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夏天,乙個10歲的考生來到遼寧省盤錦市的乙個高考考場,他就是張欣陽。 那一年,他以500多分的成績順利考入天津工業師範大學,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然而,他的學習並沒有就此止步,他順利考上了碩士和博士學位,正式成為博士生時年僅16歲......昔日的神童怎麼了? 本期《世界人物》將帶你走進這個天才男孩的成長史。
1995年7月8日,張欣陽出生於遼寧省盤錦市乙個知識分子家庭。 他的父親張慧祥是一名公務員,母親吳慧娟是一名教師。
張信陽的成長與父親息息相關,父親不僅扮演了父親的角色,還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張信陽的“生活設計師”。
張欣陽的父親張慧祥出生於乙個農民家庭,靠著自己的努力,張慧祥於1978年考上了大學。 後來,他順利考上了中國大學商學院的MBA班,但當時由於經濟壓力,高昂的學費迫使他放棄了錄取。
這個夢想的破滅給父親張慧祥帶來了極大的傷害,他以為自己的孩子以後再也不會面臨和他一樣的經歷,他希望自己的後代不再被現實禁錮,成功。
張慧祥36歲那年,他的孩子張欣陽出生了。 他給自己的孩子取名“星陽”,就像這兩個字的意思一樣,他希望孩子的一生能夠熾熱,而不是像自己平淡無奇的人生。 張慧祥對張信陽非常重視,尤其是他的學業,似乎兒子成了他夢想的延續。
據了解,張興陽兩歲多的時候,父親經常帶他去讀書,他們走到哪裡就拿著一根小棍子寫字。 兩三歲時,張興陽就能識出1000多個漢字,甚至還能看報紙。 從那時起,父親張慧祥就帶著兒子加快了學習的步伐,遠遠甩在了同齡人後面。
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上了一年級、二年級和三年級,跳過了四年級,6歲時,他坐在五年級的教室裡......跨越式的學習經歷給了張慧祥和張欣陽極大的信心,也讓他們更加勇敢。 張信陽9歲的時候,已經是高三了。
2005年高考成績公布後,張欣陽的成績超過500分。 這不是乙個很高的分數,但當它與乙個幼稚的小男孩聯絡在一起時,這令人驚訝。 隨後,張欣陽進入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理學院,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大學生。
不過,比同齡人更快的步伐,給張心陽一家帶來了耀眼的光環,但也埋下了未來的隱患。
當時,年輕大學生王思涵和張興興的經歷,讓張心陽和父親非常擔心,生怕重蹈覆轍。這兩位才華橫溢的少年,在人生的高光時刻,迅速墜入深淵,因為沉迷於網路遊戲而放棄學業,最終被勸退學校。
大學畢業後,13歲順利進入北京工業大學應用數學與物理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非線性分析及其應用。 雖然在學業上他已經趕上了成年人的步伐,但他在身體和心理上仍然是乙個少年。
在叛逆時期,他與父親的疏遠越來越深。 碩士期間,父親張慧祥還在讀書,但這樣的學習和生活方式,讓張信陽此時很不自在,他想擺脫父親愛情的桎梏。
漸漸地,張對電腦上癮了。 有一次,兩人因此大吵了一架,教育失敗後,父親氣得從北京工業大學走了50多公里回到河北的家。 經過幾次衝突和爭吵,父親妥協了,他決定給兒子獨立學習的自由。
獨立後,父親其實很擔心張信陽的狀態,但沒用。 電腦成癮仍然嚴重影響了他的學業。 另外,據張心陽自己說,之前的學習“跳躍”太快了,知識基礎還不紮實,很難趕上現實的學習進度。
後來,面對師傅課程的正常進度,張欣陽已經有些掙扎了,甚至連課程都不及格了。 他馬上就要畢業了,畢業成了頭疼的問題。 由於壓力過大,再加上長期的成功光環不允許他失敗,他開始變得非常焦慮,甚至一度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面對這種情況,父親張慧祥再也坐不住了,他不能再袖手旁觀了,不能讓兒子就這樣被廢掉。 他再次來到兒子身邊,開始陪伴他的生活。 好在經過一番“不良補償”後,張興陽還是順利完成了“區間值函式的亞微分和對偶性”的碩士學位。
速度與壓力相伴而生。 張心陽過早地踏入了大人的圈子,本該不屬於他這個年齡的問題成了他的煩惱。 本以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張心陽卻又出了個問題。 在碩士答辯前夕,他讓父母用所有的錢在北京買了一套房子。
乍一看,感覺有點突兀。 畢竟,他當時才十幾歲,根本就沒有參與買房。 不過,張欣陽的態度卻很強硬。 他說,如果父母不能用滿錢給他買到北京的房子,他堅決不參加畢業答辯,更別說考博的事情了。
當時,父親張慧祥和母親吳慧娟沒有那麼經濟實力,但他們的兒子卻在威脅自己的生命,這讓他們的處境非常尷尬。 無奈之下,他們選擇在北京租房,卻告訴兒子,他們全額買下了。 好在畢業答辯成功晉級,張欣陽也於2011年5月順利畢業。
當他的同齡人還在為高考做準備,而他的生活已經按下了加速鍵時,他在十年後領先了。 16歲那年,他順利拿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985級大學)的博士錄取通知書,這對他來說是乙個新的開始,但更嚴重的問題也逐漸在他身上浮現。
他的同學都是比他大十多歲的成年人,很多都有一定的經濟能力,而且在北京這樣的發達一線城市生活了很長時間,過早接觸這些,讓他對金錢產生了巨大的慾望。
