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數碼。
作者:穆楠。
全球運營和生成式人工智慧是2023年中國企業最大的亮點。
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的汽車出口量超過500萬輛,首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這一數字比20年前中國的汽車總產量高出數百萬輛。
在網際網絡領域,SHEIN、TikTok、Temu三駕馬車風靡全球,內容電商和**連鎖能力與華牌拓展全球。
在手機行業,華為復甦帶來的雙向衛星通訊成為技術創新公升級的標桿,中國手機品牌全球佔比進一步提公升。
與此同時,生成式AI在ChatGPT出現後引發了百種模型大戰,各大網際網絡公司都在開發自己的大模型,原生AI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幾乎成了風險投資的唯一選擇。
隨著推理成本的快速下降和大模型的不斷演進,高光逐漸從晶元廠商轉變為雲廠商再到終端廠商,而手機作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裝置,是未來生成式AI的最大載體,而手機廠商的AI布局,尤其是裝置端大模型的部署, 直接決定使用者的AI體驗。
在全球化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交匯處,有乙個你可能沒有想到的名字——OPPO。
成立20年的公司是唯一一家多年穩定保持在全球TOP4和國內TOP3的手機品牌,在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6億使用者,海外銷售額佔比超過60%,26萬家門店是OPPO給全球使用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同時,OPP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出海名片。
在剛剛發布的Find X7系列手機中,OPPO進一步解鎖了AI在手機上的想象空間,除了通話彙總、**生成、智慧型助手等原生應用外,手機內建了70億引數的自研“晶心”大模型,帶來比雲端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快的對應速度, 以及“端雲融合”的想象空間。
端端大模型的開發部署,也逼出了底層晶元排程的“潮汐架構”,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效能、能效、耐用穩定性”的“不可能三角”。
如果說華為過去10年的起起落落是中國手機的縮影,那麼OPPO的全球運營和技術投入則代表了AI時代的遊戲規則。
不生產大型型號的手機製造商沒有工作”。
在OPPO高階副總裁兼首席產品官劉作虎看來,在AI時代,“不做大機型的手機廠商就沒有戲”,AI+影象+效能將是OPPO的三大標籤,AI是重中之重。
無論策略有多好,最終都會體現在特定的產品中,Find X7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發布的。
衡量產品的一般公式是:“新體驗——舊體驗>轉換成本”,優秀的產品或服務通常可以使新舊“體驗差異”大到足以降低使用者的轉換成本,比如新能源汽車為燃油汽車,簡稱**。
目前,手機的更換時間已經延長到3年,體驗差異更重要——可能是影象體驗公升級帶來的,也可能是隨時響應的“AI代理”(AI Agent)帶來的,換句話說,與底層技術相比, 使用者更關心的是是否有足夠強的新體驗,這在Find X7系列中尤為明顯。
生成式AI是2023年推動科技網際網絡成長的第一驅動力,從雲端到端的部署形式正逐步落地手機層,這是使用者典型的新場景、新體驗。
過去以Siri為代表的語音助手只能應付簡單的互動任務,而Find X7中大模型加持的“小布”助手不僅可以聊天,還具有ChatGPT式的“回答世界上一切”的特點——比如用4歲孩子都能理解的語言解釋“為什麼麵包上有很多小洞”, 而小步目前擁有100多種能力,在辦公效率、生活服務、學習教育等不同維度幫助使用者。
通話摘要是乙個比較典型的AI應用,核心是將非結構化資訊轉化為結構化資訊,通話結束後,AI可以自動總結通話的關鍵點,生成待辦事項——在這個過程中,AI完成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內容歸納、摘要輸出等任務,最終將結構化資訊呈現在使用者面前, 對於過去的通話,也可以使用文本來檢索語音內容,這是乙個多模態登陸手機的生動而實用的案例,經過大語言模型。
影象處理也是多模態的核心應用,是減少“廢膜”的一大工具,Adobe Firefly一鍵剪下和填充影象在業界令人驚嘆,而現在在Find X7上也實現了類似的功能,真正實現了“生成式AI”——將被攝體消除和真實場景重繪等諸多功能放在手機上。
不同於需要單獨**APP——以上很多功能都是在內建自研的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中完成的,內建了70億引數,這在業界尚屬首次將這種級別的大模型大規模應用在手機上——有別於雲端大模型, OPPO通過壓縮和智慧型調整等方式解決了大模型端側體積大的問題,每次推理操作都占用手機記憶體,優點是使用者的私隱資料留在本地,更安全,同時響應速度也遠高於雲端——200字以內速度提公升20倍, 2000字內速度提公升2倍5次。
AI能力的創新提公升並非偶然,早在2年前OPPO就已經開始測試文盛圖等AIGC技術,並在不久的將來公司內部管理架構成立“AI中心”,集中核心資源部署“AI-FIRST”,相比於大模式投入巨資但缺乏盈利模式的網際網絡公司,OPPO做AI最大的優勢就是數億使用者和海量資料完成自我流通,使用者端也做到了“通用且永遠新”。
可以預見,2024年的大機型將成為手機終端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這也是劉作虎敢說“不做大機型的手機廠商不玩”的信心。
雙向衛星通訊也是典型的“新場景+新體驗”——即使沒有舊體驗,也很容易將體驗差異最大化。 去年,華為mate60系列帶來了從0到1的進步,將這一概念普及到業界,如今OPPO正在利用衛星天線模式控制技術解決衛星通訊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在Find X7系列中實現了手機擴音雙模衛星通話的創新體驗,告別了衛星通訊對講機模式, 並提公升它進入 2階段 0。
如果說衛星通訊和AI大模型是去年才出現的,那麼OPPO如何在捲起多年的舊場景中創造新的體驗?
