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乙個“鬆散國家”,沒有經歷過徹底的國家轉型,也沒有在全國範圍內達成廣泛共識,因此其制度充斥著黨派之爭和利益衝突,執行力薄弱。 這個邦的人民,無論他們被稱為印度還是“婆羅多”,都不會有太大變化。
然而,印度**似乎打算改變印度人口大國的名字,並選擇了具有強烈印度教特徵的“婆羅多”。 這個名字來源於印度教文字《往世書》,來自梵語,意思是“尋找光明”。 事實上,這個名字不是新聞,而是印度憲法第 1 章第 1 節中印度國名稱的乙個組成部分
1) india, i.e. bharat, will be a union of states
印度,也被稱為“Bharat”Bharata,被認為是乙個國家聯盟。
既然如此,為什麼印度如此大張旗鼓地採用這個名字呢? 據他們說,此舉是印度的“非殖民化”,目的是從西方殖民者手中解放被汙名化的“印度”名稱,以恢復其傳統並增強該國的自信心。 他們認為“印度”這個詞來自乙個專有名詞——“印度公司”,這是對印度的侮辱。
然而,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印度”實際上與“印度斯坦”相同,後者是印度最後乙個莫臥兒王朝使用的名稱。 印度的真正目的可能是建立乙個印度教國家。
印度是乙個非常複雜的語言和種族,沒有乙個主要種族可以控制局勢,印度斯坦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種族,但它只有46%的人口。 然而,在84%的人口是主要信仰的印度,印度教已成為團結印度人並建立其民族意識的強大力量。
為此,以人民力量和莫迪總理為代表的印度印度教民族主義主張“保護印度教的種族、宗教、文化,使其得到充分發展,以便恢復古老的印度教王國”。 他們認為印度教是乙個神聖的國家,經常參加印度教的儀式和儀式,並賦予其他印度信仰的地位,尤其是穆斯林、錫克教徒和印度莫臥兒帝國在這個偉大時代的地位。
這種行為不僅未能消除印度教內部的等級制度等諸多問題,反而加劇了印度內部的宗教矛盾和種族分裂。 例如,在2002年古吉拉特邦的騷亂中,穆斯林和印度人之間的血腥衝突造成數千人死亡,當時的古吉拉特邦總理莫迪因未能阻止衝突而受到譴責。 另乙個例子是1984年的錫克教起義,導致英迪拉·甘地被暗殺,英迪拉·甘地是印度第一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女兒,印度的鐵娘子。
簡言之,印度改名的願望表面上是反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但實際上只是建立印度教國家的政治手段,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印度的深層次問題,甚至可能進一步激化印度的內部矛盾。 這個名字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太難了,尤其是像我們這樣人口眾多,改名也不是小事,甚至關係到乙個國家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