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爆款製作機
在二線城市,表哥從二線大學碩士畢業後直接留下來教書。 剛開始教書時,他信心滿滿,熱情洋溢,經常花很多時間備課,但沒過幾年,他就失去了熱情。
很多時候,表哥準備了很久,甚至在課堂上還準備了一些梗,就是為了讓學生收穫一點點,讓學生在聽課的時候多一點趣味。 然而,當我的表弟站在講台上,看到下面的學生沒有抬起頭來時,沒有人回應。 他準備的梗和笑話就像一塊石頭沉入大海,沒有一絲一毫。 然後他感到非常尷尬,甚至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值得。
表哥回憶說,在他讀書的時候,讀本科的時候,他覺得研究生會很深刻,在讀博士的時候,他才意識到本科課本裡的那些東西,如果他學會了,是多麼的叛逆。 *頭髮驚天動地,不知道基礎知識。
首先,教師關心自己的利益。 教學不會給老師帶來任何好處。 課程費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頭銜、職稱、獎項等與興趣有關的東西,基本上只與科研成果掛鉤。
研究影響學校的排名和資金。 大學的政策基本上以科研成果的產生為中心。 科研壓力巨大,所以教師在教學上不會投入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其次,學校是評價優秀和保障研究的機制。 大多數學生最關心的是自己的期末成績,他們不會對自己的專業有熱情或追求。 相反,學生不喜歡講課太深太難,對作業要求高的老師。
第三,為了在本科期間徹底學習一門課程,你需要有大量的課外自學閱讀。 但是,教學大綱太滿太滿,學生厭倦了課外完成作業,沒有時間深入自學和研究。 此外,還有很多活動和比賽可以參加,以積累全面的測試結果,時間更是不足。
我不能咀嚼太多,但我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是的,專業書籍都很厚,老師隨便講課,放個ppt就讀完幾章,誰還記得,重點考試沒那麼多,很不鼓勵學生的積極性。 一學期忘十多門課,還要備考各種證書考試和競賽,有時還要被迫參加活動,每門課程的作業都擠得滿滿當當,沒有時間看很多相關書籍。 研究生一學期修四門課,一天四門課,雖然上課不多,但至少有一門課可以深入學習,而且必須伴隨著大量的閱讀文獻和討論。 在中國,學生和老師在兩個學分內讀完一本書真的很難。
大學對學生來說不是壞事,對老師來說不是壞事,對學校管理也不是壞事。 歸根結底,誰付錢就要對誰負責。 學校的主要經費由國家提供,而不是學費或校友捐款,國家要的是科研成果,所以教學和一切都要放在一邊。 世界上最好的學校幾乎都是私立的,你必須依靠教學來賺錢。
表哥以為是兩所學院的水平導致了這種情況,所以很亂,後來我遇到了很多好學校的老師來講課和做活動,然後我發現“天下黑如烏鴉”,只能說水平不全是壞的, 因為考核要求比較低。如今,學校裡的年輕教師要麼躺下完全拉扯,要麼把心思花在副業上。 反正沒人關心學校的工作和建設,他們能靠划槳做秀來應付,真是可悲。 老師假裝在課堂上,學生假裝在學習。 大多數課程只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
學習理論課程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他們進不了學術圈,行業也用不上,對他們來說損失不得。
如今,大多數大學生都有明確的目標,往往在大一時就開始關注“有用”的事情,比如準備公開招試、研究生入學考試、參加實習、從事電子商務**、學習程式設計和轉碼、學習英語準備托福考試等等。 這是當前象牙塔所剩無幾的大趨勢的必然結果,經濟放緩,年輕人越來越焦慮和壓力。 此外,我不認為大學課程中的放水一定是一件純粹的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