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中國時報)net.CN)記者俞建平、實習記者溫衝北京報道。
在智慧型汽車時代,一直有一句話叫“誰拿到了汽車的'芯',誰就贏了天下”,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鋼曾將其概括為“汽車晶元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競爭的角力點”。
但目前我國汽車晶元的國產化率仍處於較低水平,基本上每輛車90%以上的晶元來自進口或外資本土企業。 尤其是在經歷了2024年底的“缺芯”之後,提高車載晶元的國產化率變得更加重要。 除了本土汽車晶元製造商外,包括上汽、吉利、比亞迪、蔚來、理想和小鵬在內的車企也在積極投資或開發自己的汽車晶元。
隨著本土汽車晶元的發展,以及車企與晶元企業的關係日益密切,行業需要統一的標準來為汽車晶元行業指明方向,提高國產化率。
1月8日,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布關於《國家汽車晶元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通知,2024年將制定30多項汽車晶元重點標準。 到2024年,將制定70多項與汽車晶元相關的標準。
制定標準推動國產汽車晶元規模化發展
隨著汽車電動化、智慧型化等技術的加速演進,晶元將在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傳統燃油車所需的汽車晶元數量為600-700顆,電動汽車所需的汽車晶元數量將增加到1600個,智慧型汽車所需的晶元需求量預計將增加到3000個。
巨大的需求伴隨著巨大的市場規模。 IC Insights**,到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增長到1萬億美元以上,其中汽車晶元的佔比將從10%提高到15%。 在中國,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到2024年,中國汽車級晶元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2000多億元。
然而,汽車晶元目前存在國產化率低的問題。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2024年我國汽車晶元自給率不到10%,國產化率僅為5%,對外依賴度較高。 這意味著每輛汽車中90%以上的晶元來自進口或外資本土公司。
汽車分析師田力對《華夏時報》表示:“要提高汽車晶元的國產化率,就必須加大國產汽車晶元的規模,規模化發展需要以標準化來推動和引導。 由於汽車晶元的標準體系不夠完善,不同企業生產的晶元之間存在相容性問題,很容易制約行業的發展。 ”
工業和資訊化部表示,將分階段規劃布局汽車晶元標準體系建設重點任務,結合行業發展現狀和未來應用需求,持續完善標準體系,合理安排標準制修訂進度, 加快研究制定基礎、共性、重點產品急需的標準專案。
根據《指南》,到2024年,將制定30多項汽車晶元關鍵標準,明確環境與可靠性、電磁相容、功能安全、資訊保安等基本要求,制定控制、計算、儲存、電源、通訊晶元等關鍵產品和應用技術規範,形成車輛與關鍵系統配套的測試方法,滿足汽車和關鍵系統的基本需求。安全可靠的汽車晶元產品應用和中試演示。
到2024年,制定70多項汽車晶元相關標準,進一步完善基礎通用、產品及工藝應用及配套測試的通用要求,實現對前瞻性、整合化汽車晶元技術和產品研發的有效支撐,基本完成對汽車晶元典型應用場景和測試方法的全覆蓋, 從而滿足構建安全、開放、可持續的汽車晶元產業生態的需求。
事實上,早在2024年3月28日,工信部就發布了《國家汽車晶元標準體系建設指導意見(2024年版)》(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 自那時以來,各方一直採取後續行動。 2024年12月,中國協會標準法規工作委員會汽車晶元專業委員會成立,組織行業單位參與汽車晶元標準體系建設,開展標準研究修訂,對標準的實施和應用情況進行跟蹤評估。
田力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正如《指南》中提到的,標準化的引入將有助於充分發揮標準在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綜合競爭力等方面的引導作用,促進汽車晶元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車企布局將搶占未來兩年技術關鍵點
眾所周知,汽車晶元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汽車行業“缺芯潮”衝擊之後。
2024年底,全球汽車晶元出現供需失衡,引發了當時的連鎖反應,導致部分車企不得不實施短期減產計畫,部分車企高管甚至蹲在晶元公司或工廠門口,只為提前拿到晶元訂單進行排產和交付。 長達三年的晶元短缺使全球汽車產量減少了約1700萬輛,中國產量減少了260多萬輛。
在經歷了“缺芯”帶來的痛苦後,車企開始“自救”,更加重視汽車晶元在中國市場的國產化**。 僅地平線的晶元就被比亞迪、長城、理想、長安等超過25家車企採用,累計量產車型超過150款。
除了合作,車企也盡可能參與汽車晶元的生產,參與方式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方式:一是自主研發的汽車晶元。 包括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等車企選擇組隊開發自己的晶元。 其中,比亞迪和吉利在危機前就已經開始工作,比亞迪自主研發的汽車IGBT晶元已經發展到最高水平,吉利的關聯公司億卡思在2024年發布了首款與聯發科合作自主定義的E系列晶元。 2024年下半年,蔚來成立了自研晶元團隊,主要從事智慧型駕駛、感測器等晶元的研發。 在2023蔚來日上,蔚來發布了首款自主研發的智慧型駕駛晶元神基NX9031,處理延遲小於5毫秒,處理能力為每秒65億畫素。 此外,小鵬汽車自2024年開始在中美布局晶元自研,理想晶元團隊主要專注於智慧型駕駛晶元的NPU架構設計。
二是投資汽車晶元企業。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上汽、廣汽、北汽、長城、長安、奇瑞、吉利等車企在內的車企紛紛投資汽車晶元。 例如,2024年6月,上汽集團及其子公司及關聯方共同投資了6012億元,共同投資上海上汽新巨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聚焦半導體產業鏈上下游,以及汽車智慧型電動化、網聯化驅動晶元相關關鍵技術產品。 當時,上汽集團表示,公司正在加速晶元國產化,力爭2024年佔比超過10%,2024年佔比達到30%。
三是與汽車晶元製造商成立合資企業。 一汽、上汽、小鵬、申藍、理想等車企選擇與晶元廠商成立合資企業,尤其在IGBT、MOSFET等汽車晶元布局關鍵領域。 例如,上汽集團選擇與英飛凌合資成立IGBT核心零部件公司; 廣汽集團與中車時報合資成立青瀾半導體,同樣瞄準IGBT; 深藍與星空半導體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推動下一代功率半導體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商業化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自研、投資還是成立合資企業,車企布局汽車晶元的路徑是多元化的,甚至很多車企都在多條腿上行走。 例如,自主研發的理想還與國內三安半導體合作建立功率半導體生產線,通過合資布局碳化矽功率半導體。 吉利旗下億咖通除了自主研發外,還與Arm中國等公司共同創立,推出了中國首款7nm車規級SoC晶元SE1000,被譽為“龍鷹一號”。
田力表示:“《指南》的發布將更好地引導包括車企在內的參會者規範汽車晶元的功能、效能和應用,助力提高汽車晶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同時,也將更好地促進晶元廠商與車企的合作,加速中國汽車晶元產業的發展。 ”
國產晶元在這一年裡非常值得期待,有企業提出2024年全國生產,所以國產晶元在車上的加速發展是近兩年汽車半導體領域非常亮眼的一大特色。 張永偉說。
責任編輯:李亞楠 主編:於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