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首屆“旅遊**周”已經落下帷幕。
今年春節出門的人不難發現:“xx人很多”。 度假城市和5A景區人山人海也就不足為奇了,但今年,不僅縣城酒店難找,就連郊區的小型廟會也排起了長隊。
2023年春節假期過後,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國家旅遊局政策法規司、綜合協調司原副司長高順麗曾指出,去年春節的主要特點是“親子訪多”和“冷熱兩極”。 春節的核心依然是“回家過年”,至於春節旅遊,則忽冷忽熱。
有趣的是,僅僅一年後,2024年將成為“史上最火的旅遊春節”。 據文化和旅遊部資料中心統計,春節假期為8天國內旅遊474億人次,相當於春節期間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不少於3人。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怎麼就變成”有錢不有錢,出去旅遊“?
哈爾濱冰雪世界 來源:Picture Worm。
人均1300元,這個春節“可以花”。
今年春節國內旅遊出遊474億人次,同比增長343%,同比增長19%。 與2019年同期相比0%。
這個資料是自文化和旅遊部公布測算資料以來的最高點,也是唯一乙個超過4億人的年份,上一次達到4億人次是在2019年,而10年前的2014年,春節出遊次數只有2次31億人,僅為今年人口的一半。
去哪兒大資料研究院研究員肖鵬分析,在單日遊方面,選擇在農曆新年初二(2月11日)乘飛機出行的人多於2月29日(2月8日)返鄉的人。 這背後是假期延長導致人們春節假期習慣的改變:8天的超長假讓很多人選擇“旅行”而不是“回家”,或者“回家”後“旅行”。
不過,雖然是同樣的8天假期,但春節期間出行的人數仍然無法與2023年第十一周相比,根據文化和旅遊部資料中心的資料,2023年第十一周的出行人數為8人26億人次,遠高於2024年春節的“**周”。
有意思的是,在消費方面,儘管遊客數量存在巨大差距,但2024年春節旅遊的消費力與第11周持平。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資料中心的資料,2024年春節旅遊總費用為632687億元,平均費用為每人13348元,而去年第十一**周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5343億元,平均費用為每人9121元,春節旅遊消費力可見一斑。
南京孔廟 資料來源:中新畫廊。
為什麼春節旅遊的人均成本這麼高?
從表面上的原因不難推測:一方面,由於存了一年的“錢”和存了一年的“閒暇”,旅遊消費的預算相對較高; 另一方面,集中假期導致集中出行,在供需作用下,船的自然崛起,無論是哈爾濱還是三亞,數萬元的“天價機票”在春節期間引發了熱議。
更何況,今年的春節是“跨省遊”的熱門之作。 攜程資料顯示,春節假期跨省旅遊訂單佔比57%,同比增長一倍。
根據攜程的資料,哈爾濱、長春、北京、瀋陽等熱門城市主要來自上海、杭州、蘇州等南方城市。 另一方面,有溫泉遊和海島遊,其熱門城市如三亞、海口、廣州等,主要來自北京、習、瀋陽等北方城市。 跨省旅遊,尤其是南北交流的跨省旅遊,成為春節旅遊的關鍵詞。
同時,旅遊目的地也集中在度假網紅城市和一線大都市兩類城市。 根據途牛的資料,在國內十大旅遊目的地中,三亞、麗江和哈爾濱上榜,而一線大都市包括上海、北京和廣州。
北京白領李娜春節期間帶著一家五口去桂林度假,原本打算坐高鐵,但最後因為買不到票,她把價格每人加價2000元,改乘飛機。 哪怕家裡的旅行預算增加了1萬元,李娜早就做好了準備,她說,即使預算翻了一番,她也從未想過放棄旅行或改變目的地。
