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對《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印象大多是陰險、狡猾、惡毒、殘忍,而這種印象大多來自該書作者羅冠忠。
羅冠忠在寫《三國演義》時,採用了“支援劉反對曹”的整體結構,讓人在接下來的幾百年裡,根據曹操作為叛徒的形象,對曹操的壞處進行了各種描寫。
然而,在指責之中,**對曹操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
標題:曹操形象的演變 曹操的形象從一開始就不被視為反派。 與羅冠忠的《三國演義》相比,陳壽在西晉的《三國志》一書中將魏視為正統,這從書中對各國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魏書》有30卷,《武書》只有20卷,《蜀書》只有15卷, 還不到《魏書》的一半。
曹操在書中被描述得非常尊敬,稱他為“太祖武帝”,並稱讚他為“非凡的人,天下的主人”,而劉備和孫權則被稱為“祖宗”和“吳主”。
陳壽之所以“尊敬曹”,與他所處的環境有很大關係。 他出生和生活在蜀漢和西晉時期,是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從小勤奮好學,師從同縣的錢周。
他機智聰穎,精通《史記》和《漢書》,以傑出的文學才華著稱。 不過,當時黃浩掌權霸道,蜀漢的**大多都在罵他,但陳壽對此不屑一顧,他的正直和堅韌使他成為獨樹一幟的歷史學家。
陳壽被一些人視為異類,因為他在蜀漢任職期間堅持正義,不受官場的影響。 在父親的葬禮上,他病得很重,需要乙個女僕服侍和服藥,但他的家人誤認為他行為不端,導致他多次被降職,直到西晉著名大臣張華欣賞他的才華,恢復了他的官位。
在編纂《三國志》時,陳壽將西晉視為正統,這也體現了他對正統的堅持。 同時,唐太宗李世民討伐高麗時,親自寫了一篇《向魏太祖致敬》,肯定了曹操的能力和功績,也表明了他對曹操的欣賞和認可。
曹操形象的變化,是受歷史環境和人民價值觀的影響。 從歷史上看,國家的繁榮和政治穩定往往使人們更傾向於將曹操視為正面人物; 相反,國家的衰落和失敗,會讓曹操的形象更加負面。
這種變化與人們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密切相關。 比如南北朝時期,曹操被看作是小人,因為國家的**導致了社會動盪; 北宋時期,曹操的形象有所改善,因為國家的穩定給了人們更多的正能量去看歷史人物。
包括曹操在內的三國時期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在民間文學、戲曲藝術和歷史研究中被廣泛使用,這些藝術形式和學術研究都對曹操的形象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然而,無論時代背景如何,曹操的形象一直是人們關注和**的話題,他也是歷史上乙個有爭議的人物。
**是中國革命的先驅,從小就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八歲上私塾,十三歲開始讀《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給他的一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然而,因為在課堂上看了**,被老師趕出了私塾。 然而,這並沒有阻止他追求知識。 當他回到家時,他對這兩本書更加著迷。
1910年考入湘鄉縣東山中學,只帶了這兩本書到學校。 在這所學校裡,他成了同學們眼中的故事之王,尤其是這兩本書的內容,他非常了解。
**生前,他對三國人物,尤其是對曹操的評價,做出了不少評論。 他認為曹操是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他的智慧和勇氣無與倫比。
他在《講堂實錄》中寫道:“世上沒有人才,有能者,沒有對手。 如果說對手就是對手,那麼孟德、鐘謀、諸葛都已經是了。 這是他對曹操的評價,也是他人生觀的體現。
