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不擾民,百姓致富。” 這源於他多年的新聞經驗和對公私關係的獨特見解。 梁恆畢業於全國人大,起家做常駐記者,幾十年來一直堅守新聞行業,作品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1982年,一本新雜誌即將創刊,它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和作家,分享不同地方的景點和景點。
接到邀請後,梁恆決定寫一篇關於家鄉山西祠堂的文章。 為了不浪費時間,他在農曆新年第一天的下午,只用了兩個多小時就完成了這項工作。
梁恆的一篇文章最初被該雜誌拒絕,但發表在他的報紙副刊上,並受到初中語文教材編輯的青睞。 就這樣,《晉祠》新教材於9月問世。
這是梁恆第一次選教科書,此後的幾十年裡,他的十幾篇文章被編入不同的教科書。 甚至在1984年,梁恆的作品也被他的乙個同學的兒子使用,他誤以為“梁恆”已經去世了。
梁恆,乙個年輕的知識分子,出生於霍州乙個重視傳統文化的家庭。 他的父親從小就讓他接觸《千詩》等書籍,他的中學中文老師通過生動的繪畫幫助他理解詩歌的情緒。
這些經歷使梁恆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之後,他在全國人大檔案部學習了四年,深受師生影響,成為乙個對家庭和國家有著深刻認識的年輕人。
然而,命運卻把他引向了另一條路:畢業後,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他只能去偏遠的北方當一年農民。 儘管如此,梁恆仍然對未來充滿期待,對文學充滿熱愛。
梁恆清楚地記得,1969年春天,他被分配到乙個沒有房子的地方,當地人告訴他,“仔細一看,那棟低矮的黃色建築是一棟房子,幾乎與泥土混在一起。 ”
那段時間,他和20多名大學生一起,親手搭棚子、搭爐子,學會了拾柴、生火、做飯、養馬、挖溝。
儘管他們被禁錮在農村,但沒有人放棄對未來的希望。 有人通過研究生考試離開了,梁恆憑藉自己的才華開始在縣里從事宣傳工作,並於1971年成為《內蒙古**》的記者,開始了他的新聞生涯。
梁恆轉行成為記者後,充滿了新鮮感和氣勢。 與檔案行業的乏味和保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記者需要走出辦公室,盡可能多地從受訪者那裡獲得資訊,梁恆形容自己“就算摔倒了,也要抓一把泥土回去”。 ”
他在乙個小型新聞台與來自三個不同國籍的人一起工作。 他們拎著行囊跑來跑去,這個窮地方既有黃沙,又有甜甜的水果,還有熱情的村民。
在出行途中,口渴時,村民們會採摘時令水果供他們品嚐; 梁恆的孩子出生時,當地同胞帶他去雪地裡抓黃羊,幫他們餵奶。
內蒙古是梁恆走上新聞之路的起點,也是他成長的故鄉。 1974年,他暫時離開新聞界一線,回到家鄉山西從事宣傳工作; 1978年,《光明**》招收記者,梁恆毅然決然地決定抓住機會,重新走上新聞之路。
同年5月,他來到報社報道,正好趕上歷史性的三中全會召開。 在這個“好時光”裡,梁恆深入基層,採訪了不少不同行業的人,其中一些人當時可能還不為人所知,但他們極具代表性。
面試結束後,在回去的路上,他靠在售票視窗旁邊綁著繩子上的筆上,起草了乙份不到2000字的手稿。 幾個月後,稿件發表,反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梁恆也因此獲得了多個獎項,他採訪的那個經歷過風風雨雨的養豬戶,成為了基層改革的典範,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1985年召開的六大三次會議上,梁恆正好在黨校讀書。 令人驚奇的是,他發現並報道了4位來自山西的專業人士,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耕耘,通過梁恆的報道,一舉成名,成為行業和時代的典範。
作為一名記者,能挖出乙個默默無聞的人才,尤其是當時各方面都落後的山西,是極其激動人心的。
當被問及如何寫出這樣一篇精彩紛呈、備受關注的新聞稿時,梁恆分享了自己的三個秘訣:一是把握時代脈搏,二是了解人們在想什麼,三是關注自己發現的東西。
梁恒下到基層的時候,發現道路兩旁的樹木很多,但他並不滿足於單純的談論樹木的數量,而是深入挖掘這些樹木的經濟價值,用普通人熟悉的自行車作為標尺。
他300字的報道獨樹一幟,視角貼近生活,切入點新穎,獲得了當年的“林業好新聞獎”。 梁恆的成功並非偶然,除了對精神需求的敏銳把握和對生活的真摯關懷外,紮實的寫作功底也少不了。
他的傑作不僅獲得了新聞類獎項,還獲得了文學類獎項。
畢業後,梁恆對文學的熱情絲毫沒有減弱,他和幾個朋友擠在一本炕上,在舒九寒冷的冬天學習詩集。 1975年,他向某雜誌投稿一首詩,被錄用,報酬14元。
