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陸地或其他物體有時會出現在海洋表面,從而“縮小”海洋面積。 例如,最近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的發生,導致沿海海床抬公升到陸地。 日本國土地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衛星觀測結果,發現輪島市Minatsuki灣周邊地區的海床被抬高到4公尺高,海岸線被推入海中約200公尺。 日本地理學會的研究人員在分析航空攝影**後發現,僅在從珠洲市到輪島市的海岸線約50公里範圍內,陸地面積就擴大了約240公頃。
這種自然形成的土地是人類無法阻擋的。 然而,在人類的影響下,海洋表面也存在著不該存在的緻密的、黑色的物體。 此前,美國衛星在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之間的太平洋上發現了乙個面積近140萬平方公里的物體,幾乎是四個日本的大小。 這個被稱為“第八大陸”的物體不是靜止在海中,而是漂浮在日本和中國的方向。
這個“第八大陸”其實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巨型垃圾場,而不是自然形成的陸地。 海洋垃圾場是怎麼來的?
塑料製品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 自 1869 年人類發現製造塑料製品的方法以來,塑料製品已經使用了 150 多年。 塑料產品具有許多優點,例如重量輕、易於成型、耐腐蝕和製造成本低廉。 因此,塑料製品迅速普及。
然而,塑料製品的廣泛使用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汙染。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院 2021 年 12 月發布的乙份報告,全球塑料產量飆公升至 381億噸。 聯合國在2024年發布的乙份報告顯示,全球每年使用約5萬億個塑膠袋,這些塑膠袋的總面積幾乎相當於2個法國。
與其他廢物相比,塑料廢物**更難再利用。 全球塑料垃圾的使用率**僅為9%,而且大部分塑料垃圾未經處理**。 這些塑料垃圾最終被焚燒、掩埋或傾倒到河流和海洋中。 由於塑料降解緩慢,至少需要幾百年,如果處理不當,塑料垃圾就會增加。
海水不是靜止的,由於風等因素,海水從大陸架的邊緣流出。 當海面上有大量的塑料垃圾時,有的沉入海底,有的漂浮在海面上。 在洋流的作用下,漂浮的塑料垃圾聚集在海洋的某個區域,最終形成乙個巨大的海洋垃圾場。
海洋垃圾場被譽為“第八大洲”,面積達140萬平方公里,由400萬噸塑料垃圾組成。 儘管其面積僅佔世界海洋表面積的 0%,但事實並非如此5%,但幾乎超過公海漂浮塑料的 50%。 這些塑料垃圾入海後,不僅形成了黑色壓抑的“第八大陸”,還嚴重破壞了海洋生態。 海洋生物攝入這些塑料垃圾,造成各種問題。 例如,海豹和海龜等動物可能會被海面上纏繞的塑料垃圾或塑料垃圾攝入而受傷。
為了減少塑料垃圾對海洋環境的破壞,各國和環保組織紛紛採取措施,如限制塑料製品的使用、加大塑料垃圾的處理力度等。 在中國,我們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推動綠色發展,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通過加強對塑料製品生產、消費等環節的管理,努力減少塑料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
然而,解決海洋中的塑料汙染問題並非一蹴而就。 儘管各國**和環保組織做出了努力,但塑料垃圾繼續進入海洋。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協會(IUCN)的資料,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在這種背景下,研究人員正試圖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一種方法是利用新技術開發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替代品。 這些替代品可以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時,在自然環境中迅速降解,減少環境汙染。 此外,科學家們還在研究如何使用生物降解劑來加速塑料垃圾的降解過程,以減少其對環境的影響。
另一種方法是加強對海洋塑料垃圾的監測和清理。 例如,一些非**組織和志願者在沿海地區開展海灘清潔活動,以減少塑料垃圾進入海洋的機會。 此外,使用海洋機械人和無人機等先進技術可以更有效地監測和清理海洋塑料垃圾。
同時,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是關鍵。 通過各種宣傳活動,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塑料汙染的嚴重性,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 在我國,許多學校和社群開展了垃圾分類和減少塑料汙染的宣傳活動,提高了居民的環保意識。
此外,國際合作對解決海洋塑料汙染問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