1918年,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和同學們因洪水被困在河南。 就在眾人動不動的時候,他和羅章龍、陳少秀三人前往許昌祭祀衛都古墟,絞死曹操。
三人還寫了一首詩,表達了對曹操的欽佩之情。 總的來說,**對《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熱愛,讓他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受益匪淺。
他的人生觀,他的才華和智慧,都是在這兩部作品的影響下形成的。
在羅章龍的記憶中,他們曾經在魏國的廢墟中呆了很久,哀嘆著那個時代的廢墟。 多年後,曹操的軍事實力在他的演講中被兩次提及,尤其是在元曹官渡之戰和吳魏赤壁之戰中。
1948年,曹操在為新華社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再次被提及。 中共**進入北平後,**暫時住在香山的雙清別墅裡,曹操又被提起了。
當時中共正在研究渡江之戰,想到了曹操在赤壁之戰中的錯誤,作了詳細的評論。 他指出,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被擊敗有五個原因:他不擅長水戰,他不適應南方潮濕的天氣,導致“瘟疫”流行,他殺死了蔡毛和張云,只有他們懂得在水中戰鬥, 他把船釘在一起,被苦肉招殺了,被黃蓋的火燒死了。
在周世釗的《許昌之上》中,“野史聽曹操,秋風吹過許昌”,這兩首詩使***對曹操有了新的看法。 **認為對歷史人物的解讀既要正面又要負面,但也要有全面的認識。
他主張,對乙個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僅僅以野外歷史為依據,而應該全面研究和理解。 所以,他對曹操的印象,不再是單一的讚美和不贊同,而是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
1952年,**到河南安陽拜訪了殷墟,因為這個地方離漳河很近,他想到了曹操。 在訪問中,他提到曹操曾在這裡訓練過他的海軍,並稱讚曹操是乙個偉大的人物。
此外,曹操在這裡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張,推行了屯田制度,使百姓過上了好日子,為後期晉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除了去銀旭,**還會經常去北戴河調節身心,有時還會帶李敏和李奈一起去度假玩。
1954年,李敏和李奈去北戴河度假,給他們的信中也提到了曹操。 他告訴孩子們,曹操去過北戴河,他不僅是政治家,還是著名詩人,他的《界詩集》很有名。
後來,**親自來到了北戴河,還拿了一張地圖去核實傑石的位置。 有一次,**走在沙灘上,凝視著大海,嘴裡念著詩。
跟在他後面的保健醫生徐濤忍不住問道:“主席,你在讀誰的詩? *笑了笑,沒有回答,而是問道:“你聽起來怎麼像? ”
徐濤仔細摸了摸:“我覺得自己很有勇氣。 ”
徐濤的目光停留在董事長的笑容上,他期待的答案似乎在這一刻出現了。 董事長解釋說:“這是曹操的詩,叫《望海》。 ”
當時,人們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把曹操看作乙個狡猾的政客,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寫過詩。 徐濤也是第一次聽說曹操會作詩,他忍不住狐疑地問道:“曹操也會作詩? ”
他有些難以置信,又問道:“曹操? 哪個曹操? 他寧願相信世界上有乙個和曹操同名的人,也不願去想三國時期的曹操。
聽到這個問題,董事長忍不住笑了起來,他道:“當然是三國的曹操,還能有誰? 徐濤看著董事長,心中滿是疑惑:“他,他不是白臉叛徒嗎? ”
聽到這話,他情緒激動,毅然決然地說:“這是什麼? 曹操統一了北方,建立了魏國,實行改革,發展生產,提倡節儉,使社會開始穩定下來,這難道不是乙個了不起的成就嗎?