據了解,在學習階段,張欣陽的人生其實並不富裕。 他的生活費不高,也沒錢打車在城裡來回。 於是,他想到了辦法,那就是記住每一條公交線路,每次出門都為自己規劃好最佳路線,最好不要浪費一分錢。
不僅如此,他還會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盡力省錢,包括喝水。 他給自己買的衣服不多,不是因為他不想買,而是因為經濟太尷尬了。
據他說,他在大學時暗戀過乙個女孩,但他一直不敢表白,主要是因為他對自己現在的處境不滿意。 在他當時看來,只有當他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比較“成功”的時候,才更合適,否則他就不合格了。
他也曾被同學們嘲笑過。 因為他說北京的房價太高,有同學說,如果覺得北京的房價太高,就回老家......等狠狠的話語,也成為他改變心態的重要導火索。
所以,他當時其實是很想成功的。 在他看來,有錢有房子,找到乙份好工作,在某種意義上是成功的象徵,至少對當時的他來說是這樣。
他覺得自己一定不能失敗,失敗是他無法接受的,他想成為人中的龍鳳,做高手。 張心陽的同學曾經說過,普通人想活得更好,但張信陽想活得最好。
從童年到成年,他被譽為“神童”和“天才”,是閃光追逐的物件,對於乙個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來說,這是乙個巨大的挑戰,很難不擔心他的心態會因此受到影響。
人們可能會想,如果你想有錢有錢,成功,那你就得自己動手,為什麼要強迫父母去北京買房呢? 然而,他的回答發人深省。 他相信自己可能沒有走到現在這個地步,更多的是因為他繼承了父輩那一代的所謂夢想,他們有責任讓自己走上這條路。
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成功,但良好的意圖和正確的方法需要齊頭並進。 他的父親張慧祥曾出版過一本名為《神奇的學習》的書,主要闡述了他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張信陽小時候,父親張慧祥帶他學習了很多新鮮內容,用他的話說,“不是求最好,而是求求知”。 兒子在家的時候,他和妻子從不看電視,也不邀請外人到家裡來,一切都要以孩子為中心。 兒子喜歡看《西遊記》,所以把書藏了起來,因為他覺得自己應該專心“讀書”。
不可否認,父親張慧祥的教育確實給張信陽後來的“成功”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但其負面影響卻不容忽視。 張信陽長大後回憶起這件事,他覺得有些做法是對自己的一種破壞和壓抑。
在張看來,歪頸樹更能經受住風雨的洗禮,而溫室裡的花朵卻不能,一旦脫離防護罩,就會迅速枯萎。 看得出來,他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缺少了這種風雨,他也希望能夠自由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在吳慧娟媽媽看來,雖然有些教育方式對孩子有好處,但並不意味著孩子感覺真的很好。 同時,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事情,也傷害了夫妻倆作為獨立個體的空閒時間,讓兩個大人迷失了自我。 不過,他的父親張慧祥很享受,對自己的模特很有信心。
儘管如此,張信陽還是很理解和感激父親的教育。 他曾在碩士畢業致謝中說,父親教會了他如何面對挫折、克服困難、不以成就為榮,父親是他學習和生活中的堅強後盾。
但張信陽也曾公開表示,那些可能不是他想要的,不是他的夢想,他希望追求自己的夢想。 長大後,他自己發現,雖然自己在不斷上公升,但每一步似乎都不切實際,功利本性太強,以至於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這或許就是對自我真實的追求。
他的父親張慧祥後來說,人生是乙個完整的系統,學業上的成功並不是全部,得有些是伴隨著失去的,他當時可能已經發現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問題。
現在張興陽已經28歲了,從他考上博士學位到現在已經12年了。 很多人會問,張心陽博士畢業了嗎? 目前,在CNKI**上還找不到張欣陽的博士畢業典禮。 這個**包括全國所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師範畢業生的畢業**。
此外,根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2年發布的《研究生身份管理規定》,直系博士生錄取期限為2018年(含)前4年,2018年(含)前其他型別博士生錄取期限為3年; 博士生的學習年限為6年,超過最長學習年限不能畢業的,按退學處理。
如今,這位曾經最年輕的大學生已經失蹤,杳無音訊。 社會尊重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選擇,只要合法合規,就沒有對錯之分。 正如人們常說的,“捻瓜不甜”,每個人的人生都應該由自己決定。
父母不應該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也不應該計畫孩子的生活,幫助他們走路。 過度干預可能會適得其反。 同時,在注重孩子學業的基礎上,也要注重心理成長,讓孩子全面自由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