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星堆,大家都會聯想和比較二里頭,這種聯想的癥結是“夏”的錯,其實可以把三星堆和二里頭人為製造的紛爭放在第一位,因為考古界還深陷“二里頭不是夏”的泥潭,民間愛好者暫時忽略了科學界的概念創造和爭議, 並且不要急於讓三星堆占領“夏”的高地,試著問“什麼是夏? “夏存在嗎? “甲骨金銘文、竹簡、絹書裡有多少關於夏的記載? “傳統文學中最早的夏氏記載是來自**? 夏泥牛是怎麼入海變成碎片的? “直到今天,我們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是自己造成的,還是客觀事實? 等一會。
如果連糾纏的根源都不弄清楚,就急忙走下一步,踩空猜錯的可能性是無限的,就像你看不懂的《山海經》一樣,模糊的解釋似乎一看就道理, 當你仔細檢查它時,它充滿了漏洞。這應該是大眾對很多民間三星堆愛好者的個人解讀的普遍感受,資訊貧乏,知識匱乏,不排除存在主觀偏好和偷懶思維的可能,就像很多人在看三星堆之前,心中似乎有了乙個設定: 三星堆就是夏,所以對於那些“努力”將三星堆解釋為夏氏的陳述,自覺或不自覺地先入為主,在選擇相信的基礎上,看別人的話語,然後婆婆看女婿——越看越討喜, 反之,如果有人敢說“三星堆不是夏”, 這不是乙個普通的一天,而且是不相容的。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乙個“真理”,或者乙個願意相信的“真理”,但“真理”並不容易獲得,更何況“真理”往往是可悲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望最終會在個人美好願望和喜好的壓力下偏離。 我們都說,中國人的情感勝於理性,偏愛情感,鄙視情感,厭惡理性,崇拜理性,在這種矛盾心理的作用下,形式理性最終佔了上風,所以即使“真相”來了,形式理性也不會持續三秒鐘,內心的情感需求也會堅決抵制。 可以看出,三星堆的問題還沒有達到可以冷靜、客觀、理性的地步,三星堆會靜靜地呆在那裡,不髒不純,不增不減,不消亡。
接下來的挑戰,可能是我們糾結的心和面對真相的勇氣,我們是否敢於了解過去,我們是否能勇敢,是否願意更加努力。 我是乙個不討人喜歡的人,我總是喜歡說一些不愉快的話,就像我想說的那樣:但凡是認為三星堆能簡單解釋的人,基本上都是不靠譜的,因為三星堆涉及的很多問題都超出了大綱,不是那種九年義務教育,而是那種碩士和博士讀學歷, 三星堆畢竟是超級腦子問題,真的不是腦子問題。實在對不起,我本來可以開心熱鬧地看三星堆的,讓我說得如此沉重和壓抑,所以,我無意得罪任何人,但以上內容只適用於真正願意了解三星堆,願意努力的朋友和學者。 2024年旅行指南