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軍迷都知道,北洋海軍師的“定遠”級鐵甲艦主炮採用了獨特的對角線布局,即兩個主炮炮塔一左一右,前後交錯在中間。 雖然這種布局方法後來被歷史證明是失敗的設計,但它非常適合19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當時流行的對敵戰術的船首,歷史上許多鐵甲艦(如英國鐵甲艦“Inflecbla”級、義大利“杜里奧”級)都採用了這種布局方法。 即使是19世紀90年代新服役的鐵甲艦,也有類似的主炮布局,那就是美國建造的新崛起的海上強國緬因號航空母艦。
緬因號鐵甲艦看起來像是定遠級鐵甲艦的微型版本,外觀相似,如上層建築、煙囪、桅杆等。 兩個主炮炮塔也是乙個在左邊,乙個在右邊,但不同的是,“緬因”號鐵甲艦將其中乙個主炮塔移到了船尾附近,這樣具有主炮射程更好的優勢。 緬因號鐵甲艦的無端沉沒,曾經是美西戰爭的導火索,在歷史上非常有名,但該船沉沒的原因至今仍是乙個未解之謎!
一是發展背景。
緬因號航空母艦的建造是為了應對三個南美國家(巴西,阿根廷,智利)日益增長的海軍力量。 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巴西、阿根廷、智利一直在上演南美“三國”,各自想取得軍事優勢。 為了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三國在海軍上投入了大量預算,並從歐洲海軍強國英國和法國購買了先進的**。 比如智利當時總人口只有300萬,但海軍規模並不比北洋海軍師差多少,在質量上還有明顯的優勢。
同時,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於國內經濟飽和,海外業務開始,美國開始拓展海外業務,為保證遠洋商船隊的安全,十分重視海軍建設,“緬因”號鐵甲艦是首批計畫新建的軍艦之一。 起初,“緬因”號被定位為裝甲巡洋艦,但該艦速度較慢,此外裝甲防護比裝甲巡洋艦更強,後來被歸類為鐵甲艦。
2. 效能資料。
鐵甲艦“緬因”號的主要效能:船長989公尺,寬174公尺,吃水69公尺,主炮塔正面裝甲厚203公釐,指揮塔裝甲厚254公釐,舷側裝甲帶厚305公釐,甲板裝甲厚76公釐,標準排水量6682噸,乘員374人。 動力為2臺直立式三膨脹往復式蒸汽機,9000馬力,2軸,速度17節。
配備 4 254 公釐 35 倍直徑主炮,2 個雙支架,沿船體中心軸對角對稱排列,參見本文的結構。 六門 152 公釐 30 倍徑向速射炮,船首兩側各一門,其餘四門安裝在船體中部的上層甲板周圍。 4 x 457 公釐魚雷發射管,左右兩側各 2 個。 並可攜帶 2 艘船 148噸級蒸汽動力魚雷艇(“定遠”級鐵甲艦還裝備了2艘小型蒸汽動力魚雷艇,但實戰意義不大),實際只建造了1艘,魚雷艇裝備了1個356公釐魚雷發射管和1門37公釐速射炮。
主炮採用與“定遠”級鐵甲艦主炮相同的炮罩設計,炮罩設計是在裝甲內側鋪設圓形軌道,然後在上面蓋上鋼罩。 目的是保護敵人免受小口徑速射炮的傷害,並有效降低進水進入電池的風險。 然而,1894年的中日海戰證明,這種設計是錯誤的,一是炮罩太薄,經不起敵人小口徑速射炮的連續轟炸,二是如果被敵人的大口徑火炮擊中,炮罩的碎片會死傷大量自己的炮兵。
3.服務狀態。
緬因號航空母艦的建造始於1888年10月,並於1890年11月下水,但直到1895年9月才投入使用,建造週期很長(由於缺乏經驗)。 1898年1月,隨著古巴革命愈演愈烈,美國以保護在古巴的美國公民為藉口,派出緬因號航空母艦前往古巴哈瓦那港,向西班牙施加壓力。 詭異的是,1898年2月15日21時40分,這艘船突然發生**,幾乎炸毀了前船體的三分之一,其餘的殘骸迅速沉入海底。 雖然美國指責西班牙使用水雷擊沉“緬因”號,但根據調查,水雷根本沒有那麼強大。 至於彈藥庫**是隔壁煤倉自燃造成的說法,也是不可信的,因為“緬因”號有完備的防自燃措施,而且煤炭已經儲存了兩個多月,所以不容易自燃。
但沉沒的原因並不重要,挑起一場美西戰爭是為了利益,美國很快向西班牙宣戰,並在隨後的戰爭中徹底擊敗了西班牙。 1898年的《巴黎條約》明確規定,西班牙放棄對古巴屬地的所有權利,並將波多黎各和**割讓給美國。 此外,西班牙以2 000萬美元的價格將菲律賓群島的主權移交給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