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春節期間我家的伙食質量是一年中最好的。
在農曆除夕夜,早餐和往常一樣。 午餐有年味,吃白面饅頭(平時吃高粱麵、玉公尺麵、紅薯面等粗糧糕和哇頭交替吃,當困難或困難家庭缺糧時,有麩皮蔬菜充飢),每人有一碗白菜燉粉絲素菜(寓意安靜順滑), 然後是一盤炒蓮藕盒、炸海鹹魚、炒茄子盒一起吃,還有一碗最好的菜,按家庭人口每人一塊豬肉,豬肉片放在碗裡,下面放半碗以上的肉湯, 而肉片漂浮在湯的上面,雖然是薄薄的肉片,卻是春節最香最鮮美的一道菜。晚餐是餃子和麵條,餃子是錠子的意思,麵條是線條的意思,合起來叫錢串飯,質量不如中午高階,但還是綜合性的食物。
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我提前吃素餃子到凌晨12點,通常都是白菜粉絲,這意味著來年會很安靜,很順利。 午餐是豬肉和白菜餡餃子,晚餐是當天的早餐吃,午餐剩菜,如果不夠,還有餃子吃,晚餐餃子餡肉和素食都有。
農曆新年第二天的早餐,恢復通常的玉公尺麵粥和粗糧配蛋糕或泡菜。 新年正二中午,此後約10天中午,想來家裡拜年,親戚們在中午吃飯,類似於農曆除夕的午餐,有時喝散裝酒,男客人只有男主人和成年男性陪同, 而女主人和未成年人不允許在客人桌上吃飯,而是圍著鍋桌吃飯,客人離開後,客人桌上的剩菜(剩菜多時應將豬肉片分開存放,下一位客人再用)可以分發給未成年人享用。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逐步貫徹,農業連年豐收,農民收入逐年增加,飯菜質量也發生了變化。
後來農民的胃口變了,只吃白面饅頭就吃不了鹹菜,沒有蔬菜的公尺飯就不吃,於是把鹹菜改成了炒菜、燉菜; 後來,他們中的一些人不吃飯不吃飯,逐漸養成了每天喝一次酒的習慣。 在老百姓家裡,一日三餐都是白包子炒燉的。
30多年來,普通農民的飲食水平已經達到了想吃的水平,主食從白面饅頭演變為花卷、饅頭、公尺飯、油餅等品種,副食從炒菜燉菜發展到雞肉、鴨肉、 魚鵝、牛肉、羊肉和驢肉、山海美食等,尤其是冬天,還是可以吃到新鮮蔬菜的,一年四季都能吃到10多種水果。
解放前,大多數農戶連溫水瓶都沒有,口渴的時候通常喝冷水。 解放後,茶成為款待中不可缺少的飲料。 過去,由於經濟拮据,喝茶的人很少。 現在,茶不僅用來招待客人,也成為人們的共同愛好,茶葉的消費量逐年增加。 縣城內有許多茶園。 人們用瓶裝或罐裝商業飲料解渴的情況並不少見。
近年來,在聶吉村召開村民大會,每家各一人參加。 村主任讓大家舉手,如果覺得吃喝和改革開放前的過年一樣好,沒想到只有三分之二左右的人舉手。 村長問了幾個沒有舉手的村民發言,一位30多歲的村民說,我從小吃喝沒有多大變化,改革開放前沒有經歷過吃喝,不能亂舉手; 一位70多歲的農民說:我感覺平日裡的食品和飲料質量比改革開放前春節期間吃的要高很多。 在場的許多人都附和了這句話,他們是對的。 村長說,45歲以下的人應該舉手,他檢查了大約三分之一。
似乎幸福與年齡有關,與經驗有關。
色譜柱介紹農業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56年1月25日,制定並通過了新中國第乙個農業中長期發展規劃——《1956-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計畫(草案)》。 為了讓兩岸網友更好地了解黨百年來對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視、輝煌的成績和積累的寶貴經驗,《京才台灣》**由盧廖高陽團隊撰寫了“百年大業譜”三鄉華篇“系列百篇文章,從字裡行間講述了新舊社會農民生活, 感受近百年來農業、農村和農民生活的變化。
景彩,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