體拱棚、大小拱棚,村黨支部發展了736戶,專業合作社成員2040人。 年末,是很多溫室作物管理的關鍵時期,像劉洪海這樣“分工明確”的家庭不在少數,在田間看到農具的三輪車並不少見。
作為“老手”,劉洪海的經歷是“抓了很多”。 不過,近年來,村黨支部經常請專家指導,劉洪海也跟著學習探索,如何從土地上獲得更高的效益。 去年,這些黃瓜畝產達到3萬斤以上。 高產讓劉洪海成為身邊有名的“瓜王”,一提到,臉上就寫滿了驕傲。
劉洪海談到了種植的“成果”。
當黃瓜下架時,“瓜王”還會種一些西紅柿、捲心菜或苦菊,一年兩三季。 “根據情況,有時你需要休息一下。 劉洪海說,休息的時候,他幾乎不會給自己乙個“假期”,趁著這幾個月,出去打點零工,因為他的經驗,多是做一些種植管理工作,“兩三個月,就能賺到一年的化肥錢。 ”
我今年67歲,所以我不算太大。 在聊天中,劉洪海提到。 多年的勞動並沒有讓他看起來太過滄桑,反而更加瘦弱靈活,但他說,因為常年鋤地和保持姿勢和不均勻的力氣,他現在經常有一側臀部和腿部疼痛,這是他身體唯一的問題。
周彤,大眾報紙和農村群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