上海白領可欣說,如果不是因為買不到回程票,她也想去哈爾濱當個“財主子”。 她說,有朋友也質疑“是不是一定要去人群”,在她看來,春節假期不能是二回事。 “我想去哪裡比我能去哪裡更重要。 ”
人們紛紛湧向度假網紅城市和一線大都市,前者在假日季自然貴,後者是消費水平持續居高不下,因此“能花”成為跨省旅遊加持下的春節旅遊關鍵詞。
不能閒著的“海歸”
雖然春節也被稱為“**周”,但畢竟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還是有“春節不遠出行”的傳統,“回老家團圓”是比“旅行”更重要的關鍵詞。
回到家鄉可能是 14 億人慶祝節日的最主流方式。
有趣的是,在趣聞報道中,不少受訪者表示春節只是“回家過年”。 然而,仔細一看,那些喊著“無處可去”的返鄉者,其實是無所事事。
根據攜程發布的《2024年龍年春節遊報告》,攜親友返鄉的人們紛紛回鄉,導致周口、上饒、信陽等“家鄉”的文旅消費激增,門票訂單量分別同比增長。 中小城市中,威海、唐山、延邊、開封等地旅遊訂單增速較高,均超過100%。
從酒店預訂量來看,縣酒店訂單同比增長超過6%,在酒店訂單總額排名前200的縣城中,江西阜梁、山西渾源、黑龍江武昌、福建民後、廣西萍鄉等酒店訂單同比增長超過2倍。
住在赤峰的北京大學教師王康說,在回家的一周裡,除了探親過年外,他重新發現了自己的家鄉。 雖然我不打算旅行,但在朋友的邀請下,我去了赤峰郊外的滑雪場,滑雪了冬天的第一場雪。
王康觀察到,滑雪場停車場的車牌中至少有一半不是本地車牌,最遠的車牌是湖北自駕車。 赤峰滑雪場顯然不是遠道而來的旅遊勝地,但對於返鄉的人來說卻是難得的旅行體驗。
在北京從事金融工作的張玥在春節期間在家鄉張家口,但她幾乎每隔一天就要去一趟。 先是去崇禮滑雪場雪地,然後去了上世紀老電影《野火春風鬥古城》的拍攝地有為古城,最後去了以軍事題材為主的葉虎嶺要塞旅遊區。
對於像張嶽這樣的當地人來說,大景門長城、雞鳴驛古城等知名景點早已失去吸引力,但他們的家鄉還是值得一遊的。 “去新的或小眾的地方,看看你的家鄉每年有什麼變化。 張玥說。
此外,還有一些海歸的旅行半徑更大——沿途旅行。 既不耽誤親人團聚,又不耽誤長途迂迴的額外時間,實現了返鄉和旅行的雙重好處。
在深圳工作的苗苗在春節期間回到了中國東北鞍山的家鄉,從南到北穿越了中國大部分地區,這讓她有更多可能計畫自己的旅行。 苗苗先安排了距離鞍山100公里的瀋陽兩日遊,那裡的風景和文化對於土生土長的東北人苗苗來說可能不是很吸引人,但澡堂和燒烤卻有著永恆的魅力。 吃飽了,揉了揉澡,累了繼續吃,這在深圳是很難實現的享受。
遊覽完瀋陽後,苗苗在回深圳的路上還特意在北京停留了一站,從北京到深圳的飛行時間合適又划算,出行自然提上日程,住在北京東部,去環球影城一日遊也剛剛好。
住在瀏陽的馬楞也有類似的計畫,從瀏陽到長沙屬於“返鄉遊”,而在回北京去武漢看東湖和黃鶴樓的路上,屬於“繞行遊”。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遊部資料中心主任戴斌表示,從春節旅遊資料來看,旅遊目的地正在加快格局重組。 主流方面,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關中及長江中下游地區仍是假日旅遊市場的最大受益者,得益於高頻的內源市場、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優質的營商環境。
不過,基於逆向旅遊、主動錯峰、理性熱錯開等新概念的影響,根據文化和旅遊部資料中心的資料,佛山、潮州、寶山、普洱、包頭等小眾旅遊城市的熱度明顯提公升。
旅遊會成為春節的“新年習俗”嗎?
或許在旅遊資源布局更加合理,更多城市向遊客丟擲橄欖枝,以誠換誠,旅遊將成為春節除了“團圓”和“陪伴”之外的新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