說曹操是白臉叛徒,其實是對他的誤解。 我們應該糾正這種錯誤的觀點。 在北戴河游泳後,那一年,**寫下了一首雄偉的詩《北戴河的海浪與沙灘》。
他雖然從小就讀過《三國演義》,但並不拘泥於羅冠忠的思維方式,他更注重曹操對人民的貢獻。 這就是 *** 的用武之地。
他反對曹操的貶損,1957年,他曾對人民**負責人說:“歷史說曹操是叛徒,那些戀情不可信,曹操代表了當時進步的一面,漢朝已經衰落了。 ”
在***的引導下,人們對曹操的印象發生了變化,這從劇中曹操形象的變化就可以看出。 1959年下半年,人們發現該劇舞台上的曹操不再是一張全白的臉,而是在眉心上多了一抹紅。
在劇中,不同顏色的面孔代表不同的性格,紅色象徵忠誠和英雄主義,白色面孔代表奸詐陰險。 曹操形象的改變,就是這種現象的體現。
那麼,為什麼世界的態度突然發生了變化呢? 這與郭沫若的一篇文章有關。 今年年初,在***的號召下,郭沫若打響了“為曹操翻案”的第一槍。
他在《光明》上發表的《論蔡文基的十八拍》中說,曹操是民族英雄,把他當成壞人,是歷史的重大歪曲。
簡伯贊和另一位學術界有影響力的學者在《光明》上發表文章,為曹操挽回名譽,引發了一場關於曹操是白是紅的大爭論。
到了年中,**在一次會議上說:“是時候推翻曹操的案子了。 這句話幫助改變了曹操的形象。 ***雖然肯定了曹操的功績和才能,但也指出了曹操未能統一三國的原因:一是優柔寡斷,二是寬容嚴。
特別是這個致命的缺陷,剝奪了曹操統一三國的機會。
劉備在蜀地站穩腳跟後,立即將目光投向了風水寶漢中。 漢中位於南北交界處,北與秦嶺相接,南與巴山相接。
攻占漢中,相當於掌握了攻守的有利位置,也是劉備進攻曹操的起點。 不過,曹操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收購漢中是曹操的必然選擇。
當時,漢中被張魯占領,張魯自稱是天師張道陵的後裔,深知漢中的重要性。 他和弟弟張偉商量應對策略。 張偉認為,漢中地勢險象環,兵馬充足,糧食充足,足以與曹操抗衡。
不過,張璐對自己的能力並不自信,準備直接投降。 在弟弟張偉的勸說下,張鈞最終決定與曹鈞一決高下。 起初,曹操認為他的軍隊足夠強大,可以對付漢中。
然而,由於他低估了敵人,他花了四個月的時間才將漢中收入囊中。
漢中淪陷後,司馬懿想出了乙個大膽的主意。 他覺得劉備剛剛攻占了益州,根基並不穩固,如果此時曹軍突襲益州,肯定會讓劉備陷入困境,從而趁機削弱劉備的實力。
然而,剛剛攻占漢中曹操,似乎失去了野心,變得猶豫不決。他擔心輕率的攻擊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雖然司馬懿一再勸誡,但曹操不服氣,司馬懿只能放棄這個機會,讓劉備加強軍隊,穩住自己在益州的地位。
同時,劉備得知曹操占領了漢中後,立即與孫權達成協議,迅速擴大勢力,準備進攻漢中。 建安二十二年,劉備發動進攻,經過兩年多的戰鬥,終於成功攻占了漢中,此時的曹操無法挽回局面。
在與劉備爭奪漢中的戰鬥中,曹操猶豫不決,錯失了吞併劉備的好機會。 ** 這段歷史在杭州的一次會議上被引用為現代軍事研究的案例。
這說明**不僅著眼於曹操的長處,而且從他的短處中吸取教訓。
誰應該為赤壁之戰的失敗負責? 也可以看出,**非常清楚曹操的缺點。
曹操太過囂張,導致他的兒子曹昂在萬城之戰中陣亡。 這場戰爭讓他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完全無視了張繡的情感和尊嚴。
他讓典韋拿著巨斧站在自己身後,這讓張繡嚇得更加不滿。曹操甚至當著張秀的面收了嫂子為妾,這是對張秀的極大侮辱。
宴會結束後,張繡謀劃**曹操,曹昂為了救父親,把自己的馬送給了曹操,最後犧牲了自己。 曹操的狂妄自大導致了他的失敗,而兒子曹昂的犧牲讓他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面對張繡的追擊,曹操雖然成功逃脫,但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失去了心愛的將軍典韋、兒子曹昂和心愛的馬。 這場戰役的失敗,完全是曹操的狂妄自大。
這不僅是曹操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需要我們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來全面地看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