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
軸向力是緊韌體擰緊的重要引數,軸向力範圍是緊韌體擰緊設計的重要參考依據。 那麼如何確定兩種最常用的擰緊方法,扭矩法和塑區緊韌體法(通常採用扭矩角法)的軸向力範圍呢?
2.兩種擰緊方式的軸向力範圍示意圖
下圖顯示了某個間距為 1 的 m10緊韌體5mm,擰緊軸向力範圍區域,其中螺栓強度為109級,摩擦係數範圍為015-0.25。
扭矩法:
A點是扭矩法擰緊的軸向力的最低點,B點是扭矩法擰緊的軸向力的最高點。 扭矩法擰緊的軸向力面積為x區,影響其範圍的主要因素有:摩擦係數和擰緊扭矩的偏差。
塑料區緊韌體方法:
C點為緊韌體法在塑性區軸向力的最低點,D點為緊韌體法在塑性區軸向力的最高點。 軸向力區域為y區,影響其範圍的主要因素有:摩擦係數和材料屈服強度波動。
相比之下,假設擰緊扭矩波動 10%,橫坐標表明扭矩值得波動。 塑區緊韌體法的軸向預緊力高於螺栓的屈服點(屈服強度波動約10%)。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採用塑區緊韌體法的軸向預緊力為142 次,最小值為 16次。 在上述設定條件下,對於軸向預緊力的變化,塑區緊韌體法得到的軸向預緊力波動較小。
3.兩種方法的軸向力範圍的計算
引數如下:
mt,min:最小扭矩,mt,max:最大扭矩,fassy,min:元件的最小軸向力,fassy,max:元件的最大軸向力,rp02min:最小屈服強度,rp02max:最大屈服強度,gmin:最小螺紋摩擦係數,gmax:最大螺紋摩擦係數,KMIN:最小端麵摩擦係數,kmax:最大端麵摩擦係數,a0:螺紋最小橫截面積,d2:螺紋中間直徑,d0:螺紋最小截面直徑,p:螺距,DKM:端部摩擦直徑,馬:擰緊扭矩偏差。
那麼緊韌體不同狀態下的軸向力偏差是多少,扭矩擰緊精度是多少呢? 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扭矩法:
圖中的b點是扭矩法擰緊的最大軸向力點,此時摩擦係數最小,屈服強度最低,即扭矩法擰緊,不允許材料進入屈服狀態,計算公式如下:
當軸向力最大時,相應的扭矩也最大,頭部的摩擦係數為kmin的最小值。
當擰緊扭矩偏差為δma時(數值偏差與擰緊工具的精度有關),擰緊扭矩的標稱值MA:可計算
最小擰緊扭矩為:
當摩擦係數最大時,當擰緊扭矩為最小值時,此時軸向力為圖中最低值fassy,min,A點,計算公式如下:
通過上述計算公式可以發現,軸向力的精度主要與摩擦係數和擰緊扭矩偏差有關。 因此,減小摩擦係數範圍和擰緊扭矩偏差可以有效提高軸向力精度。
塑料區緊韌體方法:
元件的最大軸向力(圖中d點)是摩擦係數最小、屈服強度最大的狀態。
裝配軸向力的最小值(圖中C點)是摩擦係數最高、屈服強度最小的狀態。
當螺栓擰緊到屈服狀態時,軸向力、屈服強度和摩擦係數之間的關係如下
當摩擦係數最小,屈服強度最大時,軸向力最大,計算公式如下:
當摩擦係數最大、屈服強度最小、軸向力最小時,計算公式如下:
通過上述計算公式可以發現,軸向力的精度主要與螺紋摩擦係數和屈服強度偏差有關。 因此,減小螺紋摩擦係數和屈服強度偏差的範圍可以有效提高軸向力精度。
第四,比較了兩種方法的軸向力範圍結果
下圖顯示了由上式計算的兩種擰緊方法的軸向力偏差,扭矩法擰緊的最大值為最小值的2倍或更多。 塑區緊固法的最大值約為最小值的13次。 因此,塑區緊固方法的軸向力精度明顯更高。
五、螺絲釘的經驗與總結
塑區擰緊法(通常採用扭矩角法)可以使軸向預緊力穩定在超過螺栓屈服點的高水平,有效地利用螺栓強度超過其屈服強度的水平。 與扭矩擰緊相比,軸向力的精度更高,最小軸向力得到有效提高。
兩種擰緊方式的軸向力範圍參照本文第3節計算,可根據實際零件和擰緊方法形成軸向力範圍參考表。
今天的話題在這裡分享,不恰當歡迎批評和糾正;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或者需要與合作夥伴溝通,可以關注微信***gaf-luosi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