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最近在中東惹了不少麻煩,連美國都擔心。 隨著局勢的發展,對以色列的集體攻擊似乎已成定局,因此即使是自稱軍事強國的美國也不能袖手旁觀。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不得不親自前往中東國家遊說,努力為以色列求情。 首先,讓我們談談以色列表現出的極端行為。 除了加沙地帶的殘酷事件外,以色列還企圖吞併巴勒斯坦領土,特別是在戰後加沙地帶。 但是,由於哈馬斯勢力遠超以色列的預期,即使以色列軍隊占領加沙,也很難避免反擊,這將是以色列無法承受的。 因此,為了徹底消滅哈馬斯,以色列將公升級巴以衝突。
眼看局勢即將失控,美國急忙前往中東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希望穩定局勢,讓中東國家發揮影響力,制止暴力迴圈。 然而,這種做法有些滑稽,彷彿以色列自己在挨打,而美國卻站出來勸說“忍忍就好”,這無疑是不可接受的。 這引起了一些網友的質疑,美國此舉實際上不僅僅是為了防止巴以衝突公升級。 畢竟,美國已經在紅海附近挑起了事端,甚至直接導致許多國家對胡塞武裝提出了最後通牒。 因此,很明顯,美國訪問中東不僅僅是為了以色列向中東國家求情,而是有其他意圖。 有網友指出,布林肯此次中東之行重要的不是文字,而是行程。 這一點確實很有見地。
很顯然,美國設計的中東之行,就是要拿下戰後的加沙地帶,以土耳其為突破口,進而得到沙特、卡達等國的支援,擴大其影響力。 然而,美國這種自我激勵的布局存在乙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它繞過了哈馬斯、伊朗等高度關注巴以衝突的反對派勢力。 這如何可能解決問題?畢竟,巴勒斯坦戰後的利益絕不會輕易被其他國家所左右。 美國當前外交戰略的乙個根本缺陷是,它傾向於避免困難,而不是直面挑戰。 在與中國的互動中,他們表現出類似的趨勢。 特別是在中美關係低潮時,美國傾向於煽動中國鄰近國敵對中國,同時含蓄地表達友好意圖,施加壓力。 他們避免與中國直接對話,而是堅持奉行自己想象的外交策略,無視其他國家的感受。 然而,這種理想主義在今天的21世紀不再有效。
因此,我對美國代表團這次中東之行所取得的成果不抱太大期望。 事實上,美國自己也承認,他們並不指望布林肯的訪問會帶來可觀的回報。 在我看來,美國已經為即將失控的中東局勢做好了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