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乙個從小到大的電腦愛好者,我逐漸愛上了各種小機箱的設計,從2013年開始,我見證了各種ITX機箱的發展和創意。 起初,我對機械師傅的產品有點牴觸,因為第一印象是它比較高,但自從買了第一台C24機箱後,我就失控了,越來越喜歡它的設計。 有兩個原因,一是設計獨特緊湊,二是使用的材料比美元便宜的小底盤強得多,而且材料不在同一水平上,所以重量會更重,但對我來說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看過A4系列的閃光秤,但是側面IO真的不喜歡,我個人也更喜歡透明的玻璃側面板而不是容易吸塵的網狀網板,A4除了體積小只是小,風冷散熱能力一般,玩同樣的結構感覺不到,所以轉向更可擴充套件的matx,至少目前還沒有A4機箱可以滿足我。
整機容積約129公升,負載重量約為755kg,啞光純黑款式。 安裝這第二台擠奶機,也是為了這台陪伴了我10年的970,為了紀念我逝去的青春,C24太小了,放不下,要送給朋友了。 除了機箱、散熱器、CPU之外,其他的都是陸續挖出來的二手機,純刀柄機,以後的主機也準備換成更小的機箱,只是還沒有定下來。
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這款C26的接線,看看網友的案例,官方**教程,因為沒有ARGB照明,加上定製線的定製長度,接線很容易做得很整齊,剩下的多餘電線可以利用主機板或電源後面的空間隱藏起來。 電源和顯示卡都有獨立的風道,非常好。 整機的熱量不大,所以我沒有在頂部安裝風扇,而是貼上了防塵網來減少灰塵,側板和底部不太容易進入灰燼,並且沒有貼上防塵網以加強進氣。 在整體安裝體驗方面,沒有卡住的地方,而且比C24更容易操作。
最後,我想談談我的感受,我覺得它的設計語言很能代表乙個機械大師的特點,那就是大即是小。 使用相同的硬體,它可以做得更小。 如果要談談ITX的極限音量,這不是他們的強項,目前最小的是99公升C24。
但是緊湊型MATX,機械大師的C系列是最好的之一,無論MATX搭配什麼樣的硬體,它都能拿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的產品,而C26是最緊湊的MATX的答案,剛好可以滿足我對硬體和體積的需求, 以達到一定的平衡。缺點是它的**更高,極端預算黨不會考慮它。
我個人認為ITX的侷限性還是**相容的,ITX越高階,越是定製化,也就越高。 其次,體積越大,相容性越差,能選擇的越少,人群越少,這兩點注定了ITX是乙個小眾市場,在普通人眼裡,它是乙個昂貴的玩具。 因此,大量同質化的ITX鐵質機箱依靠最佳優勢占領了本已很小的市場,而創意ITX機箱的設計則因成本與銷量的不匹配而難以設計,機械師傅在MATX結構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平衡,獨樹一幟。 我也希望未來,底盤裡會有越來越多有趣的設計,而不是四四方方的鐵盒。
配置列表: i5 12400 900 全新。
Kingston Hack God 16 g *2 D4 3200 370 二手。
B660M 重炮手 WiFi 700 二手。
Rainbow GTX970 火焰戰神 X 擁有。
海雲SPX650 600二手。
定製線 140 全新。
Coolio FF135-B 黑色 213 新。
貓頭鷹 A9-25 109 全新。
GM7000 1T 350 二手貨。
擁有 M9P+ 512G。
機械師 C26 黑色 549 新。
總價 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