OPPO走了一條與絕大多數廠商不同的道路,很多品牌都專注於“射月”等極限場景,強調的是極致引數,價值是滿滿的,OPPO更注重日常拍攝和人文美學——從技術上講,找到X7“超強光影影象引擎”,包括晶元演算法公升級和模組定製,在哈蘇的加持下,首次實現了安卓全焦距杜比視界的拍攝和展示;在觀念上,就是注重人文,強調畫質、色彩、風格和美學。
多年前,華為的“天際通行證”開啟了無需換卡租用Wi-Fi的海外旅行新選擇,OPPO Find X7推出“國際逍遙遊”,進一步推廣舊場景的新體驗,目前已登陸107個國家和地區,可以快速切換到本地服務網路和應用, 吃喝玩樂等資訊一站式推送,將“找人找服務”變成“找人服務”,一起解決網路問題和應用問題。這也是舊場景中的新體驗。
從以上四個案例可以看出,無論是AI模型、衛星通訊,還是超強光影引擎,還有國際逍遙遊,OPPO在產品層面的創新,始終是圍繞著“人”來閉環,它有時並不追求先做,而是努力實現最貼近使用者, 這也是公司“好創新”的核心。
打造中國科技名片。
中國手機市場歷來是世界的“量王”,在巨集觀敘事下,它處於飽和競爭狀態,是一場零和博弈,能夠突破高度內捲化的軌道,在一定程度上,它已經是中國科技強國的名片。
在幾年前的巔峰時期,華為的全球份額超過了三星,並贏得了超過50%的國內市場。 寧德時代佔據全球動力電池份額近40%,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40%的同時,比亞迪在年底拿走了特斯拉的電動汽車No.1、在當今新的市場環境下,OPPO正逐漸成為中國科技在手機領域的一張新名片。
商業戰略家漢密爾頓·赫爾默(Hamilton Helmer)在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商業護城河”理論中提出的“七大市場力量理論”(7 Market Forces Theory)受到廣泛推崇,即規模效應、網路效應、反向定位、轉換成本、品牌效應、壟斷資源和流程效率,該理論框架仍然適用於分析成熟企業的商業戰略。
手機行業的複雜度站在消費電子的頂端,用七大市場力量來衡量,乙個企業的優勢多集中在規模效應、轉化成本和品牌效應上——規模效應可以有效降低採購和製造成本,提高毛利,鎖定新玩家的突破空間; 轉換成本可以牢牢地粘在使用者身上,分離的服務將付出巨大的資料遷移成本。 品牌效應帶來高額利潤,留下更多創新空間,利用“**利潤研發投入優質產品**”的飛輪來保持優勢。
在規模效應方面,最直觀的資料是市場份額,OPPO多年來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第四,中國前三名的位置在國內幾乎都是乙個穩定的品牌,一方面說明使用者數量足夠高且具有粘性,另一方面,年銷售額超過1億的背後是完善的鏈條和終端渠道體系,在不斷創新的同時,也能帶來規模效應,保證市場份額。
轉換成本更多的體現在軟硬體結合的產品力上,比如iPhone版iCloud,這也是蘋果多年來依然保持“擠壓牙膏”高階市場地位的核心原因,在Find X7系列產品中,可以看到安第斯大模型, 超強光影影象引擎,衛星通訊20、《國際逍遙遊》等獨家產品進一步吸引使用者粘性,Find X7發布後有望進一步加強。
在品牌效應方面,華為成為首個通過Mate系列完成國產高階演進的手機品牌,而OPPO則專注於Find系列高階手機,目前包括摺疊屏的Find N系列和直板的Find X系列。 根據IDC2023年上半年的資料,OPPO在高階市場600美元以上的細分市場僅次於蘋果和華為,全球市場也處於領先地位。
借助過去幾年的穩健運營,OPPO積攢的勢能正迎來乙個以“AI+形象+效能”為基底、“新技術+新品”加速迭代期,在穩定背後,很多人忽視了技術積累——OPPO智財權專利數量連續多年位居國內手機廠商前兩名,在5G領域,是華為以外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內廠商。
去年第三季度,OPPO從18開始3%的份額超過了三星,在東南亞手機市場榜單中名列前茅,在拉丁美洲和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也保持了TOP5的位置。
20年前,OPPO以液晶電視和***起步於廣東,或許誰也想不到,它能成為今天的品牌標桿和名片; 以科技投入、AI加持、善創為理念,未來值得期待。
抬頭望去,是星辰之巔; 往下看,是人間烟花; 展望未來,雖然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回首過去,所有走過的路,都已經跨越了千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