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推進“三北”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召開,發出了打好“三北”工程硬仗、爭創新時代中國荒漠化防治新奇蹟的偉大號召。
三北區各地自上而下齊心協力,扎根目標,突出重點,充分結合各地實際,全力打好三北工程硬仗。 為加強“三北工程”科技實力,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成立了“三北工程研究院”。 這是我國首次在重大生態建設專案中設立專業研究院。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集中優勢科技力量聚焦公關,組織實施七大科技行動,支援三北工程。 國家林業和草原系統積聚力量,不斷前行,努力創新,不斷奮鬥,用科技力量助力三北工程穩步前進。
攜手構建創新科技研究機制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三北局作為“三北工程建設的突擊隊”,始終走在前列、走在前列,攜手各林業科研隊伍,為科技研究開創新動能。
2023年12月30日,與北京林業大學召開座談會,就貫徹落實總書記“6.6”重要講話精神、科技助力三北工程建設、局與校戰略合作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雙方就生態用水、農田防護林網建設、科學防沙機械裝置、科學防沙先進模式、專業人才聯合培養機制等交換了意見,就各局、學校開展科技防沙化合作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
積極配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西南規劃院,以寧夏、內蒙古、甘肅省(區)為主要調查物件,開展“三北乾旱半乾旱區幾種典型喬木灌草配置模式”和“優化森林草原一體化開發促進三北生態修復工程”的研究, 探索提高專案區乾旱半乾旱區森林草綜合植被覆蓋率的新技術、新模式。本研究通過實地調查和資料收集,提出了4種適合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林草植被恢復模式,並結合現有林草工程成本體系計算了各模式的成本參考,從而達到在農牧生態帶中實現喬木灌木草三維配置和綜合配置的預期目的, 為促進農牧生態帶綜合治理、提高灌木草類比例提供了重要參考。
我們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功舍團隊一起,積極推進寧夏和內蒙古的枸杞種植試驗,為枸杞的試驗和推廣搭建了橋梁。 在靈武百兔崗鄉開展平羅紅子天然草原和鹽池大水坑草原試驗站、贛城子草種繁育基地、同心德瑞畜牧草種子繁育基地,開展中科1號、2號、3號、5號、7號中華楲試驗品種,不斷總結和推廣枸杞防沙成效, 探索乾旱半乾旱區草地修復“散沙固定+飼草增量”的雙收入模式,推動實現“中華楞-育種-改良”可持續控沙新途徑。
與蘭州大學合作,積極開展三北工程主要草原區域生態修復模式研究。 計畫收集整理三北地區先進的草原生態修復模式和技術,針對內蒙古高原草原區、西北山地盆地草原區、東北平原山地丘陵草原區等三大標誌性戰役範圍內的重點區域,制定相應的草原保護與發展規劃。 從而指導三北工程不同型別、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恢復。
總結經驗,推廣科技防治荒漠化模式
中國防沙人創造性地改進和發展了“草格防沙”技術,寶蘭鐵路中衛沙波頭鐵路固砂系統於198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如今,中國已經建立了國際知名的荒漠化治理模式,如登口模式、光伏荒漠化治理模式和庫布其模式。
因地制宜,內蒙古鄧口縣逐步總結出原生植被保護網、公路沿線保護網、農田堵沙保護網“三網”工作方式,鎖住肆虐的“紅牛”烏蘭布和沙漠。 原生植被保護網,即根據沙地自然植被覆蓋度,以棉莓、沙冬青、蒙古杏仁、桫欏等植物為重點進行分割槽保護。 公路沿線的防護網路主要是通過人工造林和利用外林和內灌多層結構來建設防護林帶。 農田泥沙阻擋保護網,即借助黃河灌溉渠,沿渠系方向,採用樹木灌溉的多層結構進行防護林的建設。 “兩帶三網”的建設思路是將流動沙地劃分為大小不一的區塊,有效固定區塊內的黃砂,匹配不同樹種,形成生態林、經濟林、景觀林等具有不同功能的綜合林業生態系統。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實施“工程固砂+封飛”系統處理試驗,選取麥秸、秸稈、蘆葦草、蒲簾、石材、柳、黏土、合成纖維阻砂袋、聚乙烯防砂、高豎向砂障等10種不同材料進行砂障固定試驗。 通過對不同場地條件下砂障成本和固砂效果的對比分析,篩選出最合適的砂障。 在專案已完工的地區,通過種植適合沙質種植的灌木,如白刺、金花名、沙棗、酸棗,以及無人機飛播草籽,提高了森林和草地的綜合植被覆蓋率。 通過監測幼苗和草種的存活情況,選取了本區適宜荒漠防治的樹種和草種,從而總結出適合巴彥淖爾市烏拉德厚齊的荒漠防治模式,最終達到陸地荒漠化面積不斷減少、荒漠化程度不斷降低的目標。 進一步提高森林和草地植被覆蓋度,進一步改善沙地生態環境。
經過30多年的治理,庫布其沙漠走上了一條生產發達、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庫布其模式”是集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經濟增長和社會福利於一體的綜合防治荒漠化戰略,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其他地區的荒漠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採取“以路劃區、分塊管理、封鎖周邊、滲透腹”的政策和“路、電、電、網、綠化”六位一體的方法,確保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該模式側重於將沙漠特有的自然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引擎,如沙漠旅遊的發展和蒲公英的種植,並改變了傳統僅依靠金融投資的荒漠化治理方法。 通過市場機制和企業參與,吸引資金和技術開展荒漠綜合治理,形成可持續的商業化荒漠化治理模式。 國家和地方政府在土地、稅收、資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援防沙化事業,出台相關法律法規和優惠政策,鼓勵個人和企業參與防沙化活動。 通過土地租賃、股權分配、提供就業機會等多種形式,農牧民可以從防沙活動中直接或間接獲得經濟利益,實現企業與農民的雙贏。 鄂爾多斯開創的庫布其治理模式,為世界防治荒漠化提供了“中國藥方”。
互助共解科研難題
科技支撐是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的核心,尤其面對目前三北生態水資源短缺、優良防沙樹種短缺、治沙機械科學性低、智慧型化水平低、制度治理模式薄弱等問題。
按照“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主攻方向,中國林業院將推動建立15個科技先行高地,組建科技攻堅一線、承包地塊,集中科技力量全力支撐三北工程攻堅戰。
科技創新為新時代荒漠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3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統籌林業和草原科研力量,啟動實施三北工程建設系列科技行動計畫,並取得初步成效。
2023年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關於專案清單的公告》,公布了“三北工程”關鍵技術清單,聚焦科技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支援全力打好“三北工程”硬仗, 組織實施三北工程關鍵技術研發工作。該清單分為科技研究課題和基礎調查課題,其中科技研究課題10個,基礎調查課題1個。
做好新時代的“三北工程”,必須注重注入新科技、新技術,真正把科技寫在腳下。 未來,只有牢記“國人偉人”,勇於擔當使命,不畏艱辛,做出長遠貢獻,才能在祖國北方築起更加堅實的綠色屏障,才能在建設美麗中國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劉兵
編輯:孔相瑞。
初審:李彥.
評論:袁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