因此,他創作的時事通訊和其他手稿準確地傳達了新聞的元素,同時又生動而引人入勝。
梁恆的作品跨越了多個創作週期,從短時間內完成的文章到花費數年時間創作的作品。 比如《大無我***》經歷了20年的創作過程,從1978年開始,作者從山西趕到北京進行研究。
雖然關於政治話題的文章數量不多,但其影響力不容小覷。 無論是諸葛亮的《師桌》,還是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都是家喻戶曉的傑作。
這幾年,涉足這個領域的人並不多,梁恆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學生時代就對歷史課上的政治人物產生了興趣,教科書一角**的《論新民主主義》影印本激發了他閱讀《毛宣》的熱情。
作為一名記者,梁恆的寫作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促進。 工作的需要使他在讀書的同時閱讀了大量的報紙和雜誌,這樣他就可以獲得最新的資訊,掌握很多別人沒有注意到的資訊。
在 80 年代,當這個國家首次開放時,人們對一切新事物都感到興奮。 作為一名記者,梁恆是乙個見多識廣、知識淵博的人,即便如此,他對國外生活的震驚程度仍然令人驚訝。
1984年,梁恆看到北京的眾人圍著乙個剛從德國回來的記者,急忙去看同事帶回來的報紙。 如今,紙巾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但那個時候,梁恆卻搞不清它是什麼。
當他得知那張花紋精緻的小紙片居然是衛生紙時,他震驚了,為這難以想象的“昊”,也為那些經歷過艱難日子的人難以理解的“浪費”。
那一刻,人們意識到了開放的重要性,只有開放,才能看清自己與外部世界的差距,正視國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當時,無論是領導人還是農民,都迫切希望擺脫貧困,過上更好的生活。 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也給長期凍結的市場和經濟帶來了復甦和發展的機遇。
梁恆認為,經濟發展是由利益驅動的,商品交換自然會發生。 因為他親身經歷過農民賣自己農產品的抓捕和懲罰,也看到了人民的改革願望,所以他才能夠寫出那部符合人民需要的傑作。
許多年後,梁恆在電視上看到,農村鄉鎮被迫要求農民種植某種指定的作物,把已經長到一定高度的莊稼拔到田裡。
農民的追求只是生活的繁榮和安寧,他們應該致力於保障民生和促進發展,而不是為了所謂的“經濟利益”而忽視農民的意願,忽視沒有糧食的農民如何謀生。
梁恆的身份越來越多樣化,不僅是新聞出版署副局長、全國最大報社副社長,更是從記者到**的轉變。 當頂尖大學的學生問他下輩子想做什麼時,他毫不掩飾地回答說:“我想成為一名**。
他認為,為官的本質是為人民服務,這是他一直堅持的觀點。 從校園裡老師們樹立的公私分明,到為同學樹立的榜樣,再到下班後的所見所聞,他堅信“當官就是為民”的理念。
雖然他已經身居高位,但還是關心那些窮人,還特意養了不少棉衣給窮人過冬。 然而,不久之後,他發現棉衣仍然躺在儲藏室裡,作為新年到來時“鄉下取暖”的用武之地。
看到自己穿著保暖體面的冬裝的地方,梁恆心裡很是生氣。
當官不是為了“作秀”,而是為了認真履行職責。 官職越高,責任越重。 然而,有些人卻收起了辛苦準備好的衣服,只是為了追求新年的“政治成就”。
梁恆所做的遠不止於此。 例如,1993年,他以張輝的形式將自己的科普數學、物理、化學等書籍免費捐贈給新疆出版社,並個人籌集了10多萬元用於出版。
擔任《人物》副主編後,他的工作變得更加忙碌,經常工作到凌晨,但“沸騰”卻成了他生活中的常態。 令人欽佩的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然抽出時間關注那些睿智善良、美麗的普通人,以及讓山仰望他們的革命者,並創作了許多受歡迎的作品。
退休後,梁恆繼續保持著對寫作和社會的熱情。 他花了數年時間四處旅行,專心閱讀有關林業主題的書籍,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津貼是榮耀的錯覺。
此外,他還寫了一篇關於張聞天的文章。 工作之餘,梁恆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了,但依舊過著普通老人的生活,衣著樸素,沒有任何架子。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老人,在過去的40年裡寫出了許多精彩的文章。
1.書寫新聞生活,鑄文靈魂——梁恆新聞人生事蹟2新聞的靈魂工程師:軼事和梁恆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